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定义消费升级应着眼于居民总福利上立面图英文 升


更新日期:2018-09-17 21:28:08来源:网络点击:1189871

  “源清则流洁,本盛则末荣。”2018年年初至今,对消费升级的讨论日趋热烈。较多的研究聚焦消费现象的短期波动,从质量、价格等指标推断消费是否升级,因而陷入种种迷思。

  立足基础性的分析框架,我们认为,消费升级的本质在于消费总福利的提升。消费升级的根本机制在于居民收入增长引致的“财富效应”,以及科技发展引致的“进步效应”。两大效应的组合,构建了消费升级的“蛇形路径”,进而衍生出复杂的价格现象和市场行为。

  豪华车型的销售增速却分别跑赢了低档白酒、普通轿车。第二,从商品来看,同一种商品可能兼具优质品和劣质品的双重身份。第三,从人群来看,即使是同一人群,也可能在不同领域形成“低档消费+高档消费”的搭配。因此,“盯质”在三个维度上出现了以偏概全的谬误,以此并不合理。

  消费迷思之二:“盯价”。另一些学者用商品平均价格水平的变化,来反映某领域消费的总体变化。例如,共享经济、二手经济、拼单网购带来的廉价商品和服务均被认为否定消费升级。但是,这一定义会受扰于商品价格内生下降的长期趋势。随着人类科技“奇点”的逼近,前沿技术的生产效率正在指数级增长,进而加速降低成本。在非物质层面,溢价先升后降。与前代不同,80后、90后消费者不仅为商品的品质付费,也愿意为商品所代表的潮流、故事和文化等非物质因素付出溢价。但是,随着潮流的变迁、竞品的涌入和消费者阈值的提高,每轮“爆款”商品的溢价都将经历冲高跌落的轮动。

  消费迷思之三:“盯物”。既然只盯“质”、“价”皆不足取,那么同时盯住两者变动,是否可行呢?例如,如果某领域消费品的价格、质量同步下降(上升),能否判断消费是否升级?我们认为,恐怕也不尽合理。这一定义只考虑了物的变动,而忽视了人的感受。在外部环境的冲击下,消费者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在消费体验上存在着根本差异。对于当前中国而言,这一区别在三个方面最为鲜明。第一,如果供给结构失衡,旧型药、低档食品、低价租房等产品因无利润而不再生产,新型药、高档食品、高价租房等优质品垄断市场,人们被迫以高价格消费更多优质品,这种被动的“消费升级”显然偏离应有之义。第二,伴随消费理念的转变,消费重心正在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兴消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导致部分“过气”商品出现质价同降,与消费是否升级也无直接联系。第三,得益于中国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消费者获得了在时间上安排消费(尤其是大件消费)的更大主动权。因此,消费质量和价格的变动可能不再平滑,而是逐渐趋于浪潮状,导致短期的起伏更加难以代表消费格局的长期演进。

  

  第二,消费升级的机制。具体而言,两大曲线的变动如何实现消费升级呢?一是“财富效应”。随着经济繁荣和制度优化,居民对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资产的预期值水平上升、波动率减小,推动长期预期收入曲线向外部扩展,与更昂贵,也更优质的生产边界相切。如此,新切点将向右上方运动,消费总福利上升,并伴随总体物价水平的上升。二是“进步效应”。由于科技进步的加快,一系列生产边界将整体下移,并按照质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在时序上先后与预期收入曲线相切。由于品质越高的生产边界越平坦,因此新切点较旧切点,向左上方运动。这表明,消费总福利上升,并伴随总体物价水平的下降。

  第三,消费升级的路径。将“财富效应”与“进步效应”相结合,即可得到消费升级的总路径。这一路径并非预想中的平滑顺直,而是“蛇形”延伸(见图)。这一发现,有助于从两个层面破解中国消费升级的迷思。其一,价格现象不与消费升级直接挂钩。由“蛇形路径”可知,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同一领域的消费价格可能出现周期性的升降。因此,价格波动不能说明消费升级的进退,消费总福利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其二,“消费对子”并不可靠。考虑到不同领域的消费升级不可能同步进行,因此会产生多个“蛇形路径”的交叠。如附图所示,在T节点,领域A价格上升,领域B价格下降。而到了T+1节点,则出现了相反的情况。但这不能说明,总体消费、领域A消费或领域B消费的升级趋势发生了逆转。目前,众多研究热衷于通过比较典型的“消费对子”,来描述消费升级的进退,例如“榨菜VS茅台”、“新兴消费VS传统消费”等。事实上,这些“消费对子”的差别,可能就是领域A、B的差别。其价格、质量、销量的相对变化,可能只是消费升级路径多重交叠的正常现象,不足以推断升级的总体趋势。

  把握本源考虑消费升级。由上述分析可知,消费升级呈现“蛇形路径”,多个“蛇形路径”的交叠,将产生复杂的价格变化和市场现象。这解释了,为什么从消费现象出发去考察消费是否升级,会陷入 “盯质”、“盯价”、“盯物”的种种迷思之中。据此,本文认为,分析中国消费升级的进退,应当紧盯两大曲线,具体考察“财富效应”和“进步效应”的强弱变化。当前,中国的一系列重大变革正在对上述效应产生关键影响。对于“财富效应”而言,“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住房长效机制、稳定的金融市场、有效地降低税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发挥决定性作用。对于“进步效应”而言,“双创”升级版、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经济的发展是关键的增效器。因此,理清上述变革的进展和实效,发现瓶颈、研判前景,才能不惑于短期消费现象的波动,洞悉中国消费格局的长期演变趋势。

  (程实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钱智俊系工银国际高级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DF134)


相关:

武直10在世界上算是什么水平?总师吴希明就说了三个字作为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直-10(军迷俗称叫武直-10)从1988年开始预研到1998年正式立项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0年,于15年前的2003年4月29日首飞,央视纪录片频道9月16日晚播放的《军工回忆第二季》..

全国政协原常委孙怀山受贿案一审宣判原标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原常务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原主任孙怀山受贿案一审宣判2018年9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原常务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原主任孙怀山受贿案..

上一篇: 作者唐家三少妻子去世:妻子生病期间生活失控
下一篇: 统计局:8月精铜产量同比增长逾10% 原铝产量同比增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