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把美国政府黑了个千里走单骑 电影 底朝天!《谍影重重》政治影射很炸裂!


更新日期:2016-08-26 10:20:58来源:网络点击:614448

说了好多天《谍影重重5》最劲爆的动作戏,小爆(微信号:movie-bigbang)今天打算来跟大家聊一聊系列的文戏部分。不了解不知道,《谍影重重》系列的政治隐喻可是细思恐极。为此,小爆(微信号:movie-bigbang)特意邀请了从事时政研究的好友鸭梨三打来分析分析《谍影重重》系列背后的故事。

我是正文的分割线

纵观冷战时期,包括首部《谍影重重》问世之前的90年代。间谍小说绝对是西方通俗文学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随之而兴起的谍战片,也在007系列电影的带动之下,成为一时类型片的重要分支。

《谍影重重》系列原著曾翻译成中文引进

相比于约翰·勒卡雷、汤姆·克兰西这样的大咖,伯恩三部曲原著的作者罗伯特·陆德伦并不声名显赫。当时流行的谍战套路是一个官方间谍,有着传奇般的身世,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光怪陆离的曲折。像詹姆斯·邦德一样,浑身上下能够掏出数不清的其妙道具。最终,挫败邪恶帝国苏联的阴谋或者是其他什么罪恶集团,拯救世界和平。

这种写作和行文套路,其实极大的满足的读者对于间谍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时,极为鲜明的正邪对抗和永远一成不变的光明解决,加上时有出现的大美女够成了谍战小说畅销的必备要素。以马后炮的角度来说,这和当下网络小说的“爽文”构成,极其相似。

当然,以网络文学来类比汤姆·克兰西这样的大家,是不恰当的(笔者本人就非常喜欢汤姆克兰西)。只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冷战后期,包括进入90年代之后,这种传统的谍战套路,已经很难再取得新的突破。

《谍影重重1》中达蒙还是挺粉嫩的

《伯恩的身份》(包括电影、小说)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它打破了传统谍战小说/电影的传统套路。尽管电影谍影重重三部曲的主线是凝聚在伯恩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以及反抗体制的角度上。但是电影透露出的小人物揭露大阴谋的政治情节,并没有因此而被削弱。

杰森·伯恩一直在探寻“我是谁”的终极问题

站在伯恩的角度上,他从一名美国大兵,到绊脚石计划培养的超级杀手,再到失忆,被CIA认为背叛而追杀,躲藏,最终又揭露出黑石楠计划。如果只看情节主线,这绝对是一个可以比肩《总体班底》的小人物揭露惊天政治阴谋的故事。

《伯恩的身份》被广泛的宣传为和原著最为接近的一部。小说和电影虽然在情节冲突和人物设定上有着很大的变化。但是双方都选择围绕“杀手”这一主题。小说中是中情局针对欧洲第一杀手卡洛斯,而电影中,伯恩的身份就是一个价值3000万美元的超级杀手。

胡狼卡洛斯曾被称为世界第一杀手

暗杀翁博西是第一部电影中导致伯恩失忆的主要原因。而培养超级杀手,执行暗杀计划,正是绊脚石计划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尽管各类电影中,中情局总是有着各种超级杀手。但是在美国法律体系中,暗杀行为实际上是违法的。电影中,在中情局开会的时候,也提到,局长并不知道针对翁博西的暗杀是否是中情局执行的。

另一部有关小人物陷入大阴谋的电影《总统班底》讲述了华盛顿邮报记者揭露水门事件的故事。实际上,水门事件不仅仅让尼克松下台。更重要的是,由于尼克松妄图借助中央情报局阻挠联邦调查局调查水门事件,让中情局也陷入了被国会调查的窘境。 

时至今日,尼克松依然是美国人最爱调侃的总统之一

在调查中,美国国会发现中情局主导了多次对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暗杀,事件披露之后,舆论哗然。在此背景下,时任总统福特在1976年签署第11905号总统令,禁止情报机构在外实施政治暗杀活动。此后,卡特和里根也颁布相关法令,重申该禁令。

根据判断,《伯恩的身份》一片的时间应该在911之前。911之后,由于美国总统小布什主动授权中情局猎杀基地组织领导人。所以,针对中情局的暗杀禁令名存实亡。绊脚石计划的存在意义也就不大了。

翁博西在电影中的角色是一个非洲独裁者,曾经得到美国资助,后下台流亡欧洲。因为威胁中情局帮助他重新上台,所以被暗杀。翁博西的角色可以说是多种的集合,也是美国对于非洲国家政权干涉及多次针对别国首脑暗杀的隐喻。

得到美国扶持上台后翻脸不认人的独裁者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最出名的就是萨达姆和本拉登了。而美国对于不听话的别国首脑执行暗杀,也因为机密文件的解密而成为公开的秘密。

比较有名的南越总统吴庭艳,被认为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卢蒙巴,都是中情局海外暗杀政治首脑的“重大成果”。

时间走到《继续逃亡》,彼时的中情局暗杀已经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绊脚石计划也不再显得那么有阴谋论。长久以来被当做天然敌人的俄罗斯,成为了整部电影政治隐喻的最佳背景。

