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溺爱不是爱 蕴 基金风险涌现


更新日期:2014-08-29 14:25:39来源:网络点击:150376

  在地产弱周期里,基金子公司高杠杆危如累卵、一触即发,前文所述的几个案例或许只是危机初显。在更大的风险爆发前,监管层应该出台更加严厉的措施,来为这匹狂奔的“野马”套上辔头。

  当初,监管层允许公募基金以开设子公司的方式,将投资范围从原来的证券投资拓展至股权投资、债权、另类投资等领域,其本意是鼓励行业创新,希望行业借此突破瓶颈,找到新的盈利点。

  基金公司确实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争相成立子公司,并趁着银监会收紧信托业务的契机,携制度红利,在风控水平未能跟上的情况下,大干快上地涉足类信托业务,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资产规模节节攀升。

  在6月中旬召开的基金业协会年会上,基金业协会披露的67家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已达1.6万亿元。

  目前多家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突破千亿,招商财富据信已超过7000亿,前文提到的万家共赢目前规模也在千亿以上,金元百利也有800余亿在手。

  然而,资产规模暴增背后,风险也在持续积聚。部分基金子公司为了抢夺项目,不但压低费用扰乱市场竞争秩序,而且罔顾风险,以至于收益与风险严重背离。

  现在的局面与监管层当初设想大相径庭,含金量低的通道业务成为子公司主流,主动创新沦为空谈。有业内人士指出,子公司现有资产中超过七成来自通道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通道业务收费虽低,但承担的风险却超乎想象。事实上,目前爆出违约风险的多个基金子公司均为通道业务,部分甚至被视为优质项目。

  面对血淋淋的教训,基金子公司有必要重新估计该类业务的风险,调整业务方向,重新回到审慎立场上。但要想让这些埋头追逐利润的公司主动调整业务方向,似乎有点“强人所难”。

  有基金子公司人士并不讳言,在跑马圈地的阶段,要想开疆拓土,必须承担一定风险,而且制度红利终有一天会消失殆尽,不好好利用显得太傻,更何况大家都这样干,要死也不会只死一家。

  但监管层不应该忘记,正是金融机构疯狂且无止境的膨胀欲望,直接引发了2008年的金融海啸,纳税人被迫为这些“大而不能倒”的机构的疯狂逐利行为买单,极大腐蚀了政府的公信力。

  而且,从公平监管的角度而言,监管层亦不应该放任基金子公司再冒险。目前证券公司、信托在业务上都严格受限于资本金约束,但基金公司却不在此列。

  尽管今年4月证监会曾下发26号文首次对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资金池业务等进行规范,但始终未能“一剑封喉”,触及根本。

  这样的溺爱,到底是真的爱,还是害呢?监管层的纵容,不但让基金子公司的业务风险继续积累,而且促使它们甘心躲在庞大的通道业务背后,逃避转型。

  是时候放开手,让这些“孩子们”自己去闯了!

  至于监管部门之间如何跟上混业发展的速度,划清监管权责,实施有效监管则是另外一个问题。相信以监管层的智慧,还有国外成熟市场多年累积的经验,总会找到妥善解决办法的。

(责任编辑:DF150)


相关:

房企积极探索逆市营销新路径  在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席卷下,传统的营销模式陷入瓶颈,众多品牌房企纷纷探索楼市营销的新出路,提出了跨界营销、情感营销以及服务营销等概念。到底什么才是这场营销大战的焦点?逆市之下需要怎样的营销之道?日..

楼市降温财政收入不降反升  今年以来,全国楼市阵阵寒风已经影响了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增速,但从财政收入整体情况来看,今年增速却高于去年。是什么替代了房地产税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新助推器?北京商报记者对比发现,中央财政收入的回升..

上一篇: 三问燃油清净剂迷局 “节油30%”是不是天方夜谭
下一篇: 基金子公司风险引爆 金元百利“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