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创造就业岗位与提高就业质平凡职业造就世界最强 量并重


更新日期:2016-06-02 23:08:39来源:网络点击:336639
在总量供大于求的前提下,我国就业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且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同时,国际上一些跨国公司也以社会责任标准认证的方式,把劳工标准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和投资、贸易的重要条件。
从表1可以看出,1995年城镇就业主要是正规就业,在全部19040万就业人员中,正规就业占82.86%,而非正规就业仅占17.14%。到2003年,在全部25639万就业人员中,正规就业比例下降到52.08%,而非正规就业比例则增加到47.92%,非正规就业几乎占到城镇就业的一半比例。当然,如果私人企业归入非正规部门,则非正规就业的比例在2003年则高达57.84%,而正规就业比例只有42.15%。
就业的非正规化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就业质量的下降,因为非正规就业总体上来说是一种缺乏保障的就业,其收入水平也较低。因此,实施“体面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在我国显得更为迫切。

三、我国提高就业质量的主要目标人群
一是城镇长期下岗人员:下岗人员中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难度加大。特别是一些年近退休、再就业无望的老职工成为老大难问题。少数困难行业和资源枯竭地区,由于传统产业再衰退,又没有替代产业,就业门路狭窄,失业人员积累多,失业周期拉长,再就业的矛盾更为突出。
二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根据农业部固定调查点的调查,2005年全国共有10824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比上年约增加564万人,近5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据估计,在未来几年内,农村转移就业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在全部外出就业劳动力中,有稳定就业岗位的仅占57.8%,比去年提高2.9个百分点;月平均工资为852元,比上年增长6.1%。
三是城镇灵活就业者:据统计,目前城镇从业人员中,约有5000万左右属于自营劳动者、家庭帮工及其他形式的灵活就业人员。
四是低学历毕业生未就业者:2005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初、高中阶段毕业生约460万人。另外,还有310万左右的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他们普遍缺少职业技能,而且被排除在就业扶持政策范围之外,即使在与面临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直接就业竞争中也处于不利地位,生活来源主要依赖家庭支持,面临被社会边缘化的风险。
四、我国提高就业质量面临的突出问题
就业岗位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正处于劳动力增长的高峰期,虽然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可增加900万左右的就业岗位,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但另一方面,在新增就业人员中,有很大比例属于政府扶持就业困难群体的公益性岗位,经济增长带动的有效就业需求并不乐观。
工作安全性差
据统计,200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72.8万起,死亡126760人,同比分别下降9.4%和7.3%。但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都比上年有所增加,特别是煤矿等行业重特大事故频频发生。
工作稳定性低
灵活就业者约占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20%,其工作性质本身带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在实现再就业的下岗人员中,约有1/3属于灵活就业或公益性岗位,就业稳定性差,随时面临重新失业的风险。在上亿的进程务工农民中,有稳定就业岗位的不到60%。
工资水平低,工作强度大
据广东省劳动部门对“珠三角”300多个企业的调查,多数企业劳工平均月工资在600元以下,92%以上的受调查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加班,其中近7成企业每周加班超过10小时,个别企业每周加班多达28小时。
劳动关系缺乏规范
据估计,目前进城就业的农民工约80%从事建筑行业,其中80%以上没有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
社会保障覆盖面低
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约5000万人左右,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足3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足10%。农民工在城镇用人单位参保制度上没有障碍,但实际上并未纳入养老保险体系。
五、提高就业质量的政策建议
落实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保持就业增长的原动力
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工业化过程中,应将就业增长作为重要的约束条件,在制定宏观政策和投资项目审批中实行就业评估。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
建立行业预警和就业监测机制
应高度关注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在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以及高危险行业加大治理整顿力度的同时,必须重视由此产生的职工分流安置问题。应高度关注国际贸易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建立行业预警和就业监测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结构调整和行业波动带来的就业风险。
重视工人劳动权益的保护
加强重点行业的生产安全管理,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落实企业劳动保护的各项措施;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责任,建立相关责任人的问责机制。规范企业劳动关系,加大政府对企业依法用工的监管。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工会等劳工组织的职能,完善集体谈判制度,完善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机制”。加强对劳动权益保护的宣传和维权援助,使企业和每个雇员都明确自己的权益和维权途径,并鼓励社会团体和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维权援助。
建立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逐步消除就业政策差别,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他非国有企业职工、待业状态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都纳入统一的政策体系。统筹城乡就业,完善农村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建立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区域劳务合作,推广输出与培训相结合的运作方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制定适应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者的社会保障模式,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相关:

浅谈高校贷款风险防范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银行贷款的规模也随之扩大。本文从高校贷款“热”的根源入手,分析了相应的风险。并提出了风险防范的几点措施。高校贷款;风险分析;风险防范我国的高等教育已逐步从精英教育..

对工程项目中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分析摘要: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涉及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其内容就是抓住“成本”二字,把“低成本竞争,高品质管理”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并树立“全员”成本意识。文章对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原则和控制方法进..

上一篇: [婴幼儿]2岁宝宝不爱吃饭 婴幼儿
下一篇: [婴幼儿]儿童学习电脑 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