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禁塑”的关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键是方便替代


更新日期:2020-09-02 10:46:52来源:网络点击:1657045

“明年1月1日起,将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塑料餐具及一次性塑料吸管等。”距离全面“禁塑令”施行仅剩3个多月,相关领域准备得如何?从媒体调查来看,可谓喜忧参半,塑料吸管率先退场,但塑料袋、塑料饭盒却不见收敛。

从“限塑令”到“禁塑令”,随着环保理念渐入人心,我们向“白色污染”宣战的态度愈发坚决。但着眼现实,总体上依然没有跳出“抓一抓就见效,松一松就反弹”的怪圈。究其原因,往往就绊在了“方便”二字上。习惯了塑料制品的简便易携,对于住酒店没有一次性用品、逛超市没有一次性塑料袋、喝饮料没有一次性吸管,多少会感到不适应;好不容易下定的决心、开始的行动,极容易败给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方便”诱惑。这无疑提醒我们,禁塑必须“有破有立”,还是要在便利性上做足功课。

民众的真实需求“宜疏不宜堵”,一“限”了之、一“禁”了之,往往效果不彰,也不可能“塑战速决”。想要实现禁塑,关键是找到环保且方便的替代品。目前,顺应禁塑大势,不少企业已着手相关研发,可降解塑料在理想状态下能够实现一个月分解,价格约为普通塑料袋的两到三倍。而且随着垃圾分类蔚然成风,面对“厨余垃圾破袋”的要求,不少居民都表示愿意承担高一些的成本,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可以说,无论从现实需求,还是民众接受度来看,都到了研发推广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时候。纵然目前相关技术还存在成本偏高、降解条件约束性多等问题,但加紧攻关,假以时日,定能用科技的办法,为曾经不完美的发明打上环保的补丁。

禁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源头减量、产品设计和中端回收、加工以及后端再生产品应用等各环节,也涉及到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等多元主体。在替代产品一时难以成熟推广的情况下,各方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政府监管要真正落地、敢于碰硬,不能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另外,涉及“白色污染”的监管对象“小散多”,执法难度大、成本高,仍需呼唤居民自律。作为地球生态圈的成员,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改变生活习惯,从一点一滴开始,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地球生命力报告2012》曾指出,当前人类的生活方式过度消耗了自然资源,如不改变这一趋势,到2030年即使两个地球也不能满足人类需求。简约适度、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不仅是对我们自身未来的保障,也是这代人对子孙后代应有的担当。


相关:

收山之作?《极寒风暴》曝预告 让·雷诺再饰杀手 9月1日,电影《极寒风暴》首次曝光预告片!该片自定档以来,话题讨论不断,很多观众都表示十分惊喜能够再次看到让·雷诺饰演杀手。电影《极寒风暴》由弗雷德里克•佩蒂吉安导演,让·雷诺、莎拉·林德、乔·安德..

矛盾纠纷“一站化解” 公平正义提速增效  矛盾纠纷“一站化解” 公平正义提速增效   ——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综述   公正高效化解矛盾、定分止争,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职责,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上一篇: 食堂也是遏制浪费的重要一环
下一篇: 八月谣言榜出炉 健康领域仍是“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