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李慧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网 勇:正回购利率下调预示货币宽松再加码


更新日期:2014-09-20 10:20:56来源:网络点击:179887

  9月18日,央行再次下调14天期正回购利率20个基点至3.50%。这是8月份以来正回购利率第二次下调。尽管仅仅是一次幅度不算太大的下调,但是我们觉得在目前货币政策背景下,这次下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是货币政策宽松加码的一个标志。

  利率下调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相机抉择性,驳斥了将新常态和政策相机抉择相对立,央行不会作为的不正确观点。周小川行长今年4月份在博鳌论坛上明确表示,央行也参与了全年7.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的制定,当这一目标面临压力时央行肯定会有所作为。8月份工业生产指标创2009年以来新低,中国经济再次面临失速风险。央行在这种情况下下调对于债券市场具有定海神针作用的回购利率,具有引导利率下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表明央行的稳增长态度,这一点可能比引导利率下行更重要。

  货币政策工具既可是总量工具,也可是定向工具,各取其时,不能够简单对立。新常态是一个非常好的概括,但目前我们发现新常态一词似乎有泛滥成灾之嫌。就货币政策而言,就有文章把定向调控作为货币政策新常态,认为降准、降息等总量性政策不足取。略知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发展史的人都知道,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作用是引导预期,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如果是经济下行压力小,只需做做样子,引导下预期即可,但如果经济下行风险大,就要出重拳。显然不能以经济平稳时期调结构的政策应对经济下滑风险。这次回购利率下调很大程度是货币政策宽松加码的一个标志。

  回购利率降低并不意味着存贷款基准利率不会再降。中国现在利率体系既不是完全的市场化结构,也不是完全的政府管制结构。如果是美国那样完全的市场化结构,银行间基准利率的下调,能够很顺畅地引导终端利率下行。如果是完全的政府管制结构,要引导利率下行,需要同时下调银行间和存贷款利率。在当前利率市场化进入中段,但还存在最后一公里不畅的情况下,回购利率下调,对银行间利率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但能否传导以及多大程度传导到终端利率还存在较大变数。因此不能以央行下调回购利率来证明央行不会降低存贷款利率。从央行近几年历史操作来看,回购利率下调往往是基准利率下调的信号,例如2008年9月与11月两次降息周期前夕。

  总体上我们维持央行需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来引导社会资本实质下行的观点不变,具体的手段既包括SLF、SLO、正逆回购等常规工具,也包括降准降息。考虑到现在总体上并不缺资金,相对于降准,降息更优更必要和更有可能。

  (作者为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

(责任编辑:DF141)


相关:

主板发审委员邓瑞祥涉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  近日,证监会发现16届主板发审委委员邓瑞祥担任委员前涉嫌存在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行为,决定立案调查。根据《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相关规定,鉴于邓瑞祥涉嫌证券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已经不适合担任..

证监会重申禁止私募三类行为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上月发布以来,证监会昨日第三次针对市场关注的问题进行解释说明,重申了《办法》中三类禁止行为,分别是禁止不公平对待所管理的不同基金财产,禁止利用基金财产或职务之便牟..

上一篇: 李宇嘉:王石并非危言耸听
下一篇: 大S刘亦菲张柏芝 揭绝色女星与干爹的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