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以科技创延安整风运动 新提升健康福祉


更新日期:2023-03-15 12:51:59来源:网络点击:197697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去年11月,《“十四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印发,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进科技创新描绘蓝图。

  现代医疗的发展,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人类大胆创新、反复试验所带来的科技变革,推动现代医疗不断发展。从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到高端手术器械,医疗进步凝结着科技创新成果,人类医学的发展史某种程度上正是科技进步史的缩影。今天,科技创新与医疗卫生加快融合,以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为主体的医药产业快速增长,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医疗模式快速发展。不断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才能更好建设健康中国和科技强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随着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心血管介入系统、骨科手术机器人等产品领域,我国自主研发器械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是,目前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依然由进口企业占主导地位,立足于临床需求的国产高端医疗设备依然较少,创新医疗产品的渗透进程依然缓慢。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从人才、技术、生态等方面着手加强卫生和健康科技创新。

  注重科研人才的培养,培养医务人员成为医疗创新的生力军。医务人员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的第一线,是临床问题的主要发现者,因此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全流程参与。提高医务人员的科研素质,激活人才创新活力,才能真正打造满足临床需求、“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产品。

  聚焦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更多从无到有的突破。数字经济时代,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需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融合。以外科学发展为例,治疗的精准化和微创化已成为趋势,利用人工智能和医工企结合模式研发出的机器人辅助治疗系统,使疾病治疗水平大幅提高,一些产品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借助学科融合优势,打造医疗科创平台,突破关键技术,构建战略布局,是向世界展现中国创新、提升全球诊疗标准、为人类健康贡献中国力量的重要途径。

  创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助力创新产品落地,打通从“有”到“用”的“最后一公里”。医疗科技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基础创新能力,还需以应用来完善原始创新。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医疗新基建、“千县工程”等计划加快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及均衡配置。同时要看到,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实现“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医疗科技创新不可能只靠企业“单打独斗”,需要打破学科间的创新孤岛,实现产学研医深度融合、上下联动,才能让科技创新成果真正惠及人民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加强卫生与健康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就能抢占未来医疗发展的前沿高地,为建设健康中国和科技强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为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5日 10 版)


相关:

刷牙就能补牙 再生硅是智商税吗?  “唇红齿白”一直是大众公认的审美,在追求一口健康好牙的路上,消费者从不吝惜自己的腰包。近年来,随着美齿经济的渐渐崛起,市场上各种有着“神奇”功效的牙膏如雨后春笋进入人们的视野。“修补牙洞”“闭合..

花十多万稳进“大厂”工作?或将血本无归  和往年相比,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初出校园,求职大厂,哪怕身揣国内外“双一流”、QS Top100(某国际机构发布的世界大学前一百排名)证书的名校毕业生,很多年轻人也难免心里没底。   ..

上一篇: 家门口就医 方便又放心
下一篇: 幼有所育,托起幸福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