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海鸥手表官网 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


更新日期:2015-01-27 02:13:00来源:网络点击:231953

  大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该如何维权,小到黄灯亮时会不会踩一脚油门,人们总是在切身小事里,感受法律的存在,认知法律的尊严。正因为法律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法治热点面对面》一经出版发行,便引起广泛关注。

  从怎样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怎样理解党和法治的关系,到怎样推进科学民主立法、怎样提高司法公信力,这本书紧密联系当前我国法治建设实际,通过深入浅出的说理、通俗易懂的表达,将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中,回答了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法治热点问题,可以说直面社会现实,积极回应了百姓的关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要求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民信仰法治是重要的基础。一个社会、一个公民只有牢固树立法治信仰,才能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事。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公民的法治观念也在日益增强,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把“合不合法”作为衡量自身行为的重要标准。但也应看到,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重人情轻法治等法治精神缺失的现象在某些领域、某些地方依然存在。这说明,提升公民的法治观念,塑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既需要坚持不懈的恒心,也需要润物无声的耐心。

  法律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提升公民的法治观念,重要的是通过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人们意识到,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更好地满足公民的需求和期待,从而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法治热点面对面》在解读政策、普及法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升公民法治观念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在全国各地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当下,它的出版可谓正当其时。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下坚实基础。当法治成为每个普通人发自内心的信仰,当依法办事、遵纪守法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追求,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一定能早日绘就。

(责任编辑:DF118)


相关:

深圳警方回应记者暗访被打:打人者“已有目标”原标题:深圳警方回应记者暗访被打:打人者“已有目标” 新京报快讯(见习记者鲁千国) 1月21日晚,有媒体记者在深圳一海鲜山庄暗访当地官员饭局时被打。参与饭局的多名警方官员目睹殴打经过,无人制止。今日(26日..

中央公车第二批拍卖:1.1万元成交15年车龄桑塔纳 新发地公车拍卖现场。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 新发地公车拍卖现场。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 原标题:中央公车第二批拍卖持续升温 98辆车拍出786万 新京报快讯(记者贾世煜 左燕燕 实习生黄丹露)今日上午,中央和..

上一篇: 吕诚:经济全球化 外贸降速更需调结构扩内需
下一篇: 栾笑语:“苍蝇扑脸”对政治生态的污染尤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