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以“转型宏观”宣战“周期微信头像风景 宏观”


更新日期:2014-09-13 06:38:32来源:网络点击:171081

  曾经在智囊部门工作的任泽平博士,自2014年加盟国泰君安证券从事宏观经济研究以来,不断向市场抛出重磅声音:“转型宏观,新5%比旧8%好”,“给当下宏观经济增长以冷静思考”;“论对熊市的最后一战”更是以活泼不羁的语言风格掷地有声。

  如何看待转型宏观?转型宏观将给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带来哪些变化?证券时报记者昨日再次专访到了任泽平博士。

  无风险利率过高是股市杀器

  证券时报记者:转型宏观,新5%比旧8%好,这是您令业界眼前一亮的经济增速观点。当下,中国经济增速正处于怎样的换挡期?这是市场最关注的。

  任泽平:中国经济在2008年就已越过了刘易斯拐点,2014年到达房地产长周期峰值。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增速换挡的收入阈值区间。

  2014年以房市长周期调整为标志,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的下半场——市场出清和改革提速。改革将有效降低无风险利率,提升风险偏好。未来一年很关键,新一轮改革发起了对熊市的最后一战。

  证券时报记者:你多次提到无风险利率过高是股市的杀器,无风险利率下降是牛市的催化剂,该如何理解无风险利率过高的负面作用?

  任泽平:2010~2014年,我国处于增速换挡期的上半场,股市5年长熊,关键性原因在于无风险利率过高。这产生了两个负面效果:一是抑制企业利润和新增长模式成长(估值层面);二是股市没有增量资金(资产配置层面),居民通过购买信托和理财向旧增长模式输血,相伴的是5年大熊市。

  无风险利率过高的原因是旧增长模式(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产能过剩重化工业)拒绝出清,形成了三大资金黑洞,加杠杆负债循环,产生无效资金需求。

  以此推断,如果这三大旧势力未来开启出清和去杠杆进程,无效融资需求收缩,无风险利率将会出现趋势性下沉,从而股市将迎来系统性机会。

  从近期看,这种情景似乎在逐渐明朗化,负债率的攀升导致资金运行进入敏感区,高杠杆部门的“子弹”似乎已经接近打光了,加杠杆已经接近走到尽头甚至开始被迫去杠杆。

  市场给出变化信号

  证券时报记者:以您对宏观面的长期观察积累,以及对政策面的前瞻性研究,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变化?

  任泽平:近期,改革提速迹象越来越明朗。2014~2015年都是改革元年,上半年定方案,下半年到2015年改革攻坚,重点在后面。中央深改组第4次会议传递出的最重要信号是,给出了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10月,四中全会虽然可能不会讨论具体的经济改革内容,但对改革攻坚将是重大利好,四中全会将通过阶段性总结反腐、司法独立、纪检双重领导等加强中央权威,为改革攻坚提供政治保障。未来深改组审议通过的财税、国企、司法、户籍、土地、教育等改革方案将逐步落地,实质推进。以《预算法》的修订为标志,新一轮财税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

  从市场层面来看,6月份以来,在估值洼地、微刺激托底和改革预期推动下,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A股市场。同时,房地产长周期调整开启,无风险利率下沉,使得商品房、理财、信托等竞争性资产收益率出现趋势性下降,居民资产配置偏好开始向股票倾斜。近期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居民理财市场等其他市场的巨量资金陆续转战股市,或许受到了竞争性资产收益率的消长变化所驱动(资金面).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做好短期宏调和长期改革的协调。经济虽回调,但会有政策托底。同时,随着低利润率的重化工业衰退以及产能调整,高利润率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崛起,企业利润与经济增速的关系不再是线性的,甚至在某个新旧结构平衡点上,将出现经济增速往下走,企业利润往上走的增速换挡期典型现象(基本面).

  A股正处在熊牛之界

  证券时报记者:您在月初发表的《论对熊市的最后一战》引来业界颇多关注,近日A股也确在上涨通道中,如何看待近期的股市走势?

  任泽平:总的判断是,我们可能正处在熊牛之界,或者更准确地说,处在一轮大牛市启动的初期。

  如果中国经济能够通过改革成功实现增速换挡,未来经济将向质量效益型的5%新增长平台过渡,无风险利率将降一半。根据日韩增速换挡期的资本市场表现看,由此推动的牛市应有翻倍以上的量级。

  快牛还是慢牛?这取决于出清去杠杆的速度(减少无效资金需求)、无风险利率下降的速度(提升估值中枢)、以及改革推进的速度(提升风险偏好).

  可能破坏掉上述推断的因素来自于:

  一是政府不愿意承受房地产调整或改革所带来的阵痛,通过刺激延缓出清,无风险利率居高不下,改革诚意不够或旧势力反扑,市场预期再度悲观,风险偏好下降。

  从目前来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释放出的信号是要“真刀真枪推动改革”,不会启动大规模刺激。深改组第4次会议给出了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经济宪法《预算法》修订过会,改革提速的迹象越来越明朗,新一轮改革大幕已经开启。

  二是出清去杠杆过程中触发重大风险,影子银行坍塌,商业银行不良率显露并引发信用紧缩的加速器,导致风险溢价飙升。这种情景只能靠央行的大规模放水才能平复恐慌情绪,虽然需要在道德风险和危机救助之间寻求平衡,但不应过度迟疑。

  这一推演属于典型的危机模式。“十次危机九次地产”。从目前来看, 只要能够实现房市软着陆,中国经济增速换挡软着陆将是大概率事件。当前中国政府的公共政策资源丰富(4万亿元财政存款、20%的存款准备金率、4万亿美元外储),弹药充足,足以应对一次有量级的金融危机,无论是外部冲击型还是内爆型。这种情景属于典型的深蹲起跳。

  三是美国提前加息引发资本外流,高杠杆部门资金链大规模无序断裂,引发关门前的恐慌和“踩踏事件”。

  对于国内的投资者而言,这是难以逆料的,只能逐步跟踪观察。

  站在现在的时点,瞭望远方,比较确定的是,无风险利率下降提供了牛市的催化剂,改革唤醒了中国股市。作为此轮牛市最早的点火者,我们认为,近期这一逻辑仍然存在,而且可能刚刚开始。新一轮改革开启了对熊市的最后一战,不要倒在黎明前。

 

(责任编辑:DF127)


相关:

美国太阳能蓬勃发展美国太阳能蓬勃发展   上周,美国绿色技术媒体公司(Greentech Media)与美国太阳能协会共同发布了《2014年第二季度美国太阳能市场透视报告》(简称《太阳能二季度报告》)。报告显示,美国第二季度新增太阳能发电1..

广东环保执法人员诉苦权力太小 “前脚走他后脚就排污”原标题:环保执法人员诉苦权力太小“前脚走他后脚就排污”  广东环保条例修订草案二稿开征求意见座谈会,现场吐槽声一片 新快报记者 董芳 通讯员 任宣 昨天上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

上一篇: 台湾潲水油来袭 主妇请小心
下一篇: 那些和田玉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