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年报披露高峰到来 巨无霸陆续小金属股票 亮相


更新日期:2018-03-25 17:51:41来源:网络点击:1003374
摘要 本周将迎来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高峰期,将有近700家公司披露年报,当中不乏工商银行、贵州茅台等大市值公司。

  本周将迎来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高峰期,将有近700家公司披露年报,当中不乏工商银行贵州茅台等大市值公司。

华新水泥(600801)增长359.73%,新疆众和(600888)增长215.00%。增幅大于50%小于100%的公司有两家,新华制药(000756)、国恩股份(002768)增幅分别为75.00%、55.11%。增幅在50%以下的公司有美晨生态(300237)、森霸股份(300701)等,增幅分别为35.79%、28.14%。而业绩降幅最大的公司有春兴精工(002547)、浙江世宝(002703)、溢多利(300381)等,净利润同比下降307.15%、48.60%、18.31%。

  武汉中商深康佳A恒生电子沙隆达A盛和资源丰华股份等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10倍。

  武汉中商预计2017年实现净利润3.6亿元至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5倍-18倍,增幅最高,主要因公司已全额收到拆迁补偿款4.4亿元,该项资产征收拆迁补偿款在2017年度进行收入确认,将增加公司净利润约3.5亿元。

  深康佳A2017年预计实现净利润49.8亿元至50.8亿元,同比增幅超过50倍,主要因公司转让深圳市康侨佳城置业投资有限公司70%股权产生的收益,实现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50亿元。

  恒生电子由于前一年利润基数较小,且2017年公司主营业务与投资收益均有一定增长。预计2017年净利润约为4.5亿元至5.1亿元,同比增长约2360.17%到2688.20%。从这几家公司来看,去年盈利暴增主要受非经常性损益等影响,所以我们关注利润及增幅时,还要考虑业绩增长的持续性。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贵州茅台、中国银行中国石化等公司年报将集中亮相。其中,工商银行、贵州茅台年报都将于3月28日披露。

  从业绩来看,这几家大市值公司中,农业银行已于3月13日公布了业绩快报,2017年实现净利润1930亿元,增速4.9%。贵州茅台业绩预告显示,2017年度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97亿元左右,同比增加58%左右,业绩预增主要因2017年公司产品销量同比上年度增长。其余公司去年业绩有待下周年报中揭晓。除这几家巨无霸外,美的集团万科A招商蛇口中国太保等公司年报也将在本周陆续公布。

  截至目前,本周公布年报公司中,已经有300家提前披露了2017年业绩快报,以业绩快报公布的净利润统计,农业银行2017年净利润1930亿元,净利润最高,中信银行、招商蛇口、上港集团净利润也均超过百亿元。净利润增幅看,在已公布业绩快报的公司中,40余家公司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世荣兆业茂硕电源兴化股份等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倍。

  中原特钢金山股份吉电股份盐湖股份博云新材一汽夏利保税科技等公司的净利润下降幅度都超过1000%。

  业内人士称,对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判断,应该要放在更长的时间阶段内,至少要有五年的积累期。之前曾有很多上市公司,出现上市首年盈利、次年微利、第三年亏损的走势,上市融资用以偿还旧账,而不是去改善经营和提高产能。最为极端的案例目前也开始逐步暴露。姜榕称,目前市场接连出现个股涉及连环债务违约、股票质押平仓等风险之中,这种企业的“雷区”隐藏较深且更危险。

  分析认为,不管行情如何波动,投资要看的是确定性盈利机会。哪怕不会挣很多,但终会挣钱。但如果是连经营逻辑都不清晰,这种钱应该完全放弃。

  机器人市场的广阔需求。

  公告显示,美的集团将在中国的顺德科技园新建生产基地,进行新产品开发,到2024年,机器人产能将达到每年75000台。加上现有产能,届时美的与库卡在中国每年的机器人产能总数将达到10万台。

(原标题:年报披露高峰到来 巨无霸陆续亮相)

(责任编辑:DF353)


相关:

陈水扁不甩警告?罗智强:吃准蔡英文不敢对他怎样陈水扁(图片来源:台湾“东森新闻云”)原标题:陈水扁不甩中监警告?罗智强:吃准蔡英文不敢对他怎样中国台湾网3月25日讯 据台湾“东森新闻云”报道,人在保外就医的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日前获台中监狱准许,..

扎克伯格的至暗时刻:曾经改变世界 如今成全民公敌原标题:扎克伯格的至暗时刻:曾经改变世界,如今成为“全民公敌”20岁从哈佛大学退学,24岁,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豪,28岁,自创公司成功上市,2016年,他以555亿美元的财富,排名《福布斯》富豪榜第四……这..

上一篇: 微软再出信仰鼠标 颜值爆表:微软Precision鼠标评测
下一篇: 特朗普挑起损人不利己的贸易争端 已经不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