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大型私募“奔公”急 公募行业变局犹远


更新日期:2017-03-15 01:41:21来源:网络点击:699047
摘要 在一些公募基金经理“奔私”创业的同时,已颇具规模却遇上发展瓶颈的私募大佬们,纷纷动起了转型公募的念头。由私募宿将陈继武控股的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日前获准设立,而如博道投资、重阳投资等大型私募也正在转型公募的路上。

  在一些公募基金经理“奔私”创业的同时,已颇具规模却遇上发展瓶颈的私募大佬们,纷纷动起了转型公募的念头。由私募宿将陈继武控股的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日前获准设立,而如博道投资、重阳投资等大型私募也正在转型公募的路上。

  事实上,私募转型公募的代价并不小。为了达到公募基金的监管要求,在转型成功之前,私募往往会对现有的业务进行壮士断腕式的清理。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规模超百亿的大型私募基金,继续通过私募的方式扩张遭遇“天花板”,而转型公募后,得益于公募基金的制度红利,有望获得更大的资产管理规模,而为此付出一些代价显然是值得的。

基金公司分享,因此,从单体的生存环境而言,私募基金的竞争比公募基金更激烈。而私募基金发展到上百亿的规模后,受制于产品发售更严格的门槛,容易触及到发展的“天花板”,因此,如果条件允许,私募基金转型公募基金是一个必然的方向。

  虽然伴随着众多公募基金经理转行私募,私募基金业的发展势头凶猛,但部分新成立不久的公募基金公司,因为发展定位准确,近年来扩张速度惊人,动辄千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颇让许多私募基金艳羡。

  一位中型私募基金的总经理向记者表示,公募基金行业的制度红利是其能够迅猛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公募业务覆盖范围宽广,发售成本低于私募基金。而在私募基金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私募基金以往的隐性优势逐渐消失,这令公募基金的优势更加明显。“个人可以成为公募基金公司的控股股东,这让私募转型公募后,在保留原有利益分配机制的同时,可以更灵活地参与公募业务竞争,这对于有能力的私募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该总经理说。

(原标题:大型私募“奔公”急 公募行业变局犹远)

(责任编辑:DF305)


相关:

东莞48岁母亲跟20多岁女儿同怀二胎 产下双胞胎原标题:东莞48岁母亲跟20多岁女儿同时怀二胎 产下双胞胎男婴这不是段子,东莞48岁的李女士怀孕了,是二胎,还是双胞胎,更罕见的是,她女儿也怀上了二胎。李女士喜悦中却莫名地担心:高龄产妇,又是双胞胎,担心..

OPEC月报:沙特称2月份原油提高至1001万桶/日新闻配图北京时间周二(3月14日),OPEC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月报中显示沙特称2月份原油产量提高至1001万桶/日。OPEC预计2月原油产量下降14万桶/日至3196万桶/日;科威特预计随着页岩油增持,油价有跌至每桶45美..

上一篇: 私募基金认缴规模突破11万亿元 百亿级私募145家
下一篇: 婴儿潮一代美国人如何战胜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