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原来是不给名5大战区实力排名 分就砸盘 乐视的这个“老二”用情太深


更新日期:2017-03-11 18:47:34来源:网络点击:697242
摘要 【原来是不给名分就砸盘 乐视的这个“老二”用情太深】尽管乐视网公告了投资人投资款项已分期到账这个利好消息,但是,上周乐视网股价继续徘徊在31元附近的悬崖边上,看不到回心转意的迹象。(券商中国)

  尽管乐视网公告了投资人投资款项已分期到账这个利好消息,但是,上周乐视网股价继续徘徊在31元附近的悬崖边上,看不到回心转意的迹象。

  这之前,借着10转20利好把乐视网股价从35元平台砸了下来的机构,民间普遍猜测是第二大股东鑫根资本,不过,这个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的乐视网前“老二”,对外界的询问回应得滴水不露,声称不就其持仓动态做任何披露或表态,无论鑫根资本是否减持乐视网股票,都并不代表鑫根资本不看好乐视生态的整体发展。这个说法,听着感觉挺拧巴的。

  股基金参股N个上市公司关联子生态链。

  简介上随处可见成为乐视第二大股东之类的字眼。公司简介上隆重写着要“与乐视生态成立生命共同体”,乐视与鑫根成立1+N+B+G全战略合作模式,过去一年中,以基金形式打造1个主生态,N个子生态以及B个外生态,同时提供各种政府产业支持,总基金规模达100亿。

  2016年年底乐视风波正起时,鑫根资本找媒体发了一封公开信,说作为乐视网的第二大股东,已经准备好要跟乐视网风雨同舟。

  鑫根资本创始人曾强对乐视的赞美溢于言表:在中国,即使是在BAT,很难看到有一个团队,可以24小时充满激情地工作。全公司上上下下像群狼一样工作。即使是在双休日晚上10点后,甚至12点,贾总也经常在办公室。

  这个鑫根资本也是蛮有意思的一个公司,从他那些时而柔情蜜意缠绵悱恻时而娇嗔佯怒幽怨争宠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对二股东名分的一种在意,而且,迫切地希望得到老大的认可。

  谁知老大阅人无数,什么国色天香没有见过,早就心猿意马了。再说了,一路上有太多人想跟他“风雨同舟”,可是,不管多大的风雨,老大乘的那可是“龙舟”,正如王石当年说姚老板信用不够一样,贾老板可能觉得他还没有与老大同船共进的资格。

  这就好比,美国大选那会儿,大爷我是挺希拉里的,我要是说我愿与希拉里风雨同舟,她会乐意吗?就算她乐意,人家克林顿会怎么想?

  热脸贴冷屁,总觉得鑫根投资只是自作多情罢,“剃头担子一头热”,老二名分一直藏在F10上市公司“股东研究”这个“金屋”里,跟情怀一样难以落地。

  从乐视这边的各种信息来看,鑫根资本第二大股东的地位从未获得过贾跃亭的认可。

  不认可也就罢了,贾跃亭在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上还公开表示,鑫根资本只是乐视二级市场上的一个股东而已,因为乐视的持股非常散,不存在二股东、三股东。这个打脸啊,啪啪啪的。

  随着融创中国150亿驰援乐视后,贾跃亭只认可融创中国是乐视的第二大股东。贾跃亭将其所持有的170711107 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8.61%)乐视网股份以人民币60.41亿元(每股35.39元)的价格转让给孙宏斌的嘉睿汇鑫。

  于是画风有点变了。鑫根资本创始合伙人曾强表示,我们只做雪中送炭的红衣骑士,不会像普通的大股东那样,要做一辈子联姻的红衣公主。

  说半天,做老二也是要看本钱的,啥红衣公主红衣骑士的,人家要的是红颜知己!

  大宗交易信息。这两笔大宗交易中,卖方席位均为中信深圳前海营业部。这是鑫根下一代颠覆性技术并购基金壹号投资合伙企业减持“固定席位”。鑫根资本疑似抛售6.4亿元。媒体向乐视网官方求证,对方不予回答。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鑫根资本过去一段时间陆续在减仓,现在可能在乐视网不再持有股份。

  而此时,鑫根资本创始人曾强当初放言要和乐视风雨同舟,准备再投100亿的豪言犹在耳边。

  华测检测,自上市以来一直被资本市场所青睐,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争相恐后地往里边挤,按说是一只超级大牛股才对,但是,它除了2015年跟着大盘疯了一把之外,其他时间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究其原因,大股东(万里鹏、万峰父子)与二股东(郭冰)内斗激烈是主要原因。虽然二股东没有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大股东坐稳了头把交椅,但是,股价长期牛皮不振,形同僵尸,更糟糕的是,业绩下滑明显,机构纷纷出逃。

