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中外人文交流年虚拟内存怎么设置 鉴(2019-2020)》在北京发布


更新日期:2023-05-15 19:07:50来源:网络点击:1978801

  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 (陶思远)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外人文交流年鉴(2019-2020)》新书发布会10日在北京举行。据介绍,这部《年鉴》是新时代十年来,中外人文交流实践的累实之果,对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在人文领域的互动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中外人文交流实践在21世纪前20年做了诸多探索。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外人文交流年鉴》编写工作,真实记录了中外人文交流发展状况,是填补中外人文交流史料系统梳理的空白、做好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总结梳理中外人文交流现状,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务实之举,对于扩大中外人文交流影响力,推动中国和不同国家和地区各领域人文交流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指出,三年前付梓的首部《年鉴》已成为中外人文交流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而《年鉴》第二部顺利出版,又为中外人文交流揭开了新的篇章。

  当天,《中外人文交流年鉴(2021—2022)》工作启动会同步举行。《中外人文交流年鉴》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张朝意从多个维度总结了《年鉴(2019—2020)》编写及发布的成功经验,介绍了《年鉴(2021—2022)》的启动工作,并与会专家围绕年鉴编写方案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特邀专家发言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长青学者武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葡语国家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成安等肯定了《年鉴》出版在政策咨询、服务国家发展、推进中外人文交流事业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完) 【编辑:钱姣姣】

相关:

青平:汶川记忆不止灾难,更有勇气和爱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这是每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时刻:地面剧烈晃动,楼体倒塌,在那一瞬间,天崩地裂,数以万计的鲜活生命被压在废墟之下,喊声、哭声、求救声,曾经的“无忧之城..

青平:历史不容篡改,英雄不容亵渎   5月10日,有网友称给孩子买的历史读物《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在讲述中日甲午战争时,竟出现“丁汝昌投降图”。这一事实性错误,不仅歪曲华夏历史,更是污蔑民族英雄。相关出版社已就此事致歉,并停止该图书..

上一篇: 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重庆巴南推出渝派连环画乡村振兴作品
下一篇: 六一少儿晚会《筑梦向未来》以艺术为媒弘扬公益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