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从“长征图”说行政审批当有破驿站传书 有立


更新日期:2014-02-18 11:39:15来源:网络点击:15834

  近日,海南省人大代表邢诒川在海南两会上“晒”出了一张“行政审批长征图”。上百个章,30多项审批——它详细记录着一个投资项目从获得土地到办完手续的艰难过程。而与此同时,国务院公布了今年首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包括取消和下放64项及18个子项。

  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效推进的背景下,地方人大代表的“行政审批长征图”,显然让人看到了在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数字之外,改革的另一面与复杂性。在某种程度上,它不啻为对当下改革的另类提醒。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要表现为审批权力的下放和取消。权力下放,地方政府和部门的某些审批权便会有所增大。如果下放的权力不能得到良好监督,如果地方权力的运行方式和土壤没有得到优化和净化,那么那些长期流行的行政弊病和官僚作风,便会成为新的“审批之痛”。

  而对审批事项的取消来说,由于直接关系一些部门的利益,若没有针对性的监督与排查,遭致阻力或抵制几乎不可避免。而审批事项取消后,相应的审批流程如缺乏规范,或将变得更为模糊,致使公众或企业遭遇被刁难的尴尬。

  因此,行政审批事项的数量减少和权力下放,并不能一蹴而就。审批权力虽然下放、减少,但“审批思维”、官僚作风不改,看不见的中间流程和环节依然存在,改革的成效就难以得到彰显。基于此,在推进审批改革走向深入的同时,对于地方行政积弊的改革也需同步进行。

  某些“变相的审批”的存在,既是目前改革还不到位的表现,也是改革阻力的一种反映。公众的知情和监督是消除改革阻力的重要力量。行政审批改革过程中,哪些事项取消了,哪些权力下放了,应有详尽说明,这样才不会让地方政府有“秘密行事”的机会。

  审批权的取消和下放,不意味着政府的放任不管,而是更好实现从事前审批走向事中、事后的管理,这也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题中之义。

  如果说取消和放权是立足于“破”,那么,提升改革的透明度,与下放权力的跟踪,并推进地方政府行政作风的好转,规范办事流程,强化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定位,则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不可忽视的“立”。毕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该看政府的服务水平能否跟上市场和公众的需求,能否真正做好服务者,而不仅仅是审批数量的多少。

(责任编辑:DF070)


相关:

证监会高层称暂不具备推行注册制条件 或将暂缓  点击查看>>>最新鲜的新股资讯  据消息人士透露,春节前,在一次内部沟通会上,证监会高层明确表示,注册制目前还只是一个目标,现阶段需要创造很多条件来完成向注册制的过渡,而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

1月证监会新批7家QFII 总数达到258家  证监会今日公布最新QFII名录,该名录显示,2014年1月证监会新批7家QFII,至此,QFII总数达到258家。  上述7家QFII中文全称分别是,华盛顿大学、澳门金融管理局、史帝夫尼可洛司公司、职总英康保险合作社有限..

上一篇: 金岩石: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有两大隐忧
下一篇: 当心中国被恶意炒作为“脆弱第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