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年末*祖国不会忘记歌词 ST公司拼命保壳 机构却忙着“跑路”


更新日期:2013-11-28 18:39:53来源:网络点击:528

  时值年末,*ST公司保壳大战硝烟又起,在资本市场,濒临退市或暂停上市的35家*ST公司各谋出路,股东“输血”、出售资产、谋求重组成为各家公司保壳的常用手段。值得注意的是,与股东主动“添柴”不同,机构投资者第三季度纷纷从保壳公司中抽身离去。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以往,保壳公司往往会被贴上“业绩惨淡”、“资不抵债”的标签。不过,今年*ST远洋、*ST二重上市公司面临暂停上市风险,*ST长油更是可能成为首家退市央企,它们的加入让保壳群体的构成空前复杂。

  “我对公司在四季度实现全年扭亏、保住上市公司地位有信心,公司正在按周控制亏损幅度。”临近年底,*ST远洋董秘郭华伟肩上的压力倍增,好在股东“输血”让保壳峰回路转。郭华伟介绍:“除了出售资产,当前更重要的工作是控制成本。公司前9个月的燃油成本同比降低18%,节约了20多亿元。”

  不仅是规模庞大的*ST远洋,*ST二重、*ST凤凰、*ST长油也都是“国家队”的组成成员,维持上市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ST长油董秘曾善柱曾表态希望能够得到股东和政策的支持,毕竟*ST长油承担着“国油国运”的政策性任务。

  与*ST长油同属航运业的*ST凤凰,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一直通过售卖资产还债扭亏。仅第四季度以来,*ST凤凰就相继拍卖了“长航江海”、“长航汇海”、“长航渤海”,以及处置长交303等14艘辅助船舶。

  作为另一家重量级的“国家队”成员,*ST二重同样获得了大股东的大力支持。

  进入11月以来,随着*ST频繁发布出售资产、获得财政补贴以及重组动向的公告,*ST板块热度升温。Wind数据显示,*ST指数11月累计上涨了2.86%,这一幅度甚至跑赢了沪综指和深成指。

  尽管*ST板块“蠢蠢欲动”,收益水平不低,不过机构投资者的态度却十分冷淡。原本零星布局*ST公司的机构投资者,在第三季度也忙不迭地纷纷“跑路”。

  统计显示,今年6月末,濒临退市或暂停上市的35家*ST公司中,7家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曾出现过基金的身影,分别为*ST株冶、*ST远洋、*ST锌业、*ST二重、*ST超日、*ST长油和*ST彩虹。不过,在三季报中,基金持股的*ST公司仅剩下一家*ST彩虹。

  市场人士指出,三季度得到机构投资者青睐的*ST个股不在少数,不过基金、QFII等持有的多数是具备较强“摘帽”预期的*ST股票,如QFII重点布局的*ST鞍钢在今年三季度已经扭亏,且每股净资产高于1元,有望在明年“摘帽”。与之相比,重组和扭亏预期不明朗的*ST公司风险较大,为了规避预期落空导致的股价剧烈波动,机构投资者在三季度对濒临退市或暂停上市的*ST公司选择了回避。

  另据报道,业内人士认为,在推进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继续发展中小板、改革创业板、扩大新三板的背景下,发行规模将会扩大,投资者的选择将更多,股市“壳资源”将不再是稀缺资源,高估值个股有向合理价值回归的压力,脱离基本面的题材炒作风险将大增。

(责任编辑:DF118)


相关:

陈志武:资本账户开放有望较快取得突破  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金融行业来说无疑是最为积极的监管新理念..

11月十余上市公司涉土地收储 靠地吃饭扮靓业绩  临近年底,多家企业尽心扮靓业绩 ,土地收储补偿款则成为公司业绩逆袭的重要手段。粗略统计,11月份,A股已有11家上市公司涉及土地收储补偿相关事项。  11月11家企业涉土地收储  11月披露企业土地被收储..

上一篇: 信达资产今日招股 为资管公司上市提供范例
下一篇: 荣大打印又忙了? 新三板扩容或许就在这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