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完善住院陪护制度须坚持患者利益优新疆自治区主席 先


更新日期:2023-06-28 10:47:25来源:网络点击:1980428

  秋实

  近日,云南一位王女士向记者反映,今年4月中旬,她家人患有神经肿瘤,在医院住院11天中,因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自己只能每天在病房外守候。护工费再加上住宿费,让她感受到很大的经济压力。记者调查发现,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不是个例,在全国多地的多家医院,都能发现类似情况,而且医院、病人和病人家属对陪护问题的看法不一。

  站在医院的角度看,拒绝王女士陪护其家人有一定的道理。一方面,拒绝家属陪护是为了防止看护人员扎堆,降低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关键的原因,在于医疗日益讲究精准化,陪护不再是守夜那么简单,还包括观察病情、记录疾病指标等需要有一定专业陪护技术的人员才能完成的事项。当家属难以胜任时,让位给专业陪护人员就成为必然。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社会服务能力日益提升的背景下,说不定终有一天,住院“零陪护”也会变得更为普遍。

  医院此举还与探索建立医疗护理员制度有关。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用医疗护理员来取代当前的护工,已成必然趋势。医院在落实这项工作时,具体到实践中,就是将陪护的任务逐渐交给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医疗护理员。从院方的角度考虑,家属陪护不利于营造安静的住院环境,而医疗护理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可确保陪护质量提升。

  但家属要求自己陪护,理据同样十分充分。亲人的陪伴,既贴身又贴心,身体照料和心理呵护都更加细心,这是作为外人的护工或医疗护理员所不能企及的。另外,请护工和医疗护理员也需要支付一笔费用,对一些家庭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尽量允许家属替代护工,对于患者及其家人就具有双重减负的作用。

  尤其是,当前专业的医疗护理员可能也存在技术能力有限、来源复杂等问题。在此情况下,家属即便花钱请来护工,也许仍然会放心不下。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在建议患者家属花钱找护工的同时,也可以对家属实施强化培训,将他们变成合格的护工、临时的“医疗护理员”。家属是患者最亲近和最信赖的人,爱和细心能够带动陪护能力提升。若能给愿意陪护的亲属足够的信任,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指导,或许会更有利于破解当前的难题。

  此类纷争涉及到完善住院陪护制度以谁优先等问题,倘若一概以技术优先为原则,就会一刀切地排斥家属的陪护。但医疗应该富有人情味,以患者为中心也是基本要求,因此在探索完善住院陪护制度时,要多设身处地地替患者和家属着想。当家属因工作繁忙而无法陪护时,为他们提供质优价廉的陪护服务;当家属希望与患病亲人共度时光,或者希望通过自身陪护来减轻经济压力时,只要医疗方面没有禁忌,就应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陪护要求,而不是一拒了之。


相关:

西藏残联为30名低收入缺肢残疾人提供假肢适配服务  中新网拉萨6月27日电(记者 江飞波)西藏自治区残联27日介绍,为进一步满足西藏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康复服务实际需求,切实解决他们急难愁盼问题,西藏自治区残联于2022年承接了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低收入残疾..

赛砌筑、比维修 内蒙古446名职工选手开赛乡村振兴技能  中新网兴安盟6月26日电 (记者 张林虎)26日,以“展技能风采,促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兴安盟开幕。   记者了解到,本届大赛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农村实..

上一篇: 病房飘来“长亭外”(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下一篇: 手机翻拍CT X光片的教程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