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欧美达 论商品经济时代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基础


更新日期:2016-06-03 00:36:28来源:网络点击:338040
◆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时代,一些企业为追逐高额利润而不惜破坏环境,忽视员工生存状况,生产不合格甚至有害产品,这些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本文从企业价值观——善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之善的内涵、必要性和可行性,强调了善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其发展的重要性,让企业之善更加明晰、具体,企业社会责任更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善 企业之善 善的层次 善的循环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具有经济法人资格的一种营利性经济组织。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从定义分析,营利是企业存在的物质基础。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部分企业为了营利而不惜损害消费者和员工的健康和利益,三鹿奶粉事件、黑砖窑事件都是如此。如果企业的存在只是为营利而营利,只注重其经济性而忽视其社会价值,不关注社会责任,这样的企业不可能持续发展。
企业需要灵魂,这个灵魂就是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什么,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这个问题不明确,企业为利益而损害消费者的事情就会一直存在并恶性循环下去。
企业发展“善”的意义
企业要生存发展,需要社会和谐有序;社会和谐,有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俗话说,和能生财。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和基础。只要人们之间能以“善”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企业能以“善”进行生产,参与社会活动,人与人,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和社会及环境之间就能最终实现和谐相处。
中国历来有“善”的传统,孟子说:“人生皆有善性”。他还具体地定义了善即仁义礼智四端,“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大学》首章也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的“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道德的至善境界。
企业,应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特别是其生产活动由人开始,产品最后由人消费。从这个层面上说,企业应该是有“善”存在的,也是发扬善的途径和平台。
善与企业之善
善的内涵
在哲学上,善被认为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具有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具体事物具有的,有利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是人们在与具体事物密切接触、受到具体事物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判明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意向,满足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产生了称心如意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恶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由于善所产生的正面意义和正价值的大小不同,范围不同,自然也有就大善、小善之分。
总的来看,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目的之善;中间层次的义务之善;最高层次的直觉之善。康德认为事物就其本身是善的。因为这样行为是善的,我追求善,所以我选择了这样的行为,这是善作为目的的本质意义。著名学者黑格尔认为,作为义务的善,并非把善本身作为义务,而是把向人行善作为义务。因此,人在这里是主体的终极目标指向;正是满足他人利益的需求构成了主体善行发生的直接动因。最高层次的直觉之善,其主体与客体实现了最完善的同一,客体本质上已等同于主体,客体的利益已经同化为主体的利益。所以,主体会把由自己生存与生活本能所激发的全部热情与意志力都倾注到自己的利他行为之中。表现在外,主体的行为就是一种大公无私、毫不利已的行为。
企业之善的内涵
善,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它与生产服务活动同样重要,并伴随着生产服务活动始终,企业必须对此予以重视。企业之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责任之善,这是企业善行的最低层次。其涵义主要包括:为社会提供质量过硬、性能安全、健康环保、服务周到等产品或服务,为员工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和健康愉悦的工作氛围。企业生产的产品首先不能是损害消费者利益和健康,其生产不能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其服务不能是人际关系矛盾的源头,其员工不能是劳无所得,身心受到伤害,而应该做到“修已以有用”,“修已以安员工”,这是企业存在的最低要求,所以说责任之善是企业扇形的最低层次。
其次是目的之善。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应该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当然,企业主体的善行在满足他人利益的需求时,应该要求该需求是健康的、合法的,有一定价值的,不损害他人身心健康,不会破坏自然、社会环境的,或者引导低俗之风,企业主体的善只能是雪中送炭或锦上添花,不能是助纣为虐。
最后是直觉之善。当企业通过自己的善行取得社会的认同,经济利益得到一定的满足,经济实力得到增强时,所得利益不是用来满足个人或企业的奢侈消费,而是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企业的利润除了上缴国家税收外,还可以捐款、资助、慈善活动、创办基金会等多种手段来回报社会。
目前,美国有各种基金会5万多家,这些基金会承担起了大量的社会责任,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产品。这样,社会财富就不仅实现了自身的财富循环,还参与了社会的大循环,办企业也不只是赚钱谋生的一种手段,而是人生极有意义的、造福他人的事业。
