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财政葫芦娃儿歌 黑暗期 地方大员欲渡难关谨记“四要”


更新日期:2015-01-20 02:47:06来源:网络点击:227664

  2014年12月29日至30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会上表示,中国财政收入将由两位数增长变为个位数增长,要克服速度情结,实事求是地看待收入增速变化。据报道,在财政部组织的调研中,省级大员“哭穷”是常态。福建省委书记、省长向楼继伟“哭穷”,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河南省委书记郭茂庚、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亦有此类举动。虽然都是“哭穷”,但理由各异:广东是人均财力较低,河南是助力中原经济区发展,河北是底子薄、人口多、财力紧张,福建是财力弱。各种理由总结为一个词:没钱。

  今年地方财政收入将会普遍承受下滑压力,财政实力薄弱的地方将备受煎熬。德意志银行甚至预计,2015年中国财政收入同比增幅可能仅有1%,为1981年以来的新低。该行同时预计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将下降2%,为1994年以来首次下滑。

  总体而言,地方政府普遍进入了极为困难的“财政黑暗期”。困难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减收。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经济增速下滑,且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压力,GDP增速放缓已是必然趋势。地方政府也正在逐渐接受这一事实,调降GDP和财政收入增速目标。同时,房地产市场下行,原有的土地财政难以为继。2014年全国300个城市土地成交量为10283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1%。2014年土地出让金仅为2.3万亿元,同比下降28%。此外还有“营改增”等因素。多重因素叠加下,地方财政减收压力显著增大。

  第二,债务。2015年是地方偿债高峰期,压力很大。地方政府多年来通过借债扩大投资,拉动GDP,累积了大量债务,2014年、2015年是地方政府偿债的高峰期,穆迪预计,2015年中国将有约2.8万亿地方政府债务到期。

  第三,刚性支出。虽然财政减少,但民生和公共服务的支出增大,而且是刚性增长,这将对地方财政造成很大的压力。此外,公务员加薪、养老保险制度统一等政策也将使得财政支出增加。

  第四,地方融资渠道受到限制,财政上的融通空间减少。国务院于2014年10月2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43号文),正式宣告银行向融资平台大量投放贷款的终结;2016年起地方政府只能通过省级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方式举借政府债务。

  面对急剧上升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应当拓宽视野,采取多重方式积极应对。

  第一,地方要压缩摊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加杠杆的事情应该少做,以前为了拉动GDP而大搞投资的做法应该停止了。举例来说,目前全国已有38个城市获批修建地铁,但我们在实地调研中发现,部分城市布局很宽松,人口密度不大,且存在人口外流的情况,地铁的作用十分有限。殊不知,地铁是个极大的财务负担,如果没有其他附加收益,就会变成纯粹的财务负担,再次走上“贷款-还贷”的恶性循环。对于各个城市来说,为了“名气”而修地铁,殊不明智。

  第二,要争取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自贸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等)挂上钩,从而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最近“一带一路”概念很热,2013年12月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举行“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北5省区,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西南4省市区,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等东部5省的负责人被邀请,但是河南、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的负责人未被邀请,此后这些地区多次向国家发改委或国务院打报告,希望纳入“一带一路”规划。近期江苏、山东、河南多地召开2015年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其他相关会议,均称已经纳入国家“一带一路”规划,并开始部署有关建设工作,意味着这些地区的努力已经取得成效,可以享受“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政策红利了。

  第三,市场化改革要加快,财政收入最终来自市场化改革,来自企业经营的活跃。地方今后吸引投资、吸引金融资本,不能再依靠洼地式的优惠政策,而是一要看企业,如果有好的企业,各类资金自然会来;二要看市场环境,如果地方的环境好、服务到位、市场灵活,也会吸引到资金进入。不过,现在市场低迷、税源枯竭,而改革见效需要时间,因此有人认为,市场改革“远水”难救地方财政枯竭的“近火”。不过,市场化改革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这一长期战略拖不得。

  第四,要寻找新“财路”。地方债和PPP模式作为地方政府融资新渠道的大方向已定,但多数地方政府依旧未能转变思路,以致旧的融资手段不能用,新的融资手段又运用不畅,“修明渠,堵暗道”变成了“两头堵”。比如,地方政府只是将PPP模式作为“另一种”举债手段,依旧延续了城投债的思维,未能保证民资话语权,导致民资缺乏兴趣。地方政府的这种旧思维、死脑筋该改改了,即使政府官员不愿意改,财政压力的现实也会逼着他们改。

  总之,2015年地方政府将面临空前的财政压力,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应当转变思维方式,采取多重方式应对。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肯定比较难熬,但我们认为,这也是财政制度改革的机遇。

(责任编辑:DF118)


相关:

中英货物贸易突破800亿美元 逆势而上  岁末年初,正是各项经贸统计数据纷纷出炉的时间。就中英经贸关系而言,“2014年中英货物贸易突破800亿美元,增幅达15.3%。英国超过荷兰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驻英国使馆经商处日前向本报记者..

土豆:巴西农民致富的“法宝”容易获得高利润  位于巴西东南部的米纳斯州出产了巴西1/3的土豆,居各州首位,而米纳斯州的大部分农场集中在乌贝拉巴市的周围。乌贝拉巴是一个人口只有30多万的中小城市,记者从乌贝拉巴驱车40分钟就来到了太阳农场,见到了该..

上一篇: 陈兴杰:政府知道经济底细以后
下一篇: 安邦:新常态下的干部流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