首页 > 健康 > 正文

赵立冬:健康餐饮文化农村养老保险 的倡导者


更新日期:2016-06-03 01:13:04来源:网络点击:338668
4年前,演绎了韩国古代餐饮的韩剧《大长今》在国内热播,引发了一种饮食潮流,韩式餐饮顿时火爆起来,那些体现中医文化精髓的食疗、药膳,开始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生活时尚,而这些餐饮文化和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颇有渊源。赵立冬思考这一现象后,得出结论:现代人推崇“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生活方式,中医用药讲究纯天然,“既能治病,也能养生”。作为一种文化,它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赵立冬,这位在中医行业德高望重的人,从事医药保健行业社团及企业管理工作已经20余年,从事医药保健产品的研发30余年,保健服务及养生文化研发10余年。这些年里,他在学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获发明专利1项,科研成果奖5项,发表医药养生保健类科普,学术文章30余篇,出版科普书籍6部。
赵立冬现任北京药师协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高科技食品产业化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医药业商会中医药遗产保护办公室副主任兼专家评审组组长、北京原创设计推广协会副会长、北京太极堂保健院院长、清华大学紫荆管理培训中心兼职教授等职务。这位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倡导者,直接推动了创立中医药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及社团,策划了中医药文化城、生态养生旅游等许多项目。
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流传至今,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认可。作为一名业内资深人士,赵立冬在中医药文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观点,这对发展我国的中医药文化产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把这些研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倡导健康的生活,健康的餐饮。
中华食疗文化
中华食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中华食疗文化在现令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仍不失她的光彩,对现代人尤其是现代文明病所波及的受害人群是一门必修的智慧课。现代人具有一定的食疗文化修养,对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身心健康水平非常重要。
中华食疗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医食疗学已形成一种学科体系,成为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中医食疗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食物的性能、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并利用食物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科学。自神农尝百草后人们认识到食物、药物都具有不同的性能功效。到商朝出现烹饪鼻祖伊尹创制汤液技术,对发展食疗做出贡献。《皇帝内经》讲食疗:“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唐朝孙思邈被称为药王,在他的《千金要方》食治篇中说:“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这是最早的食疗专篇。中医食疗学认为,食物人口等于药物治病,同为一理,以食为药,有药食同源、膳药同功之说。在赵立冬看来,食疗原理也是利用食物的性能功效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协调人体脏腑。食疗原则是四因制宜:不同的病症、不同的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总之讲究审因施食,辩证用膳。
中国百姓有药疗不如食疗的说法,民间流传了丰富的食疗食养的方法。许多有食疗文化修养的人把食疗当成一种医疗保健养生的首选方式,获得健康长寿。在赵立冬的《食疗文化修养》一文里,他说:“笔者主张‘养生食为先’,并认为食疗是一种自然疗法,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得到身心的保健养护。食疗是饮食的最高境界,食疗文化是一种修养。”中国人讲究吃喝,不只是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等。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我们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很不够,其中对决定人的生命和健康水平的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显得缺乏。食疗文化修养几乎更提不到了,违背“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中国饮食结构出现西化;饮食方式追捧西式简单速度的快感;追求感观刺激,表现为口味第一,生命第二。其结果,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生命质量在下降。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肥胖率和现代文明病的发病率大幅度提高。中国传统饮食结构是非常健康科学的,中华饮食文化特别是食疗文化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应当努力发掘、继承和发展。每个炎黄子孙应当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自觉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生活的发展,这是责无旁贷的。
在已发表的文章《食疗文化修养》中,赵立冬说_“弘扬养生文化,倡导健康餐饮”,并将创建健康餐饮酒店,为人们提供一个了解和体验食疗食养文化平台,让人们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长寿。人要吃出这些效果,就要有吃的修养。笔者对健康饮食的主张:“安全是前提,营养是基础,食疗是修养,健康是目的。”
保健服务业
零售巨子沃尔玛成为世界500强的龙头老大,这标志着世界经济的重心转向服务业。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服务业的发达程度代表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但是总量不足,其结构中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而金融、电信、旅游、医疗保健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却严重不足,服务质量差、服务企业管理水平低,对外服务贸易规模较小。
继信息产业之后,保健产业成为全球市场新崛起的热点产业,美国《财富第五波》一书的作者保罗·皮尔泽预言,全球下一个兆亿产业将是保健产业。根据人类对保健的需求,未来医学任务也将以防病治病为主逐步转向以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主。未来的“保健院”可能逐步取代医院的主要地位。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医疗保健市场方兴未艾,将会出现一个巨大的、潜在的、可被实现的卫生市场,这个市场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医药保健用品、医疗保险等与卫生相关的市场。有美国学者预测,目前中国医疗市场可能出现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相类似的爆发式增长。中医药保健服务的国际市场前景十分为人们看好。
中国发展保健服务业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就是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具有文化底蕴深厚、哲理深逐、富于思辩等显著特色和优势,这已被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学,也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作为传统医学典范的中医药学不仅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斗争的经验结晶,也是促进世界人民健康的宝贵财富。
“上工治未病”是中医传统预防思想,因此说中医药在保健服务方面具有强大的服务优势,在治未病的手段与方法上种类繁多,可谓丰富多彩。在治疗亚健康方面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潜力无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药保健服务在人文化,人性化、个性化方面的特点更为鲜明和突出。在人文化方面中医药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哲学紧密交叉;在人性化方面中医药主张重人贵生,以人为本;在个性化方面,中医历来把人体看作一个整体,认为世界上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提供个性化保健服务。
