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探访湖一毛不拔 北钟祥关帝庙戏楼:余音隐没 刻痕犹见


更新日期:2023-03-08 19:56:27来源:网络点击:1974808

  中新网荆门3月8日电 题:探访湖北钟祥关帝庙戏楼:余音隐没 刻痕犹见

  作者 张倩龙 吴淘淘

  走进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沿古镇老街一路而上,便能看到始建于康熙年间的关帝庙戏楼。自清代开始,诸多戏班来往于石牌,表演戏种繁多,而汉剧犹盛,由此当地也被称为“汉剧的摇篮地”。

  石牌镇位于湖北钟祥西南地带,古称荆城,地处汉江西岸,水陆交通便利。当地原本有关帝庙、药王庙、上真观、西方丈等七座戏台,现仅存关帝庙戏楼一处。

榫卯结构斗拱 张倩龙 摄 榫卯结构斗拱 张倩龙 摄

  解开铁锁,走进戏楼,但见门庭萧瑟,墙壁斑驳。乾隆四十二年“泰元班”、嘉庆八年“金翠班”……几百年前的汉剧戏班来到戏楼,言谈说笑间,会在梁枋上用颜料或器具留下印迹与刻痕。年长月久,层层覆盖,如今借着灯火仔细观摩,尚能窥见从“泰元班”到“鸿泰班”的签到字样。

  关帝庙戏楼是两层宫殿式建筑,高约9米,深9米,舞台面宽6米,后室宽12米,底平面呈“甲”字形,寓意“名甲天下”。屋面由黄色琉璃瓦、镂空如意莲花纹脊砖、黑陶脊兽组成;十二根木柱及两根石柱顶托楼身;舞台两侧石柱上镌刻着“似演麟经善恶收场分衰钺,差怡凤目笙歌振响叶琅璈”的楹联。

  73岁的陈光璧是古戏楼文物安全管理人,他出生在石牌本地,打小在戏楼看戏,自己也会唱戏,闲时会哼上两句。平日里,他会待在戏楼里打扫卫生、整理文物、收集资料。有人来访,他便跟别人讲起老戏楼的故事。

梁枋上的签到字样 张倩龙 摄 梁枋上的签到字样 张倩龙 摄

  “正面的斗拱是实心打造,自带混响功能,可算做古代的‘音响’。”陈光璧介绍,榫卯结构的斗拱历经300余年,蛛未结网,鸟不筑巢,实属罕见。

  “想借助戏楼培养一批汉剧传承人。”陈光璧说,老戏楼经过翻修后,自己想请汉剧戏班来这里登台演出,让老戏楼重新焕发活力,尽管目前还未能如愿,但正朝这个方向努力。

  参观完毕,陈光璧合上门转身离开。回首望去,老戏楼在夕阳下静静伫立,阳光穿过戏楼斗拱,映照出淡淡幽霞。(完)

【编辑:王昊】

相关:

“男德班”探访录:男人应该怎样做伴侣?点击观看视频《“男德班”探访录》妇女节前夕,8年后重启的“男德班”迎来了在北京的第一次线下授课,《中国慈善家》实地探访。“男德班”,正式名称为“好伴侣好父亲:全参与男性工作坊”。此次工作坊共有9名学员..

小姨,我生命中第一个「娜拉」或许,你的生命中,也有一个小姨吗?作为处于核心家庭边缘的女性,她们是未被充分研究的人物。过去,在公共话语中,「小姨」以迷人、欲望,甚至是恶毒的形象出现,她们是小说影视情节的助推剂,快速出现又消失,只..

上一篇: 雄狮少年传承非遗文化 舞动青春弘扬醒狮精神
下一篇: 有聊|韩东君:别管那些“热闹”,演员要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