  二股东“造反”,以失败告终的多,但是,把大股东赶下宝座的也不在少数。继“和君系”上位乾照光电后,厦门又一家上市公司管理层发生了大变动。

  三维丝的几则公告让市场大跌眼镜,由公司第三大股东提出的罢免实际控制人董事职务的提案,居然获得了通过,大股东罗祥波、罗红花夫妇被逐出董事会,丘国强和张煜则被增补为公司董事。这场“内斗”背后,被外界猜测是原副总经理丘国强得到了其他新进股东的“撑腰”。

  起初,丘国强提交临时提案时,因其仅持有三维丝8.62%的股份,与实际控制人罗祥波、罗红花夫妇17.35%的占股有差距,因此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最终,剧情还是发生了反转。

  共创富贵易,共享富贵难,老二有想法,老大没办法,“仇恨”的种子早在“帝国”大厦建起之时就已埋下。股东大会前,罗祥波为三维丝董事长、总经理。而丘国强为三维丝发起人股东之一,曾长期在公司担任董事、副总经理职务。2015年7月,在三维丝股东大会审议中,丘国强未能当选董事,随后董事会决议不再聘任丘国强为公司副总经理。但其继续持有上市公司3224.76万股(占总股本8.62%),当时是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

  没有一个老大会甘心以这样不体面的方式离开坐得很舒服的头把交椅的,控制权争夺战还处于胶着状态,“宫斗”升级为“诉讼战”。

  三维丝正陷入老大与老二老三股东之间的诉讼漩涡,无论哪个股东最终胜利,三维丝都是失败的一方。长此以往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GDP排名榜,会位列第多少名,排在哪些国家的前面,言谈之中,顾盼自雄,帝王范儿十足。

  所以,中国的商界大佬,无论男女,无论说出来还是揣在心里,恐怕都会有一个这样的“皇帝梦”。

  当然,中国男人的“皇帝梦”表现得比女人更为张牙舞爪一点。

  名为气功大师的王林,其实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金钱美女豪车样样齐全,为了触摸一下自己的帝王梦,也不能免俗地建造了一座宫殿,取名“王府”。

  众所周知的是,中外历史上的帝国会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对内实行高度集权,二是对外则表现强烈的侵略性。

  帝国的崛起,无不有一个呼风唤雨的“枭雄”,枭雄的霸业一旦坐大,鼓捣一番文化与制度大旗,自己就摇身一变,成了某个方位的王者。

  而商业帝国从草创,再到行业龙头,尤其离不开枭雄的决定性作用的。

  所以说,枭雄不一定会创造人类的历史,但是,他们经常会创造一个商业帝国的历史。

  中国企业的枭雄文化决定了其治理结构很难导入成熟的现代企业制度,强人独揽大权的模式难以轻易打破。

  商业帝国创业团队中除了老大之外,一般还有老二老三,如果属于一致行为人,比如父子、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夫妻,那还问题不大,如果只是桃园结义的兄弟,那后事就不好预料,按这种关系的宿命来说,如同帝国的建立,风雨同舟之后,相濡以沫的故事不常见,倒是相忘于江湖的传说到处飘。正是,一山难容二虎,正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看看中国历史,就会发现帝国差不多都有一个无法逃脱的宿命:创业团队,一旦成功地建立了帝国,那就离创业团队解散不远了。

  比如西汉公司的刘邦团队,起初被生活所迫,也算是底层公务员下海创业,前途未卜,鬼知道事业能成还是不成。为了引进人才,手头现金捉襟见肘,开不起高薪,只好以给股权来诱惑,于是拉来各路大神。

  没想到后来西汉公司做的太大了,成了一家大市值公司,这个时候,一个百分点的股权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善财难舍呀,要刘邦信守承诺,把股权切成几块,分给高管们,确实不舍得了。

  创业时说好的共天下,最后高祖还是觉得家天下比较舒服一点。刘邦手下有很多大臣,这些开国功臣,有的是六国旧部,有的是以前在一起创业的穷哥们,还有的曾是刘邦早年的上司。结果,公司做大了,大得像个帝国,原来的大哥与小弟关系变成了君臣关系,按照那个宿命的安排,坐在头把交椅上的人发现这把交椅实在是太舒服了,不容许有被别人坐去的丝毫可能性,这个时候,总是觉得原来的小弟们眼神中依稀闪烁着觊觎的神色。

  为移除这种觊觎的神色,保证所有的眼神都是纯洁无暇的,于是,刘邦杀韩信、屠彭越、斩英布,连那个足智多谋的张良也退避三舍,居然装神弄鬼,搞起了隐居。

  只有萧何自我定位相对准确,知道自己这辈子就一个董秘的命,承蒙老大关照,股权没敢多要,薪水还算体面,于是安安稳稳地做起了大汉丞相。

  二股东韩信最冤,本来寻思着自己会拿到不低于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与老大共享富贵,结果,不仅原始股悉数被夺,还被彻底被赶出西汉,连再创业的机会也没得到,直接就被赶去西天。