本文认为,前两个层次是与企业的生产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割裂开来,是自觉的,更是必须的,这是企业“修已”的要求,第三个层次是完全的自觉自愿,是建立在前两个层次之上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善行,是“兼善天下”、“平天下”的表现。如果不注重前两个层次而只关心第三层次,那只能是伪善。
善:企业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企业是市场主体,更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存在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与社会的联系密不可分。
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需要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政策支持;需要市场需求;需要人才的支撑。企业的发展得益于社会,企业也应当承担恰当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环境等方面。
2000年7月联合国正式启动“全球协议”,该协议号召公司遵守在人权、劳工标准和环境方面的九项基本原则,该协议的内容是:企业应支持并尊重国际公认的各项人权;绝不参与任何漠视和践踏人权的行为;企业应支持结社自由,承认劳资双方就工资等问题谈判的权力;消除各种形式的强制性劳动;有效禁止童工;杜绝任何在用工和行业方面的歧视行为;企业应对环境挑战未雨绸缪;主动增加对环保所承担的责任;鼓励无害环境科技的发展与推广。同时国际上也开始进行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认证,对企业进行道德方面的要求。通过SA8000认证工作的开展,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
综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环境问题,劳动者保护问题,网络健康问题等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问题也日益得到社会各有关方面的重视。企业,再也不能是只关注经济效益的纯经济组织,而是一个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社会组织,其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必须要承担文化、教育、环保等方面的责任,而这些,都是企业“善”的本质要求。
企业之“善”的可行性
从我国古代思想来看
善,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其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行为。老子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其意思是:道家的圣人不积累财物,他尽量用财物帮助人,而自己却愈加富有;尽量把财物赠给人,而自己却愈发增多。“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生财要取之有道,仁者“生财”是用来发展“仁”的事业,让“仁”的事业久远,“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生财”是实现“仁”的事业的手段。其最终目标就是企业直觉之善的最高层次,追求“达则兼善天下”的理想,实现救世济民的远大抱负。
从日韩思想来看
韩国企业家李秉哲也说过:“从一开始就只把赚钱作为目标是不能成就事业的,于世有益的必要事业,必然会繁荣兴旺,事业繁荣兴旺起来,钱自然就会赚到手”。“企业家的本领不在单纯赚钱上,而在于企划有前途的事业,并坚定的实现其事业”。
日本企业家吉田忠雄创办并领导着一个闻名全球的公司:“吉田工业株式会社”, 简称YKK,将普通的拉链发展到和松下、索尼、丰田一样,成为世界市场竞争中优秀的日本工业产品的象征,其依靠的就是“善的循环”理论。吉田解释说:“不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就不会有自己企业的繁荣”,在其内容上他也做了具体地说明。他说:“我一贯主张办企业必须赚钱,多多益善。但是利润不可独吞。我们将利润分成三部分,1/3 以低价的方式交给消费者大众,1/3 交给销售我们公司产品的经销商及代理人,1/3 用在自己的工厂”。“如果我们播种善的种子,予人以善,那么,善还会循环归给我们。善在我们之间不停地循环运转,使大家都得到善的实惠”。
“善因营销”理论
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善因营销”,就很好的处理企业行善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该理论兼顾了企业、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将企业与非盈利机构,特别是慈善组织相结合,将产品销售与社会问题或公益事业相结合,在为相关事业进行捐赠、资助其发展的同时,达到提高产品销售额,实现企业利润,改善企业社会形象的目的。实际上,它把企业之善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
结论
综上所述,善,是人之本性,是企业价值观基石,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基础。只要每个人,每家企业都能遵循“善”的理念,向社会奉献自己的善心善行,就一定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在实现“达则兼善天下”的同时,实现社会“善”的良性循环,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巴蜀书社,1996
2.杨伯峻,孟子.告子上.巴蜀书社,1996
3.周忠华.论黑格尔对康德善性思想的超越及其局限性——兼论善的层次性.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
4.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
5.柳岳生.大学阐微.台湾学生书局,1979
6.应焕红.公司文化管理——永续经营的动力源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7.卢业苗.威震全球的101位经营巨头.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11

相关:

用绿色描绘西部大开发的亮丽底色近日,记者怀着对颜丙田的敬佩,来到山东省郯城县,采访了这位西部人心中最可亲的人。人们常说,与一个幽默的人谈话,你会感到快乐,与一个聪明的人谈话,你会感到智慧,而与颜丙田这样一位忠厚又乐于奉献的人谈话,你会感..

【贝亲好吗】贝亲怎么样 贝亲好吗每楼一个针对【贝亲好吗】贝亲怎么样方面的问题解答

上一篇: 浅论经销商培训的三个层次
下一篇: [种植技术]仙人球闷养实例 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