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有限空间作业 还无爱不欢 需牢记安全


更新日期:2023-07-31 16:34:12来源:网络点击:1986789

  近期,全国多地接连发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教训十分深刻。

  什么是有限空间作业?根据应急管理部发布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征求意见稿)》:“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人员可以进入,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易燃易爆气体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生活中常见的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场所都是有限空间,比如污水井(池)、锅炉、料仓、涵洞、地下管道等。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主要为气体危害导致的中毒和缺氧事故,因气体危害隐蔽性强、不易察觉,所以很多人没有戒备。”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职业危害控制技术中心主任刘艳表示,有限空间具有进出口受限、内部空间相对狭小等特征,一旦发生事故,应急救援较为困难,若盲目施救还极易造成伤亡扩大。

  在狭小的空间内,很多看似不重要的细节却会变成“隐形杀手”。进入盛夏,有限空间内温度升高,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的风险也明显增加,值得警惕。如何保障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意识先行,将安全隐患消灭在源头。“若人员对有限空间风险不了解,没有这方面的安全意识,盲目进入作业就很容易发生事故。”刘艳说,一定要对有限空间进行全面、准确辨识,知道哪些是有限空间,并对作业风险有充分认知,这样才会主动采取风险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发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工业安全研究所所长时训先表示,要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监护人等管理职责,全面摸清有限空间底数,进行明显的安全警示。同时收集分析各行业事故案例,开展宣传教育,有效增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员工自我防护意识。

  规范操作,防护用品必不可少。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呼吸防护用品、机械通风设备、全身式安全带……正确使用安全装置和个人防护用品是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基本要求。“可以探索挂牌上锁、设置防护网、接近预警等物理隔离管理方式,避免作业人员擅自进入有限空间。”时训先说,应针对“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人员”制定针对性的操作规程,严格落实作业审批制度,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应全程监护。

  科学救援,切记避免“前仆后继”。发生意外事故,切勿盲目施救。“一旦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作业负责人应立即向本单位报告情况,在分析事发有限空间环境危害控制情况、应急救援装备配置情况以及现场救援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判断可否采取自主救援。”刘艳说,救援人员要在确保自身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情况下进行施救。如果自身无法施救,要及时联系专业救援单位请求支援。时训先表示,当要进入有限空间救援时,必须有个体防护的装备,并且在救援的过程中做好周边的警戒。一旦成功施救,要迅速将被救援人员转移到开阔通风地带,迅速送到医院救治。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31日 07 版)


相关:

青海茫崖“书记工作室”解民忧 金牌调解促邻里和谐  中新网青海茫崖7月12日电 题:青海茫崖“书记工作室”解民忧 金牌调解促邻里和谐   作者 祁妙   常驻人口不到2万人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地处青海省最西端,下辖花土沟、冷湖、茫崖三镇..

新疆实现全量用户用电信息小时级高频采集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12日电 (刘梦爽)12日记者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公司获悉,新疆目前已全面实现了全量用户用电信息小时级采集,电网运维精细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电网企业开展电..

上一篇: 北京京西大悦城外围路面严重塌陷,官方深夜通报
下一篇: 集中供养更安心 社工服务送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