布莱恩·考克斯主演的Ward Abbott

电影中,Ward Abbott把2000万美元卖给Yuri,后者买下油田成为富豪。嗯,这个Yuri和著名的石油大亨阿布长得像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的哦。

电影里拿到2000万美元的Yuri买下油田。我们可以大致判断是在上世纪90年代。休克疗法让俄罗斯政治和经济都极度动荡不安。私有化大行其道,寡头们成为俄罗斯政治经济的主角。而寡头的资金来源嘛,免不了就有和电影中类似的。

整个90年代,由于叶利钦对西方国家采取极为缓和的态度,以及大力的私有化。让俄罗斯成为西方资本涌入的主要方向。寡头的崛起对俄罗斯经济乃至政治都开始产生重大的影响。

电影上映在2004年,1999年普京成为代总统后,对于西方国家的态度发生变化。对内,普京开始对90年代崛起的寡头进行清算。而这些寡头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各个势力之间或明或暗的关系,也被揭露出来。

1996年3月,正为第二个总统任期而努力的叶利钦,在民意支持率低于主要对手久加诺夫的情况下,主动秘晤“七寡头”,争取他们的全力支持。

得到总统的种种利益承诺之后,“七寡头”从经济支持、舆论造势等各方面发力。结果,叶利钦反败为胜,如愿以偿地斩获又一个任期。

俄罗斯著名石油寡头阿布拉莫维奇

阿布的第一桶金是来自于一桩柴油失踪案,据说是阿布和炼油厂的某些人员达成了瓜分国家财产的秘密协议。1996年前后,阿布结识了叶利钦集团的高层人物别列佐夫斯基,成为叶利钦集团一员。并且,据说其余叶利钦的小女儿塔季扬娜关系匪浅。两人有染的传说在坊间也是非常流行。

随后在私有化的过程中,阿布攫取了大量油田资源。但是阿布资金来源不明的问题从一开始就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但是调查他的检察官却陷入了“招妓丑闻”让调查无疾而终。

《谍影重重3》中的幕后黑手诺亚·沃森

如果是谍影重重三部曲中对于绊脚石计划和黑石楠计划的描述还存在着不少的艺术加工和阴谋论想象。那么第五部中对于“棱镜”计划的模仿和暗示,则让整个电影对于政治的隐喻彻底走向台前。

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必然。《最后通牒》里惊艳的滑铁卢车站戏份,诺亚·沃森一句话,就让中情局接管了滑铁卢车站所有的监控系统(“Give me all of CCTV's eyes!”)。而黑石楠行动本身就不局限于暗杀(“Operation black briar started as an NEAT surveillance program”)。

《谍影重重3》截图

21世纪的头十年,恐怖袭击的威胁开始上升。911之后,世界政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笔者记得有一位大学老师总是喜欢强调“我是研究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那时候他说的是恐怖袭击这样的活动。但是现在,这还是非传统的么?

传统框架下,国与国的谍战对抗程序在面对恐怖分子的时候,不得不承认,是低效的。因此,中情局开始选择更高效,但是更非法的手段。

关塔那摩是美国最著名的监狱之一

2002年,关塔那摩监狱成立。这个原本只是临时关押的场所,最终成为长期使用的监狱。并且是大量滥用私刑的场所。2004年开始,关塔那摩滥用私刑的报道开始见诸报端,这无疑给美国情报机构以巨大的压力。

可以想象,电影中诺亚·沃森描述的黑石楠计划“It is now the umbrella program for all our black ops. Full envelope intrusion, rendition, experimental, interrogation is all run out of this office.”表现的正是美国情报机构对于更多像关塔那摩这样的地方或者是行动的保护。

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升级。中情局对于这些肮脏的计划需求也发生变化。在前三部所处的时代中,即便是想来上这么一个铁腕计划,可能也不具备这个条件。那还是一个手机是奢侈品的时代。这也是黑石楠计划尽管最初是监控计划,但还是变为了传统的酷刑、暗杀、抓捕、实验等等。

9年之后,在智能手机成为每一个人的标配之后。对于数据的收集、监控、分析,被摆上了台面。谍影重重一部部的发展,对于政治隐喻的变迁,也暗示着间谍情报工作的变化。不知道如果有下一部,中情局又会搞出什么新的operation?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影大爆炸”(微信号:movie-bigbang),添加免费阅读,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

张柏芝妈妈首演灵异片 拍摄过程竟然中出现了…张柏芝妈妈据港香港媒体报道,张柏芝妈妈戴莎莉(Davies Shally)近日在灵异电影内扮演一位女儿堕胎自杀的母亲。她笑指这次拍戏,全因自己是伙伴“鬼王”潘绍聪的铁粉,问到拍摄过程可有灵异事件发生?柏芝妈妈说..

台湾女星曝内地导演潜规则录音 男方:未见过面刘乐妍据台湾媒体报道,女F4前团长Fanny(刘乐妍)5月转战大陆,却先后遇到导演、制片共8人要求潜规则陪睡,事后她在脸书控诉大陆导演石筱磊及制片人田小山,想暗逼女星陪睡的恶行。昨日她在脸书po出3段录音档,在..

上一篇: 《老炮儿》领跑华鼎奖 吴亦凡鹿晗争夺最佳新人
下一篇: 北野武《极恶非道3》杀青 影射日本黑社会动荡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