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推拉门品牌 7月新增贷款超预期 为什么企业还缺钱


更新日期:2018-08-14 00:34:22来源:网络点击:1152686

  在宏观经济政策预调微调、货币政策结构性转向的当下,“宽信用”的信号开始初显,“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开始在7月公布的金融数据中得到体现。

  8月13日晚间,央行公布数据显示,初步统计,中国7月M2货币供应同比增8.5%,预期8.2%,前值8%。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认为, M2增速触底回升,反映当前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市场利率回落,银行信贷超预期增长,存款派生效应增强,市场流动性状况好转。

  但是,从社会融资规模看,社融增量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42亿元,情况不及预期。但人民币贷款余额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速。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分析称,新增社融低于预期主要原因仍是去杠杆下影子银行继续压缩回表。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外部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和居民投资和消费不够旺盛,也是难以带动社融回升的原因之一。

  专家认为,目前银行间的流动性已经相对充裕,接下来的调控重心不在货币政策,而是信贷政策空间如何打开,要驱动商业银行作为利益主体,有动力向实体经济投放信贷,并且进一步提升直接融资。

  新增贷款超预期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鄂永健表示,7月对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估计以小企业和基建为主,说明政策推动效果明显,“但当月票据融资较多,也说明融资需求并不是很强劲,后续随着相关政策陆续发力,预计会带动融资需求,未来融资增长或可期。”

  近期,“宽信用”的信号开始显现。在政治局会议及金稳会第二次会议确立的“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会议精神指导下,银保监会明确了落实的方向:引导加大信贷投放、多举措增加信贷空间,健全激励机制以增强服务实体积极性。

  温彬认为,人民币信贷超预期增长,表明银行放贷能力和意愿增强,同时信贷结构优化有利于助力持续扩大内需。

  “这是宽信用政策的再次确认。信贷作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方式,加大信贷投放已成为监管工作的重心。”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他还预计,下半年信贷持续放量,全年新增贷款有望达17万亿元(较2017年的13.5万亿增长约26%)。1~7月新增贷款已达10.5万亿,余下5个月月均新增贷款或达1.3万亿。

  此外,近阶段资金面也持续宽松,城投债发行利率下行。就上海银行间市场的七天期拆借利率(7天shibor)来看,在今年7月以前,7天期shibor一直保持在2.8%以上。不过最近一个月以来,在央行定向降准叠加MLF超额投放后,7天shibor快速下跌,8月8日跌至2.345%。

  7月以来,一级市场的利率债中标利率不断下行;城投债发行利率大幅下行,此前北京市谷财集团发债率为4.77%,同期限同评级的广州高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债利率为4.9%。AAA级的河南交投发债利率只有4.33%。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新增社融低于预期主要原因还是影子银行继续压缩,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票据等数据都有所减少。

  初步数据统计,委托贷款减少950亿元,同比多减1113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192亿元,同比多减242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744亿元,同比多减70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237亿元,同比少38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75亿元,同比少361亿元。

  邵宇认为,7月数据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去杠杆下影子银行回表带来了贷款规模的持续增加,但是以股票融资、债券融资为主的直接融资并没有明显上升,说明融资结构仍然不理想。

  “另外一个角度,从经济基本面来说,担忧内需的问题,经济下行压力,外部不确定性,总体企业和居民投资和消费的需求目前来看还不是特别旺盛,所以需求不足也导致社融数据没有出现反弹。”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温彬也认为,社会融资规模再创新低,表明仍受委贷、信托等表外融资下降的拖累,随着资管新规和银行理财新规落地,表外融资变动趋向平缓,有利于社融增速保持平稳。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社融要大幅上升需要很多政策配合,不是单纯的货币政策上升就能实现的。财政政策要提高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意愿,现在信用风险比较高,银行整体的信贷投放意愿不是很强,有效的客户需求也是值得关注的,即使银行想投放,是否有足够多的达到资质的客户也是一个问题。此外,资管新规的过渡期已经开始了,表外融资目前负增长的局面,能不能改善,改善多少都是不确定的。

  邵宇亦表示,接下来的调控不在货币政策,而是信贷政策空间如何打开,要驱动商业银行作为利益主体有动力向实体经济投放信贷,或者扩大债券融资。

  “下一阶段,随着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关政策实施,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更好地解决‘三农’、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温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银保监会近日发布《加强监管引领,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的文章,其中指出,对于小微企业,要落实无还本续贷、尽职免责等监管政策,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有效发挥监管考核“指挥棒”的激励作用。

  随后,银保监会称,要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保障实体有效需求, 其中“落实无还本续贷、尽职免责等监管政策”等提法受到市场关注。(周艾琳、宋易康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DF387)


相关:

曾经呼风唤雨的克格勃,现在哪去了? (文/哈特费尔德)苏联这个国家还在的时候,其军事实力极其强盛,与其强盛的军事实力对应的,就是其广为人知的一个中央情报机构。全称“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俄文: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

两部委:2030年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科技创新体系8月13日,澎湃新闻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获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2030年要建立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的全生命周..

上一篇: 社论:提振内需是中国经济长久之计
下一篇: 开发商举报自己无证销售并起诉购房者 今日二审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