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警惕权力痣城剑八 的自我扩张本能


更新日期:2014-08-27 02:15:14来源:网络点击:145638

  简政放权仍在推进中。中编办官员政策法规司司长王龙江近日表态,“2015年5月前,所有的非行政许可事项都将被消灭,不再开后门,不再保留灰色地带”。

  简政放权,乃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由之路。该减的职能不减,该放的权力不放,政府职能就可能错位,政府权责也分不清。从大包大揽到简政放权,这是政府“自我革命”的一大体现。“非行政许可事项都将被消灭”,更是“堵后门”之举,其积极意义毋庸置疑。

  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在简政放权方面尤其努力,可圈可点之处甚多,诸多成效也已然为社会所肯定。这表明,中央高层“自我革命”的愿望迫切,更希望通过包括简政放权在内的政府职能转变措施,来助推当下中国社会的全面改革。

  不过,对于未来的简政放权之路,不宜盲目乐观。原因在于,行政权力天生有自我扩张本能。来自政府部门的主动放权,实质上会影响到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如此,权力的本能会形成抵制力量,即便不敢公开抵制,也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直接伤害的,便是简政放权的成效。

  各种权力“自利”的手段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有些地方在取消某项具体的审批之后,刻意刁难相关对象,拖延办理业务,给人造成困扰,以获取寻租的新机会;比如,有些部门大搞“隐形审批”,表面看并不需要政府审批,实际上仍少不了政府的图章;再比如,有些是在项目放行之后,紧接着的是没完没了的检查——检查当中亦有玄机,如此等等。

  透过上述这些现象可以看出,某些习惯用“图章”进行管理的一些部门及公务人员,不愿轻易放弃曾经有过的种种好处,千方百计抱着行政审批权不放。即使是在中央大力推动简政放权的背景下,行政权力的自我扩张本能同样也会产生“作用”,试图消解简政放权的种种效应。权力的这种扩张本能显然值得警惕。

  前些时候,中央政府大力推动督查行动,试图对地方或部门层面的改革与放权形成倒逼力量。其背景又在于,中央政策的效应有逐级衰减的趋势。由于诸多政策并没有一一落到实处,改革被人为“截留”。其实,各地在简政放权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是在“截留”改革。权力的扩张本能会对简政放权的效应直接造成伤害。

  伤害体现在多个方面。一些地方对于中央的政策阳奉阴违,如把含金量低的事项取消和下放,含金量高的事项就不放——这是选择性放权,使得放权的价值被打折扣。那些利用隐形“图章”的政府部门,则是刻意制造“变种审批”的组织。相关企业经营者或收买政府官员,通过支付租金获取更大利益。有些人则害怕其他的审批项目受阻,不得不向有关部门妥协,支付租金以获取在阳光下生存。

  这样的现实清晰说明,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距离。中央高层大力推动的简政放权,即便其意义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由于既得利益等原因,理论上的放权与实际情形也有事实差距存在。那些“明减暗不减”、那些选择性放权,以及没完没了的故意检查等,都是某些官员试图留住既得利益的手段。清理这些在现实中存在的诸多“变种”,警惕权力的自我扩张本能,实在是必要之举。

  简政放权不到位,行政体制改革就会处于半拉子状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就不可能真正厘清。在这个意义上,管住权力的不当之手,尤为必要。当下中国社会的不少问题的症结,都与权力的滥用不无关系。改良政治文化、在制度层面确立“防火墙”、完善督查措施,方能抑制权力的自我扩张冲动。

(责任编辑:DF145)


相关:

“沪港通”效应提振内地新兴蓝筹股  伴随沪港交易所相继启动全天候测试和接入测试,“沪港通”试点愈行愈近。而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日益显现的“沪港通”效应对内地新兴蓝筹股群体形成积极的提振作用。  按照“沪港通”试点方案,沪股通投资标的..

回暖不均 房地产拖了复苏后腿  据报道,美国最富有城市与最贫穷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到有记录以来最大程度,最近一次金融危机过后,这一比率处于45年来的最高水平,导致房地产市场形成不均衡的复苏态势,可能会阻碍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整..

上一篇: 17只深港A/H股价:浙江世宝溢价近三倍
下一篇: 伊朗向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提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