在赵立冬发表的文章《浅谈中国保健服务业的发展前景》中,他从八个方面分析了中医保健服务行业如何快速健康发展:第一,需要有一个发展战略规划,确定中国保健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要充分利用中医药先天的文化优势,克服中国服务业后天的一些不足,使中国保健服务走向世界,为全人类健康服务;第二,对中国保健服务业的地位和重要性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大力改善保健服务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使保健服务业得到生存和发展;第三,建立保健服务行业协会,协助政府制定出行业发展规范,使本行业的企业自律发展,要培植国内大型保健服务集团;第四,在挖掘继承中医药保健技术基础上要提高、要创新,要吸收现代保健技术,以适应现代人的保健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第五,保健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要建立先进的现代服务企业管理制度;第六,要吸引医院的医务人员从事保健服务,使他们端正服务态度,调整业务知识结构,并大力培养保健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第七,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国际服务贸易,让中医药保健服务走向世界;第八,积极引导国内民营资本和国际资本投资保健服务业。
发展中医文化
当今世界经济活动主要拼的是文化内核,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本,文化不仅在精神领域,在经济领域里也拥有巨大能量。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文化的控制是21世纪世界争夺权力的焦点,很多国家已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在赵立冬和他的许多同行心中,中医文化如同黄河一样,是一条护佑中华民族健康并繁衍生息的“母亲河”。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是,中国目前还是文化产业的弱国。中国文化产业市场正遭遇美、日、韩多国部队占领,《木兰从军》被美国改编,美国梦工厂把中国武术文化与国宝大熊猫结合拍成《功夫熊猫》动漫片,美国还想拍《孙悟空》;日本把《三国演义》改编成日式的;韩国拿棕子去申遗,《大长今》反映的也是中医食疗文化。美国文化产业占GDP25%以上,而中国不到1%。中国文化产业水平比较低,文化产品大多是低刚加值。这与我们五千年的深厚文化积淀很不相符。面对这一严峻现实,我们应当在文化战线上奋起迎接挑战。
2l世纪是多元文化并存与互补的世纪,随着欧洲文化中心论的终结,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被重新发现,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中国文化是令人眼花缭乱的金矿。”
在这样的背景下,赵立冬提出了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概念,并进行了相关的学术研究。在他看来,中医药学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基础,她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医药文化产业是能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日益产生巨大文化影响的民生产业。基于此,赵立冬认为完全有理由提出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概念。
中医药文化产业也分两大类产品,一是中医药文化产品,二是中医药文化服务。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之中最贴近民生、最为民生不可或缺的宝贵文化之一,因此,中医药文化是一个既满足人的身体,又能满足人的心灵需求的民生产业。中医药文化渗入人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所有行为中,渗入到人的生产和生活的所有活动中,中医药文化具有大众文化特征。中医药文化产品及服务本身也是一种通过特殊的审美活动达到防病治病,维护提升人的身心灵德健康水平和延年益寿目的的审美疗法,如:音乐疗法、绘画书法疗法、戏曲疗法、旅游疗法等。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带有强烈的中华文化特征,含有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更具东方文化魅力。
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有利于加快中医药的真正复兴。中医药的振兴和发展,重要的是文化先行,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用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文化内涵渗透到传统的中医药一二三产业中,使其增加文化含量,并通过文化思维和创意将其结构进行改造,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除有文治教化的功能外,文化产业本身也是一种经济形态,它首先是直接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能产生丰厚的利润。
中医药是“活着”的文化,中医药文化为中国的文化产业提供中国独有的文化资源——创意源,有利于产生优秀文化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以扩大我国对外影响,扩大文化产业的出口。中医药文化产业是民生产业,也是一个为国富民强保驾护航的利国利民的产业。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对新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健全及医改,都会有积极的影响。
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和扩大中医药文化消费的内外需求。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逐步呈现全球化趋势。这种消费需求又是推动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拉动传统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引擎。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一段许嘉路的话:“振兴中医是历史的必然和世界需求。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第一批为世界做出贡献的是中国的汉语汉字,第二批能够深入到家庭、给人造福、让人信服,同时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了解中国人精神和灵魂的唯有中医。”
为了使中医文化产业很好的发展,赵立冬做出了以下设想:1.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2.加强理论和学术研究;3.大力开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项目;4.建立园区和聚集区;5.加强培养所需各类人才;6.建立投融资平台和价值评估体系;7.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国际服务贸易,让中医药文化服务走出国门;8.搭建宣传平台,利用多种媒体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产业相关内容,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年前,在互联网上出现了呼吁“取消中医”言论,中医废存之争成为网民议论焦点之一。网民认为,呼吁“取消中医”是国人的悲哀。传统中医的核心思想是“预防与保健”,正好可以弥补西医的不足,为何要取消?当时的赵立冬很乐观地看待这一事件,因为他深知,中医不可能取消,这样的争议只会加大中医的知名度。
他对比中医在国内的衰弱之势,国外不少地方掀起了中医药热,韩国儿童喝体现中医养生理念的茶饮料,英国成立了3000多家中医诊所,加拿大温哥华颁发了700多个针灸执照……这些都让他更加坚信,中医的发展前景很乐观,对中医学的追求是他一辈子要为之奋斗的。

相关:

交通产业政策与道路运输行业竞争力长期以来,浙江省道路运输行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主要采用行政手段,长于审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应更多地采用经济手段,运用交通规费经济杠杆,调节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和企业行为。行业主管部..

【圆癣图片】体癣图片体癣图片 圆癣图片我儿子在外地工作,说是得了体癣,我也不知道体癣是什么,我想求张照片看一下1、病情刚开始时,为边缘清晰、稍微隆起的红斑,渐渐扩大,上面有落屑,渐渐由红色转为褐色或肤色。2、病情全面爆发到愈合时,病损的中心渐渐自..

上一篇: 长白山冰酒:与尊贵有约
下一篇: 尴尬的武钢:重组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