  白手起家的创业公司做大之后,容易出现一股独大,相比较而言,借壳上市的,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

  比如北宋公司的赵匡胤团队,在处理大股东与二股东三股东的关系上还是比较人性化,没有卸磨杀驴,参与借壳上市时定向增发的前几大股东,除了一致行为人赵光义之外,尽管悉数被请出了董事会与高管团队,表决权没有了,但是,所得股份还是得以保留,只是锁定期比较长,可以继承,不得随意减持或者转让,也就是有那么点儿分红权,于是,二股东三股东们基本上过上了财务自由的退休生活。

  在那样的时代,不想当皇帝的枭雄肯定不是一个有抱负的大股东。相比从0到1的草创风险,从1到N的借壳上市,风险与难度都要小很多。所以,自古至今,借壳都是一门热门生意。

  中国历史上,除了北宋赵匡胤借壳成功这个案例之外,东汉末年,乱世枭雄曹操与其子曹丕成功借了汉献帝的壳,也堪称一次教科书式的资本运作。

  载入史册的官渡之战后,袁绍气死了,袁尚接班,袁家兄弟内讧,最后袁家三兄弟一一惨死,袁绍的股份就都归了曹操。

  从此,曹操势力坐大,持股比例直达二股东,实际控制力早已并列大股东,直至受封等同于皇帝地位的魏王。

  汉献帝审时度势,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授予曹操金玺、赤绂、远游冠,并将他的位份拨高至诸侯王之上。

  当皇帝的,谁愿意有个人要跟自己并列大股东呢?都想自己真正当家作主,几番折腾,献帝想要从曹操手中夺回实际控制权的努力,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而曹操,封为魏王,使用天子仪仗,王冕规格与皇帝等同。

  至此,大家都已经看明白了,曹操距离当皇帝,就差捅破那一层窗户纸了,就差一个名义上的名义了。

  曹操在众多儿子中,选了曹丕做魏王太子,也就是自己的继承人。

  六十六岁那年,曹操在洛阳病逝,曹丕即魏王位后,改建安纪元为延康,迫使汉献帝刘协“禅让”,正式终结了东汉王朝,上市公司从ST东汉更名为曹魏帝国,以黄初纪年。为了纪念创始人曹操的历史功绩,曹丕追封他为武皇帝,相当于名誉董事长。

  卖壳的汉献帝一了百了,把一个ST东汉卖出了好价钱。曹丕当了皇帝之后,封禅位后的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特许他不用在自己面前称臣,刘协的四个儿子也同时封为列侯。相比有的ST公司落得个退市下场,ST东汉的大股东获得了现金加股权,算是以一个相当不错的对价把一个烂壳卖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即使过去了千年,国人还是没有从皇帝梦中醒来。

  因为控制欲是个怪兽,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消灭。无论是动物世界还是人类社会,渴望支配别人而摆脱被别人支配,对控制权的争夺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和平年代,这样的欲望推动了商界领袖的脱颖而出。而一个人在商业上成功了,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两个幻觉:一是,我无所不能;二是,别人都得听我的。

  回头看看那个趴在悬崖边上的乐视网,我忽然觉得,其实不用花时间去写什么“情书”,这个时候,还愿意掏出真金白银买乐视网股票的,一定才是真爱。他可能不是爱贾老板,而是爱他的商业帝国,爱他的江山美人。当然,仅有爱是不够的,还得有实力,先做他一个二股东再说。

  看看三国时代的曹操,再看看当下的孙老板,长得有几分神似,还都有一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只是,我又不禁替贾老板担心了,乐视这个山头上,从今往后就有两头老虎了,就如历史上的那些帝国中的枭雄,起初可都说是来帮老大的忙的,最后把自己帮成了老大。即便是保留着老二的名分,可操的都是老大的心啊。

  要知道,天天说话的不一定就有话语权,比如播音员。

  会咬人的狗一般也不叫,比如阿尔法狗。

(原标题:原来是不给名分就砸盘,乐视的这个“老二”用情太深,A股史上把股价玩坏的,何止这一个老二)

(责任编辑:DF010)


相关:

104个中央单位将公开预算 占中央本级公共预算60%104个中央单位将公开预算(人大记者会)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记者张璁3月10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胜明、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

库存下降叠加铜矿罢工 期铜结束六连跌新闻配图周五(3月10日)期铜上涨,此前连跌六个交易日,因库存暂停增加,另外秘鲁Cerro Verde铜矿开始无限期罢工,供应忧虑加重。工业金属普涨,因长达一周的全球商品市场跌势开始失去动能。美元走强、供应过剩担忧..

上一篇: 黄浦江将再添越江隧道芦恒路越江通道
下一篇: 广东湛江回应“潜水员捕捞鲸鲨”:是转运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