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希腊退出 欧过犹不及的意思 洲真的不痛?


更新日期:2015-01-27 19:58:18来源:网络点击:232623

  希腊又掀“退欧”风波。两年半前闹第一次风波时,有人用“希腊占欧元区经济规模约2%”来暗示“退欧”可行,现在已不必如此委婉了。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与财长等人1月初放话,如果希腊激进左翼联盟在25日大选中获胜,希腊退欧(Grexit,Greece+exit的合成词)将是“可消化的”。

  毕竟,欧元区今时不同往日:金融市场趋于平稳,经济微弱却持续地增长,南欧多国渐离危机泥潭,欧洲央行担起银行业监管职责,50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ESM)早已就位,Grexit的溢出风险看来难撼大局。

  相形之下,2014年希腊政府债务占GDP比重预计仍将高达175.5%,因此,与其担忧希腊退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不如切掉这个无底洞换得整体健康。

  只是,欧洲真做得了这个手术吗?

  先看技术层面,希腊左派声称将拒偿债务以自动退出欧元区,但“自动机制”实际并不存在。欧盟官员强调,成员国依法只能直接退出欧盟而非欧元区。德国也一口咬定“债务减记绝无可能”,就是因为看穿希腊的如意算盘:既留在欧盟以享受其高额救援金及其他常规结构基金、并借此部分保留本国融资能力,同时退出欧元区用自己的央行印钞支付高昂开支。

  希腊左翼党领导人齐普拉斯也知退出欧盟代价太大,《时代》报道称,齐普拉斯已派经济顾问,与欧盟和柏林的官员商议可否用降低债务利息或者债务延期等方式来代替债务减记。可见,即便欧洲痛下“断腕”决心,希腊是否甘愿退出、以何种代价退出,都远远未知。

  再看宏观经济,2015年开年欧元区形势就让人心惊肉跳。5日,受油价下跌与希腊局势影响,欧元兑美元汇率跳水至9年半来新低;7日,欧元区12月CPI初值出炉,同比萎缩0.2%。另外,市场满怀期望欧洲央行年初启动量化宽松,而该行大规模购买国债的法律前提是无偏向购买全部成员国国债,如果希腊退出事宜久拖不决,希腊国债无论买或不买,欧洲央行都可能因遭遇巨大批评投鼠忌器。

  最重要的还是“退欧”的政治涵义。一国加入欧盟及欧元区必须在经济发展、债务水平、福利程度等多方面达标,以保证成员国发展水平的“同质化”。但欧债危机暴露出成员国因各种原因而步调不再一致。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1月发表的一份意见书中指出欧盟两大关键缺失,一是缺少对成员国“同质性”的长期有效监管,二是缺少成员国间财政转移的机制与意愿。按其逻辑再追问,在“同质性”要求下,掉队的国家是否可以有退出机制?如可以,如何让各国在坎坷不平的一体化进程中放心交出更多主权、促进更深融合?如不可以,像今日希腊的困境,在无相互财政支持的框架下,又有何解决良方?

  目前看,即使左翼党获胜,希腊“退欧”都不太可能实现。但这一再来临的风波喻示着债务危机给欧洲留下的创伤。为什么在结成货币同盟逾10年后,德国选民仍谈“债务减记”即色变,希腊选民视“紧缩”为压迫?2013年德国大选前,记者这样问过默克尔的“五贤人”经济顾问之一拉尔斯·菲尔德,他回答:欧洲一体化,归根结底是身份认同感的问题。

(责任编辑:DF154)


相关:

穆迪:亚太区挑战与优势并存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在27日召开的2015年亚洲主权、企业和银行业研讨会上表示,2015年亚洲可抵御全球宏观经济挑战,受外部冲击的影响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稳健的基本面堪比全球许多地区。  穆迪亚太区首席信用..

韩美日将举行六方会谈团长会议 商讨朝鲜问题  据韩媒报道,本月28日,韩国外交部朝鲜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黄浚局、美国国务院对朝政策特别代表金成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长伊原纯一将在日本东京举行韩美日六方会谈团长会议,就朝鲜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

上一篇: 警惕新一轮系统性金融风险
下一篇: 世界经济为何让人如此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