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再统一”瑞士航空服太阳神鸟 务业 海航收购SR Technics


更新日期:2016-07-19 11:00:31来源:网络点击:597310

  海航又双叒叕买了。上周五,海航集团同意收购瑞士航空MRO服务商——SR Technics(瑞航技术)80%股权。自去年至今,海航先以28亿美元收购了瑞士机场地面物流服务商Swissport,后又以15亿美元买下瑞士航空餐饮集团Gate Group,而这宗对SR Technics的收购使海航不经意间“再统一”了瑞士航空服务业,因为Swissport、Gate Group与SR Technics都是曾经辉煌一时的瑞士航空(Swissair)轰塌时分拆出的资产。

  

  根据国外航空杂志Aviati>香港飞机工程(HAECO)维护时长分别达到1200万小时与940万小时。在SR Technics的维护时长中,80%来自于其总部苏黎世机场的业务,20%则来自于马耳他;其营收80%来自于发动机维护与零部件服务。

  对于这宗收购,SR Technics临时CEO Jeremy Remacha表示:“我们很高兴地欢迎海航作为我们的多数股东,公司正专注于在全球扩张。除了继续服务于我们现有的客户,包括来自伊蒂哈德航空集团(Etihad Airline Group)的支持外,向正快速成长的亚太市场的进一步扩张是公司的首要任务。海航将通过其在该地区乃至全球不断扩大的业务网络帮助我们实现这一任务。”

  目前SR Technics的首要任务是降低对公司总部——苏黎世机场业务的依赖性,中国作为全球航空发展最迅速的市场自然是众多航空MRO企业争夺的焦点。根据Aviati>利率被人称作“空中银行(Flying Bank)”。

  然而,瑞士中立国的地位虽使Swissair在冷战时期快速发展,但这一优势却使Swissair在欧洲自由化之后开始迷失。上世纪90年代,由于瑞士拒绝加入欧洲经济区,Swissair被禁止在欧洲经济区内载客。Swissair一度想通过与法航、汉莎与英航结盟保持自身的国际地位,但最终因包括瑞士在内的多方批评而搁浅。而随着星空联盟(Star Alliance)等区域航空公司联盟的创立,Swissair急需保持住自身的地位。

  最终,Swissair采纳了致其溃败的麦肯锡(McKinsey)的建议——“猎人战略”,意在参股多家欧洲航空公司,以换得对方采用Swissair的航空服务,并一同建立覆盖整个欧洲的航空联盟——Qualiflyer。然而这一战略被证实犯下了多个错误。

  首先,Swissair重资入股的都是陷入困境的小型航空公司,且持股比例不高,加上这些公司的工会又阻挠整合重组,导致入股后并未实现成本降低,反而都变成了无底洞;其次,Swissair入股的节奏过快,短时间之内便投了约10家航空公司,导致其背上沉重的债务,而在2000年,Swissair为这些参股的公司承担的亏损金额就高达23亿美元。最后,Swissair意图将瑞士作为欧洲的航空中转中心,但一方面其国家服务成本高,另一方面瑞士没进入欧洲经济区,使其很难再像过去那样拥有最重要的战略地位。

  Swissair最终在2002年轰然倒塌,给瑞士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耻辱,也使Swissair这一曾经无比辉煌的航空巨头被分拆变卖。德国汉莎买下了Swissair的核心——瑞士航空公司,已更名为SWISS,并留下了从事高价值货物航空物流的World Cargo业务、从事航空运营软件服务的Aviati width="410" emheight="287" style="border:#d1d1d1 1px solid;padding:3px;margin:5px 0;" />

  中国海航近来频繁在多个业务板块收购海外企业,但如此并购显然会给其带来巨大的债务压力。根据其最新的2016年半年预测,海航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将在420万到550万人民币之间,而去年同期则为8600万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与其负债额不太相称。而投资众多航空公司也使其暴露在相当的风险之下,由于航空公司的盈利与油价息息相关,油价虽尚处于低位,但也只是目前。

  另外,上月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刚刚宣布将在2021年前裁掉其航空餐饮业务下的2400个职位,原因便是当前航空公司竞争激烈,诸多公司为了提供特价机票而取消供应机上餐饮。作为海外并购最活跃的中企,海航在实现自身全球扩张的战略时,也应时刻小心,尤其不要重蹈Swissair的覆辙。

(责任编辑:DF146)


相关:

梅艳芳铜像竖立两周年 歌迷献花缅怀(图)歌迷缅怀据香港媒体报道,一代巨星梅艳芳的纪念铜像于2年前竖立于尖沙嘴星光大道,今年搬到星光花园,而7月18日亦是梅姐当年参加新秀歌唱大赛的纪念日,其歌迷会“芳心荟”组织活动,约歌迷到场放下花束与梅姐照片..

120家公司中报业绩“打补丁”  随着中报披露进入密集期,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的公司也逐渐增多,“变脸”个股开始引爆“业绩地雷”。据同花顺数据统计,目前已有120家上市公司对中报业绩“打补丁”,一些“由正转负”的公司甚至出现连续跳..

上一篇: 淡马锡很可能全面收购SMRT
下一篇: 德斯迪尼亚航设联营公司 购法Airbus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