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托物言志的文章


更新日期:2023-09-22 22:22:07来源:网络点击:1991552
文/胡广欣

  鉴定对象:《第八个嫌疑人》

  上映日期:9月9日

  《第八个嫌疑人》选了一个好题材。1995年震惊全国的番禺运钞车大劫案,案件本身就足够惊人——闹市街头拦路抢劫运钞车,开9枪、致两名押钞员一死一伤,抢走1500万元;情节也足够曲折——七名主犯五人落网,其余两人逃脱,在边境小城隐姓埋名低调生活,21年后才被捉拿归案。

  主创团队敢于跳出类型片窠臼的勇气令人佩服。改编这种真实故事,除了将其类型化以娱乐大众之外,写实风格不啻为另一种更“高级”的解法。电影的野心是有的。影片的镜头始终保持平实和克制,让电影拥有了近乎纪录片的质感。我挺喜欢电影对抢劫运钞车这场戏的处理:不同于类型片中常见的子弹乱飞、尖叫不断,《第八个嫌疑人》里的抢劫却很“安静”:时间似乎忽而停止、忽而快进,劫匪和运钞员一样慌乱,他们呆滞不动,突然就像反应过来似的开始对抗,直到一个劫匪下意识地对着运钞员连开数枪,再匆忙驾车逃去。这一段反高潮的设计捕捉到人们面对重大事件时的不知所措,反而更能突出这个案件之恶劣。

  但这些优点并不足以掩盖《第八个嫌疑人》的巨大缺点。这部影片被批评得最多的一点就是平淡。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惊天大案,却被拍成了“《今日说法》都比它精彩”的流水账。不能怪观众太苛刻,一方面,片名让观众有了错误的期待,另一方面,电影在该发力的地方没发力,想走写实路线却落得有形无神。

  《第八个嫌疑人》从一开始就挑明了大鹏饰演的陈信文是案件主脑,中段就已经将大部分劫匪抓获,近乎破案。因此,这部影片的重点明显不在悬念,神秘兮兮的“第八个嫌疑人”其实文不对题。

  影片的真正重点本应是陈信文在21年逃亡生涯中的心理挣扎。他冒用他人身份,以“莫志强”的名字在边境小城生活,没人知道这个低调温和的男子竟然是大案逃犯。但警察王守月(林家栋饰)在退休后仍对他穷追不舍,终于凭借蛛丝马迹找到他的踪迹。可惜的是,影片对这部分的处理非常粗糙。影片仅用了寥寥几笔交代“莫志强”的生活:他结了婚、生了女儿,踏踏实实地与妻子经营着一家瓷砖店。唯一一场有情感重量的特写,是他在结婚当晚打电话给亲生父亲,痛哭着对电话磕下三个响头。而当王守月找到“莫志强”时,观众期待的警匪之间精彩的斗智场景并没有出现,两人动口、动手就是不动脑:王守月明里暗里威胁“莫志强”,要把他的真面目告诉其妻女;“莫志强”思来想去,打算故伎重演,一石头把王守月砸死,没想到正准备举起石头时却被王守月发现了,两人相看无言,“莫志强”默默放下石头。而银幕外的观众早已笑了出声。

  可惜了大鹏的演技。他在一部电影里演活两个截然不同的人,陈信文自私、无情和狠毒,“莫志强”刻意谨慎和低调。他不仅在造型上对这两个角色作出区分,连体态都有所改变:变成“莫志强”之后,他习惯微微弓背,讲话细声细气,拿捏得颇为精准。

  最后,用一位豆瓣网友的话来总结这部电影吧:这部片子,要演技有演技,要剧情有演技。 【编辑:李赫】

相关:

亚运之光·惠民篇丨聚焦杭州交通建设的“奔跑速度”  今天的《亚运之光•惠民篇》聚焦杭州交通建设的“奔跑速度”。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随着一条条大道陆续建成、纵横通达,亚运综合带动效应正成为杭州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幸福。   杭州..

青年组团在渝研学:谈创新 话未来  中新网重庆9月21日电 题:青年组团在渝研学:谈创新 话未来   作者 张霁雯   大型赛事、创新沙龙、行业路演......在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互联网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常年持续上演,洋溢着浓浓的..

上一篇: 漫改创作还有新可能
下一篇: 话剧《尘埃落定》:于舞台呈演生与死、智与愚之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