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生意社tsubasa :2020年冷轧市场或现“W”型走势


更新日期:2019-12-28 08:54:04来源:网络点击:1524657

生意社数据:现货买卖、期货买卖与股票买卖的决策参考!

——生意社最新推出商品订阅服务

一、2019年冷轧的价格走势

生意社:2020年冷轧市场或现“W”型走势

相比于2018年的大涨大跌行情,2019年的国内冷轧价格的波动幅度相对收缩,整体最大震荡幅度在422元/吨,同比2018年的最大振幅744元/吨,收缩了43%左右。从2019年全年走势来看,上海市场1.0*1250*C的冷轧市场均价整体保持稳中向上行情。全年基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震荡上行”,“急速下跌”,“反弹后稳”和“快速上涨”。

第一个阶段:原料价格大涨,冷轧价格震荡上行(1月至4月上旬)

2019年初,受淡水河谷尾矿坝溃坝影响,全球铁矿石价格大涨;而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中国,其境内进口矿价格飙涨,直接带动了钢铁产业链价格水平整体上移。即使当时处于国内钢铁终端消费淡季,也难以拖累其涨势。而作为冷轧产品,虽然下游加工厂未大面积开工,但其钢厂出厂价格上涨带来的涨价效应,亦足够支撑其在原料价格暴涨行情下的上行走势,并涨势2019年上半年的最高价4400元/吨(4月9日)。虽然期间有半个月的回调行情,但主要是高价带来的短期采购需求的真空期,而贸易商为了清库而出现的降价促销操作。当需求恢复后,价格再次上涨。

第二个阶段:需求与库存联合打压,冷轧价格急速下跌(4月中旬至6月中旬)

由于冷轧价格持续高位,下游终端商家开始逐渐抵制,采购需求放缓;这也导致了库存的持续堆积,突破百万吨水平,并持续了近三个月。因此在需求低迷和库存高位的两大压力下,冷轧价格持续下跌;加之原料热轧价格,随黑色系期货直线下挫;最终使得冷轧跌势加速,并创下年内新低的4097.50元/吨(6月21日)。

第三个阶段:钢厂挺价原料再涨,冷轧价格反弹后稳(6月下旬至11月)

在冷轧价格大幅下跌期间,钢厂出厂价格并未有出现明显的下调,反而月月挺价策略,意图支撑市场价格。但是在终端下游“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下,成交依旧每况愈下,直至跌至4100元/吨的成本线附近。下游市场需求才逐渐开始增加,市场成交好转。这也意味着库存的持续消耗,但收效甚微,主要是钢厂开工率始终保持87-88%的正常偏高水平,现货供应压力依旧。

不过,在此期间,受原料铁矿石价格的再次上涨,推升热轧价格的反弹,进而带动了冷轧价格的快速回涨。不过涨势仅一周就由于市场成交的低迷而夭折,而后进入将近五个月的震荡行情,整体波动幅度在50元/吨上下。

在震荡行情期间,一方面是冷轧终端下游制造业低迷,导致需求迟迟不见好转,商家随用随买为主。其中汽车产销量均稳中下降,家电市场在夏季旺季期间未有明显的增长,造船业市场依旧弱势运行;使得冷轧整体成交不温不火,未有涨价动力。另一方面,在上半年的库存高峰后,贸易商的持续去库存操作,使得市场供应压力有所缓解;加之钢厂开工率的下降,钢厂库存亦开始出现下降;进而导致冷轧市场现货供应压力再次缓解。结合以上两点,冷轧市场出现了近五个月的震荡行情。

第四个阶段:物流限载诱发市场供需错配,冷轧价格快速上涨(11月至12)

10月10日傍晚,在江苏无锡发生的高架桥侧翻事故,造成了三人死亡,两人受伤的悲剧。经调查组初步分析,桥面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此次事故发生后,无锡、南京、苏州等地紧急开展连夜“治超”行动,随后浙江、湖南、安徽、河南、广东、海南、福建等7省份也陆续开展治超治限行动。由此,钢贸物流短途运输费用也随之翻倍。

这也直接导致了冷轧市场呈现供需错配行情,价格迅速上涨。其中,往年的北材南下资源被延后,多数北方资源在港口卸货,但货运却跟不上,导致市场到货减少,进而减缓了南方市场的供应压力,催升冷轧价格;其二,由于2020年春节在1月中旬,因此下游终端年底补库需求被迫提前,导致市场需求迅速回,冷轧价格上涨;其三,由于货运的限载因素,终端询价拿货会“一需多问”,导致市场采购被虚拟放大,进而加速了冷轧价格的涨势。

