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王光亮 大股东欲延期履行承诺 三联商社遭质疑


更新日期:2016-07-10 03:39:53来源:网络点击:592274
【大股东欲延期履行承诺 三联商社遭质疑】为解决和控股股东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三联商社跨界重组德景电子,而随着重组方案被证监会否决,解决同业竞争承诺正准备延期。7月2日,三联商社发布公告称,由于重大资产重组未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其实际控制人国美控股已经提请公司董事会,同意其附属全资子公司国美电器将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期限,由2016年7月25日延长至2017年1月25日,时间向后推了半年。(证券市场红周刊)

K图 600898_1

  三联商社跨界重组德景电子,而随着重组方案被证监会否决,解决同业竞争承诺正准备延期。7月2日,三联商社发布公告称,由于重大资产重组未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其实际控制人国美控股已经提请公司董事会,同意其附属全资子公司国美电器将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期限,由2016年7月25日延长至2017年1月25日,时间向后推了半年。

  此次承诺期的延长,让众多苦等5年的中小股东遭受了当头一棒,有股东感叹说:“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期盼泡汤了。5年,足够长了,我家孩子都已经从小学上到高中了,为什么不能兑现承诺?”

  为此,三联商社将于7月19日在北京召开2016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征求股东对于此次延期的意见。《红周刊》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询问三联商社内部人士时得知,此次股东大会主要是征求中小股东对于此次同业竞争承诺期延长半年的意见。去年5月,因中小股东反对,国美承诺延期3年的议案被否决。

  上市公司,三联商社不仅让济南这样一座二线城市出现了家电销售业中的“中国第一店”,而且也让很多老济南人的心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三联情结”。

  但三联商社自2007年陷入亏损,连亏3年,被上交所暂停上市。在此期间,国美于2008年通过下属企业山东龙脊岛建设有限公司以5.4亿元的高价,拍下三联商社10.69%的股权,成功控股三联商社,开始将其并入国美版图。此后的2009年,国美通过改组三联商社董事会的方式全面接管了公司。

  作为国内知名的家电连锁巨头,国美从进入三联商社就与其存在同业竞争问题。2011年,国美承诺在5年内解决彼此的同业竞争问题。国美当时表示,要在2016年7月25日之前,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将双方的同业竞争问题予以彻底解决。为此,国美电器还拟就了解决方式:1,国美电器或其关联方与三联商社进行吸收合并;2,三联商社通过与国美电器、其关联方或其他第三方进行资产置换等方式将原有业务剥离,建立新的主营业务;3,或者其他证监会认可的方式。

  虽然有清晰的路线图,国美却迟迟没有行动。到2015年初,国美方面甚至提出承诺延期3年履行,但该方案在股东大会上被否决。这之后,三联商社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才提上日程。

  2015年9月15日,三联商社停牌,进入重大资产重组程序。2015年12月28日,三联商社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以9亿元的价格购买手机代工厂德景电子100%的股权,其中现金对价为1亿元;拟向国美控股、紫光展锐和三边贸易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用于德景电子嘉兴研发中心项目、嘉兴智能终端制造中心项目、惠州生产线自动化改造项目、自有品牌建设、营销渠道建设、支付现金对价和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三联商社公告称,后续拟剥离家电零售资产,主营业务将转变为智能移动通讯终端的研发、制造业务。

  按照国美方面的规划,三联商社最终的目标是要进入国美智能生态战略平台。三联商社董事长何阳青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安全智能手机将是三联商社的主业,但三联商社最终的转型方向是构建移动终端信息安全产业生态圈。他预测说,未来三五年将会是智能手机向安全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又一轮风口。

  他透露,德景电子在2015年已与企业客户签订3万台安全手机合同,批量生产了获得军工行业认可的具有全面安全防护功能的手机,首期1000台安全手机已交付客户使用。

  招商证券研究员董瑞斌在一份关于三联商社的一般性分析报告中指出,安全加密手机行业将快速起量,仅特种行业市场空间就在300亿以上。

  以上三联商社人士表示,“大股东国美控股的下一步转型需要德景这样一个平台,转型后各种资源都可以整合在这个平台上。”

  不过,靠代工起家的德景电子究竟有怎样的技术储备?以及当前无利可图的手机市场环境,德景电子能否保持业绩持续性增长?这些都是三联商社并购德景电子后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

  (责任编辑:DF309)


相关:

徐怀钰消失9年另有隐情?被拍带小女孩逛街唱K徐怀钰带着一位小女孩近日,当年那个唱着《我是女生》的徐怀钰又复出歌坛,此前,她沉寂9年,被传是拒绝潜规则而被公司封杀。如今,有媒体拍到徐怀钰带着一个小女孩上街,怀疑当初她淡出娱乐圈另有隐情。近日,徐..

牛市后遗症:高位接盘机构缠斗上市公司大股东  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市场恍如隔世,牛转熊的后遗症仍在持续浮现,机构与大股东都不得不为当时非理性情况下做出的决策埋单。部分陷入亏损机构作出强硬姿态,逼迫大股东作出对己有利的让步,以便挽回一些损失。 ..

上一篇: 国家信访局:简易信访事项10日内出具意见
下一篇: 重组七连败 慧球科技实控人爆仓危机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