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港股通会成为资金外流增压泵 黑洞吗?


更新日期:2017-04-01 02:31:42来源:网络点击:708878
摘要 一段时间来,香港股市活跃,内地不少资金借助港股通的渠道南下扫货,大量买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股票。此举在境内外市场上引发很大反响。当然,人们普遍是乐观其成,大多数舆论也予以积极评价。最近也听到另一种说法,认为港股通会成为境内资金外流的一个黑洞。

  一段时间来,香港股市活跃,内地不少资金借助港股通的渠道南下扫货,大量买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股票。此举在境内外市场上引发很大反响。当然,人们普遍是乐观其成,大多数舆论也予以积极评价。最近也听到另一种说法,认为港股通会成为境内资金外流的一个黑洞。

  这种说法的推导逻辑是这样的:港股通实行资金原路出境,又原路返回的结算模式。理论上,投资者买了港股以后,尽管这部分资金折算为港币并且到了境外,但一旦卖出,还是会折算为人民币,并且回到境内,因此不存在资金实质性外流的问题。但客户可以通过对敲的方式,让境内账户以高价买入其境外账户之前低价买入的相关港股。如此一来一去,名义上境内账户出现亏损,但这个亏损是变成境外账户的利润,实际上也就是实现境内资金向境外的自然转移。的确,从表面来看,这样做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客户可以利用交易过程中因为盈亏而导致资金进出流量的不平衡,达到跨境流动的目的。如果这种状况普遍出现,理论上港股通确实会成为境内资金外流的一个黑洞。

  不过,仔细研究一下不难发现,真正要这样去做,难度非常大。首先,客户需要在香港有账户,并且有足够的资金,否则无法事先进行买入操作。具有这种条件的客户数量本身不会多,即便有人资金出境心切,会设法通过借用他人账户与资金来进行,但这样一来会极大提高交易成本,并且带来不小的风险;其次,要在一个公开市场上进行对敲操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某只股票的突然拉升,通常而言,在引来跟风买盘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更多的抛盘。在大多数情况下,恐怕抛盘会占据多数。如此一来,即便有钱拉高股价,很可能接到的是其他账户所卖出的股票,对敲的完成率不可能很高。这样,从纯技术的角度来说,将导致极大的资金磨损,对客户而言很可能得不偿失;最后,这种以转移资金为目的的对倒交易,有着非常突出的行为特征,其所能够选取的交易对象也会局限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应该说,这种操作比较容易被监察,在带来巨大的监管风险的同时,还会带来操作风险。一旦其他资金看到这种交易的存在,就会进来主动套利。当然,这里还需要提及,对于外管部门及商业银行来说,也可以采取相关的手段,对此类交易所引发的资金流向进行监控与限制。其实,目前在这些方面并不缺乏手段。

  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有了港股通以后,理论上存在境内资金外流的问题,这与有了沪股通与深股通以后,境外资金会流入境内的情况是一样的。以后如果进行债券通,或者进一步发展起沪伦通等,发生这种状况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问题在于,第一,其规模不可能大;第二,并不具备真正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说,港股通并不会成为境内资金外流的黑洞,因为无论是从各项制度设计,还是从实际交易环境而言,都基本堵了住这种操作的可能性。

  当然,既然有人发现这种可能,也说明目前市场非常关注境内资金外流的通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我们在看到港股通这一所谓的外流通道实际并不存在的同时,也应该花功夫去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资金的流动,扎紧篱笆,共同维持金融秩序的稳定,让境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

(原标题:港股通会成为资金外流黑洞吗?)

(责任编辑:DF309)


相关:

台湾94岁老人嫌菜不好吃 持刀划伤儿媳及孙女原标题:台湾94岁老人嫌菜不好吃 持刀划伤儿媳妇及孙女中新网3月31日电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今(31)日中午12时30分许,台湾新北市汐止区伯爵街94岁蔡姓老者嫌54岁的儿媳妇郑女煮菜不好吃,拿刀将其划伤,..

分享经济的监管方式亟须创新   应加强政府与平台的信用数据共享,强化对失信行为的联合惩罚力度,降低供需双方的信任成本。在第三方服务方面,应打破不同平台之间的边界,实现跨平台收集交易..

上一篇: 督促分红 证监会将用硬措施对付“铁公鸡”
下一篇: “无现金时代”真的来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