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新科技遇前人教育 上大市场 中国城镇应用场景红利待收获


更新日期:2018-08-29 06:27:19来源:网络点击:1173586

  8月下旬连续来了两场智博会,“智慧城市”都是其聚焦的主题。从10年前概念提出,到如今在全球落地开花,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在世界智慧城市发展版图上,中国城市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有着怎样的弱点和强项?怎样与世界其他城市合作互补,取长补短?我们一一进行探讨。(董黎明)

  目前中国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上主要弱项是软实力和顶层规划欠缺,优势则是“人多、企业多、数据多、潜在应用多、社会资本充足”。

  8月下旬,两场“智博会”先后来临。8月23日,2018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在深圳落幕的同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又于重庆开幕,“智慧城市”成为两场智博会的核心。

  一般认为“智慧城市”概念源于IBM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10年后,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智慧城市也加入了新元素。有分析甚至认为,受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动,智慧城市已迈入“3.0”阶段。

  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上起步并不晚,只是与全球领先城市相比尚存差距。不过,城镇化规模、城市和人口的数量令中国在应用场景等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PwC Russia一份报告中指出,在迎接未来科技的“就绪度”指数排名上,上海高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全球智慧城市标杆新加坡。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人工智能推动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分论坛”上,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介绍了“智慧城市”的故事。

  “当时IBM要做一个‘智慧地球’的展示。”吴志强说,经讨论IBM放弃了这一设想,“它留下一个‘智慧’,我留下一个‘城市’,我们握手签订协议,创造了一个新名词‘智慧城市’,这是在2007年。”

  2010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对智慧城市的初步实践。当时规划团队将世博园人群模拟分为22525个基本单元,通过模拟推断每小时、每条路上的人流量。结果显示,位于黄浦江边的中国馆所在位置人流量为一般地区的67倍,有较大安全隐患,最终中国馆被移至南部广场区域。吴志强认为,这套2006年构建的系统正是未来城市管理系统的样板。

  全球范围看,对智慧城市的探索亦大致始于10多年前。新加坡是全球最早推行政府信息化的国家之一,曾于2006年公布“智能城市2015”计划,并于2014年进一步推出“智慧国家2025”计划。如今它已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典范之一。市场咨询公司ABI Research于2018年5月公布一项全球智能城市排名,新加坡名列榜首,第2至8位城市依次为迪拜、伦敦、纽约、巴黎、东京、首尔和洛杉矶;西班牙纳瓦拉大学IESE商学院近日发布2018年《IESE城市行动指数》报告,在全球165个研究样本城市中,新加坡位列第6;罗兰贝格2017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新加坡、芝加哥和维也纳在智慧城市指数上排名前3。

  中国城市在这些“榜单”上的表现略显弱势。IESE报告显示,被纳入研究的中国城市中,除香港位列第9位,大陆城市中上海位列第57位,其后是北京(78)、广州(109)、深圳(115)和天津(149)。在ABI报告中,上海和北京也被归为“落后者”,分列第9和第10位。ABI认为,尽管这两座城市在部署智能电网、共享单车及车辆电气化方面进行了努力,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污染,以及人均GDP问题限制了其排名。

   (责任编辑:DF155)


相关:

今年股票质押规模缩水明显 平均质押率降至30%   股市的持续震荡让少量公司的股价跌破质押预警线或平仓线,使得股票质押风险再度受到市场关注。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上周末,沪深两市股票质押初始交易..

资本市场扩大开放举措加速落地 外资入场激发“鲶鱼效应”

上一篇: 中国投资呈现中部凸起现象 东西部制造业被房地产挤出?
下一篇: 83岁“极客”:爱上互联网当多个群群主 用云修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