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合璧”流散文脱肛的症状 物、助力文物修复,专家热议数字化成果


更新日期:2023-09-22 22:17:11来源:网络点击:1991526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应妮)让文物“复原”“合璧”、永久保存壁画彩塑……数字化将为文物古迹带来怎样的助力,成为15日的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平行论坛上的热议话题。

  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副主任蒋人和回顾了响堂山石窟、天龙山石窟的佛像复原项目,数字化重建过程中将中国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石窟文物彼此建立起联系,并和其原处的石窟寺来源一一对应。这样的成果已经在美国和中国的一些展览中有所呈现。

  她表示,中心近年来进一步扩大了和中国的交流,包括与北京智化寺开展合作,来修复20世纪20年代末被拆下并出售到海外的两个雕刻精美的大藻井。智化寺万佛阁的藻井现被安置在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中国庙宇”展厅,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与西安交通大学团队进行合作,对万佛阁藻井进行3D扫描并对其复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字化重构的方式,向公众展示了这个藻井是如何由精巧设计的零件搭建组装而成的。

  为了让壁画彩塑能够永久的保存,敦煌研究院进行了20余年的数字化工作。该院党委书记赵声良透露,敦煌研究院和美国的西北大学、国内的浙江大学进行了很多合作,现在已经拥有一个百余人的专业从事数字化的团队。据悉,目前敦煌石窟已完成290个洞窟壁画的高精度数字化采集,16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和7处大遗址的三维重建等。

  “也是因为有了数字化的资源,文物修复的时候能提高效率,对壁画的诊断我们有了更多更先进的办法。同时美术临摹工作也可以借助数字化的素材进行,在考古方面也同样受益于数字化的进程。”赵声良说。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在此前担任故宫院长期间推出的各种APP、数字多宝阁等,令观众在互联网上也能领略故宫风采。

  “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国际性的网络和平台,来增进世界公众对于中国文物的理解”,蒋人和说。这或许将是数字化的又一成果。(完) 【编辑:姜雨薇】

相关:

江苏宿迁一乡镇遇极端天气 数百米街道房屋受损  中新网宿迁9月19日电(记者 刘林)19日下午,江苏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乡遭遇极端天气灾害,房屋受损严重,有人员受伤。 江苏宿迁一乡镇遇极端天气,图为受灾现场。杨冬梅 摄   中新网记者从南蔡乡居..

男子聚餐饮酒后死亡 酒友是否担责?  男子聚餐饮酒后死亡 酒友是否担责?  法院:共饮时不得强行劝酒、罚酒,对醉酒者应尽到帮扶、照顾、护送等义务;因过错未尽义务应担责  近日,新京报记者获悉,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男子饮酒死..

上一篇: 中国当代陶艺邀请展亮相青岛 80余件精彩作品风格迥异
下一篇: 同根同源、同心同行 两岸青年演员共谋曲艺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