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重塑反垄断秩序还看政府职能如何回田沁鑫 归


更新日期:2014-09-17 03:22:16来源:网络点击:175288
重塑反垄断秩序还看政府职能如何回归

  反垄断,一定会遭遇以往市场关系扭曲所形成的强大势力的阻挠,因此,反垄断要持续不懈,不能紧一阵松一阵,而要在相对统一市场标准的过程中,为市场空间的透明和市场对象的自由提供必须条件;在相对规范市场行为的过程中,为市场竞争的充分和市场要素的优化提供有利手段;在相对明晰市场目标的过程中,为市场机制的创新和市场环境的改善提供重要支撑。由此,形成具有自我调节、动态修正市场垄断强大能力的新格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接二连三开出罚单,掀起反垄断的巨浪,更聚集起全社会对反垄断秩序建设的新期待。

  市场垄断的产生和存在,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功能与政府职能边界的模糊和作用错位。这与我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自然资源不同禀赋、市场风险不同预期、企业生存不同方式,以及市场法制环境不同约束等密切相关,既微妙又复杂,是我国经济转型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但是,这种在“限制市场+放纵市场”逻辑矛盾引导下的市场格局,产生和出现的“意识分裂、假象繁荣、关系扭曲、结构失衡和行为冒险”等负面效应,不可轻视,更不应麻痹。由于政策性保护所拥有的市场垄断地位,使得相当部分垄断经营对象,天然地不具有或缺乏竞争的生存危机意识,他们不惧怕竞争的本质资本,不是真有本事,而恰恰是在无视市场能力、亲近市场“门槛”下的意识分裂、冲动与无知;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所形成的垄断领域,市场价值规律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由于垄断经营所带来的利益分配格局,“效率优先”的市场资源配置基本规则被“垄断胜于效率”所扭曲,并加剧市场效率的趋势性下降;由于对于垄断缺少约束以及惩罚的宽泛性、选择性和不统一性,垄断行为越来越不顾忌法律底线,越来越敢于逾越道德红线。

  而且,市场功能与政府职能的作为与不作为还相互交织,越位与缺位还相互纠葛,真相与假象还相互包裹,必然性与偶然性还相互交替,既构成对于健康发展市场体系的冲击,还对当下反市场垄断的“起点高度、过程深度和结果难度”,提出严峻挑战。

  市场垄断的本质是市场竞争的不充分,并以市场功能的封闭、分割和风化为主要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市场竞争越充分,市场垄断的程度会越轻,体现契约精神的能力会越强,整体运行的效率会越高,市场功能与政府职能的边界会越清晰。而且受道德和法律约束的规范亦会越好。“大市场、小政府”是成熟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而“大政府、小垄断”则是这一重要特征不可或缺的基础保障。这一点,从近、现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已得到印证。比如,美国司法部和相关部门,可对其本土以外的跨国公司,就是否聘用了所在国可能产生利益输送或交易不公平的人员这类事件,实施反垄断调查与处罚。又如,欧盟等国家和组织,可以调查和处罚垄断其境内的外国公司的垄断行为,并可上溯到产业链端口的全球企业,以及基本无时期、无限制的所有纵向和横向合作关联对象。管控之细、管控之广、管控之严,可见一斑。这种反垄断中的“大政府”,恰恰是大市场中“小政府”行为“到位”最贴切、最现实和最有效体现。

  不容否认,有市场就一定有垄断。从某种意义上讲,垄断还构成市场参与者的一种生存方式和手段,只要市场有“间隙”,这一手段和方式就会无孔不入。评判和检验一个市场的好坏、优劣和健康与否,其垄断因素的多与少、程度的重与轻、影响的大与小,是其重要依据、标准和尺度。垄断不可能在市场中消除和消失,没有无垄断的市场,也没有无市场的垄断,但并不说明垄断存在的合理性和持续性,反倒证明了反垄断的长期性和变化性。因此,持续减少垄断要素,是健康市场成长的常态,也是内在要求。反垄断是个动态平衡的过程,经济发展的新水平和新格局,决定了反市场垄断的新标准和新方式。

  顺着这样的思路,以市场功能和政府职能的回归,重塑我国反垄断新秩序,关键就看怎么处理好“收放”的结合。对市场参与主体对象,一定要放开。除了关乎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行业和领域外,原则上都应放开。以市场空间的扩展、市场过程的透明和市场参与对象的扩大,保证市场起点竞争的充分和过程竞争的公正。通过市场进入门槛的降低,减少可能形成垄断并实施垄断寻租的领地和力量,不让企业的规模大小、身份差异、行业特征和出身背景等成为市场垄断的“禁脔”或“陪葬品”。对市场垄断行为的约束,一定要到位。坚持以《反垄断法》为基本依据,从源头、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天候上反市场垄断,消除因为反垄断行为标准、手段和环境的差异,以及垄断方式(纵向垄断和横向垄断)的变异,带来的反垄断“盲区”、特殊对象和特别利益群体, 重振市场反垄断公信力。在此过程中,对于市场功能的建设,要从认识和行为上,回归“效率优先”的原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重构反垄断市场秩序,一定会遭遇以往市场关系扭曲所形成的强大势力的阻挠,惯性格局所存在利益博弈的冲突,以及关联事件所产生过程转向的压力。比如,对国外企业和品牌的集中调查,会被误读为“排外”;对政府简政放权,削减和下放含金量很高的若干审批事项,会被误解为泛市场化。比如,7月以来我国外资引进总量和比率的环比下降,就被某些舆论指责为反垄断殃及的“城门鱼池”。在此基础上,市场还会出现迫于压力、不得不迎合这一回归的应时之举。如进口汽车的整车销售实行阶梯式降价,以联盟方式的利益连接体解体式重组,从纵向垄断向横向垄断转换等等。笔者认为,不应怀疑这些市场行为的动机,更不应被这些状况麻醉,不能因此放松甚至停止回归市场功能与政府职能的坚定步伐。从根本上讲,如果不消除市场垄断产生的主体基础和关键根源,积聚市场抵御垄断的内源性基因,市场受垄断的困扰就永无宁日。

  从这一角度讲,尤其需要具备笃行的反垄断品质,在“努力坚守、统筹兼顾、主动担当、客观公正和持续发力”上下工夫。反垄断要持续不懈,不能紧一阵松一阵;要系统协调,不能东一下西一下,热一阵冷一阵;要规范公正,不能压一个抬一个。总之,要在相对统一市场标准的过程中,为市场空间的透明和市场对象的自由提供必须条件;在相对规范市场行为的过程中,为市场竞争的充分和市场要素的优化提供有利手段;在相对明晰市场目标的过程中,为市场机制的创新和市场环境的改善提供重要支撑。由此,既“治标”又“治本”,形成具有自我调节、能动态修正市场垄断强大能力的新格局。

(责任编辑:DF127)


相关:

看好“银发经济” 浙江政协常委建议组合拳促发展看好“银发经济” 浙江政协常委建议组合拳促发展   16日,浙江杭州召开浙江省政协十一届八次常委会议,浙江省政协常委、社法委主任盛继芳认为,养老服务业是处于朝阳产业的“银发经济”,并建议从创新理念、提..

伊拉克国防部长人选未获议会通过原标题:伊拉克国防部长人选未获议会通过 新华网巴格达9月16日电(记者尚乐)伊拉克国民议会16日举行会议,表决通过了总理阿巴迪提名的水利资源部部长人选,但关键的国防部长和内政部长等人选未能获得议会通过。..

上一篇: 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
下一篇: 上半年净赚1.9亿 吉祥航空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