因此,综合来看,2019年冷轧市场,整体还是以涨势为主,但基本面还是呈现出供小于求格局。截至12月26日,上海市场1.0*1250*C的冷轧市场均价在4520元/吨,全年涨势在8%,年内最大振幅为10.31%。

二、2019年冷轧的基本面市场

从整体供应方面来看:

一方面,由于下游终端需求表现差强人意,多行业产销增速均放缓,甚至下降,使得冷轧需求不温不火,对价格支撑略显低迷。另一方面,受原料铁矿石价格的飙升影响,钢厂生产出现亏损,尤其表现在上半年市场;虽然下半年利润有所回升,但全年依旧收益甚微,因此钢厂主动减产的意愿较为强烈。数据显示2019年,冷轧年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6.38%,同比下降4.45%。

生意社:2020年冷轧市场或现“W”型走势

而从全年的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来看,周平均开工率在83.90%,而钢厂在2019年春节后,其生产基本保持在此水平以上,也显示了其对冷轧价格的坚挺信心,导致现货市场在供应上,未有明显的下降。

生意社:2020年冷轧市场或现“W”型走势

另一方面,从钢厂周产量数据来看,2019年周平均水平为77.44万吨,其中上半年产量依旧高于下半年,主要是上半年原料价格过高,钢厂为锁定利润而生产积极性较高。但是随着冷轧价格因成交低迷和原料支撑不足的情况下,大幅下跌之后,钢厂也只能减产挺价。因而在6月初的产量是最低的,而不是在春节期间。最后,在11月也有一次大幅的减产现象,主要是例行正常检修所致。

生意社:2020年冷轧市场或现“W”型走势

从整体需求方面来看:

2019年的国内冷轧需求整体保持稳中转弱为主,不仅仅是终端的采购需求有所下降,中间商的贸易蓄水池功能亦未有明显增长;中小型贸易商更多的是清库和降库操作,大型贸易商也仅仅是保持常备库存;即使在价格大涨的上半年亦没有囤货意愿。因此需求萎靡贯穿了2019年的冷轧市场,拖累价格涨势。

首先,从市场成交方面来看。

数据显示,2019全年月均日均成交量为15562吨,同比减少910吨,降幅为5.55%。虽然降幅不大,但是从日均来看,相当于2019年有半天未有冷轧成交,直观的显示了市场需求的低迷。

生意社:2020年冷轧市场或现“W”型走势

其次,从汽车产销量来看。

根据业内权威机构测算,汽车冷轧用钢约占退火冷轧总产量的20%,不过其汽车周边辐射行业影响较大,因此其产销市场对冷轧市场行情至关重要。

生意社:2020年冷轧市场或现“W”型走势

据中汽协最新数据发布显示:2019年1-11月,汽车产销2303.8万辆和2311万辆,同比下降9.0%和9.1%;且中汽协预计2019全年销售2583万辆,同比下滑8%;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7月启始,汽车销量同比已连续17个月出现降幅,虽然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国五和国六”排放标准的过渡期间,短期的成交高峰已上半年出现,但整体进口车和混动车、以及电动车的逐渐普及,对汽油车市场整体还是造成了长期的弱势需求影响。

第三,从库存方面来看。

从冷轧总库存来看,2019年整体库存水平维持在135-155万吨,而前两年上半年主流维持在150-170万吨区间,下半年主流维持在130-160万吨区间,因此相比前两年,2019年的冷轧市场库存压力尚可,其中下半年以来,持续清库存现象的存在,支撑了其价格的高位震荡运行。

生意社:2020年冷轧市场或现“W”型走势

从钢厂库存来看,上半年比下半年的平均水平明显偏高,且持续存在的库存后移至市场现象;加之出现了三年新低的厂库水平26.73万吨,以及整体降幅收缩行情,那么2019年的市场表现就是库存下降,利好冷轧价格。

从社会库存来看,依旧也是上半年比下半年的平均水平明显偏高,且存在持续的去库存现象;但是有两个阶段的库存水平同比有所增加,其一是一季度期间,由于钢市淡季需求,以及钢厂减产力度不大,导致整体库存堆积较多;其二是五六七三个月,受冷轧价格大跌大涨影响下游采购策略,导致市场成交缩减,去库存力度放缓。

第四,从进出口数据来看。

数据显示,2019年11月的冷轧普薄板的出口量为10314.26吨,同比大幅下降28.29%。从图上可以看出,2019年上半年冷轧出口行情较好,主要是国内价格偏高,一部分市场内需不济转外销;而下半年出口相对于2018年基本相当,主要是由于市场主流货源缺货,市场库存低位,价格再次拉涨,市场淡季效应放大,成交偏低,因此出口市场亦低迷。

生意社:2020年冷轧市场或现“W”型走势

但是从进口数据来看,2019年11月冷轧普薄板的进口量为2336.41吨,同比增加32.25%,创下年内单月进口最大量,主要是由于国内市场缺货,从国际市场拿货增加。且价格相对高位,利润尚存。

生意社:2020年冷轧市场或现“W”型走势

另据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冷轧出口总量为235.5万吨,同比减14.3万吨,降幅5.72%;冷轧进口总量为140.3万吨,同比减20.9万吨,降幅12.96%。其中净出口表现为-0.06万吨,虽然负值比例极小,但这是继2016年5月份以来再次出现负值,可见因国内的高价吸引的低价进口资源,除了主要的热卷/钢坯品种,冷轧也存在一小部分。

三、2020年冷轧的市场展望

相比于2019年冷轧市场的“稳中大涨的坚挺行情”来看,2020年的冷轧行情或会出现“稳中小涨的弱势行情”的可能,主要是由于“产能虽扩张,产量或小降;终端弱产销,需求延后增;进口有好转,出口或再增”的六大因素下,价格“先跌后涨,再跌再涨,难破前高”的“W”走势,整体基本面供需两弱,价格坚挺。

首先,产能虽扩张,产量或小降。

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全国冷轧轧机有效产能12718万吨,产线213条。按照区域划分,华东和华北地区占比达61%;按照企业性质划分,国企占比达61%。2020年产能继续小幅释放,预计新增产能450万吨,新增产线4条。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之后有180万吨的产能和2条设备计划新增,但投产时间未定。所以整体来看,冷轧市场产能扩张,或带来部分供应压力。

生意社:2020年冷轧市场或现“W”型走势

不过从产量来看,当前的钢厂年平均周产能利用率为76.38%,年平均周开工率在83.90%,均保持同比下降。一方面,在目前的利润水平下,钢厂的生产已经开始有所下滑,但依旧有80%以上的开工率,那么在2020年的产能扩张下,市场供应会继续增加,那么为了保持价格的高位和利润的锁定,以及目前的市场低库存背景下,预计钢厂缩减产量来应对市场的操作,会比多产多销、锁定利润的操作来得多。

因此对于现货市场来看,此事利多。

其次,终端弱产销,需求延后增。

根据中汽协预测,预计2020年汽车销量继续呈现下降的趋势,降幅约为2%。那么销量的下降,也意味着产量的逐渐缩减。因此汽车市场的需求短期难有较大起色。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六标准的实施已过半年,多数下游的刚需市场已经面临着“更新换代”,所以这部分的产量需求会在2020年下半年逐步增加。另外,随着多数钢厂的ESP产线的不断投产,RZ5号的产品线已经处于试轧状态,部分低端的冷轧产品或被替代;加之当前市场对汽车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以及质量要求持续提高,所以不乏出现部分汽车/家电等终端企业为了让自己产品的防腐蚀,抗氧化以及耐久度等能力的提升,镀锌等后加工替代品也会逐步增加,所以冷轧市场的中间需求会好转。

因此对于现货市场来看,此事亦利多。

最后,进口有好转,出口或再增。

进口好转主要是基于当前冷轧市场国内外价差缩小,且国内产量减少,需求缓慢好转带来的预期。而出口增加,主要是国内宏观经济市场继续保持稳增长格局暂未变,但是大部分宏观经济专家却预测2020年市场稳中有降,所以冷轧市场国内需求整体或在2020年出现短期高峰,那么随着国际贸易的逐渐开放,和政策的发展,预计内销转出口会再次增加。

综上所述,生意社冷轧分析师认为,2020年冷轧现货价格将呈现“前高中低,后再高”的局面,且下半年或随着需求的刺激,出现2020年内的高点。

生意社:2020年冷轧市场或现“W”型走势

相关:

厦门跨岛战略再添力作:环东海域新建大医院封顶  中新网厦门12月27日电 (杨伏山 陈芳 张舒姗)临近2019年收官之际,厦门市环东海域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东部分院)项目主体结构27日全面封顶,厦门实施跨岛发展战略再添民生工程大手笔力作。 厦门大学..

江西、福建签署跨省数据共享应用合作协议  中新社南昌12月27日电 (记者 王剑)赣闽跨省数据共享应用合作27日正式签约。跨省电子证照互认和政务数据共享的举措,将为100万名在闽的江西人、3.5万家在赣的福建企业提供跨省网上办事便利。   赣闽两省将..

上一篇: 为控制负债率过高风险,明阳智能再卖四家电站子公司
下一篇: 王家卫教会我失恋,岩井俊二让我懂得暗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