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吴尊女儿时location.assign 隔8月又输比赛!郭德纲:吃亏,要趁早


更新日期:2020-01-07 20:12:00来源:网络点击:1529498

作者:主创团·红豆豆包


还记得今年4月吴尊发的一则微博吗?


那次NeiNei参加人生中第一场亚洲的芭蕾舞比赛,结果成绩不是很理想。


赛后NeiNei忍不住大哭,心痛女儿的吴尊也落泪了。



时隔8个月后,NeiNei又一次参加比赛了,很可惜,这次连决赛都没进。


虽然成绩依旧不理想,可是吴尊却惊喜地发现,女儿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


在社交平台上,NeiNei写道:“Sometimes we win, sometimes we learn new things.”(有时候我们能赢,有时候我们能长记性)。



配图是一张NeiNei正在跳舞的照片,优美的舞姿,从容的神态,一举一动,都散发出自信的光彩。


这次,NeiNei虽然输了比赛,可是却有了新的感悟。


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在慢慢的人生路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风浪和挫折。


一个拥有抗挫商的孩子,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有良好的抗压能力。他们有着弹簧的韧性,能屈能伸,能在成功中不骄不躁,也可以在低谷时绝地反击。


打击教育,绝对不是挫折教育


曾经在《少年说》上看到这样的一对母女:女孩向妈妈大声问道:“你每天都说,别人各种厉害,可是我那么努力,为什么你看不到呢?”


面对着女儿的控诉,妈妈却说:“我知道我一直在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要是不打击一下,你就可能有点飘。”



女孩听到后,忍着泪,坦言:“我说过我不适合激将法,你们老是打击我,我就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差。”



可是妈妈还是没有将女儿的心声听进去,固执己见的认为“打击你,就是为了你好”。


其实,很多父母都和这个妈妈一样,误以为在生活、学习中给孩子多一些打击,孩子多经历一些失败、挫折,就会变得更加坚韧。


可是,真的不是这样的。


简·尼尔森博士说:“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样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了如果想要让孩子变得更好,就应该先要让他感觉更糟?”


人为的打击,就是打击,没有教育。只会让孩子的弱小心灵受到伤害,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失去了父母的爱而极度缺乏安全感。


育儿专家王人平说过这样一段话:


“一直不建议父母刻意制造“挫折”和“苦难”去锻炼孩子,生活本身需要孩子去面对的已经够多。父母只要能守住界限,把生活本身还给孩子自己就够了。


是的,每个孩子都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遇到不同的挫折。


成长路上的挫折,会变成孩子的垫脚石,而父母人为的打击和压力,则会变成孩子心里一道道过不去的坎。


好的挫折教育,是爱的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取得成就,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



在智商、情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抗挫商对一个人的成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怎么做才可以把握时机,让孩子直面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呢?


1、疏导孩子的情绪


在《家有儿女》中,小雪在一次策划活动中和同学没有沟通好,导致同学们陆续离开,活动也差点泡汤,做事甚少遇到难题的小雪当场就蔫了。


爸爸夏东海看到女儿闷闷不乐的样子,没有指责,反而安慰道:“遇到挫折要一镇定、二坚强、三团结。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乐观。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先去调整自己的情绪。”



短短的几句话,让小雪很快振作起来,也承认自己在与人交流沟通上的不足。


其实当遇到挫折时,孩子本身就已经很失望和焦虑。如果父母不顾及子女的情绪,再加以指责或冷眼相对,就会成为压倒孩子的一根稻草。


久而久之,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也不敢向父母袒露自己的心声了。


龙应台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的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去时,怎么治疗内心流淌的伤口,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衡;心像玻璃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好的挫折教育,其实是爱的教育。



只有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孩子才有可能破茧成蝶,否则就可能是作茧自缚。


2、和孩子一起面对挫折


印度前总理甘地的儿子拉吉夫在12岁时,经历了一场手术。


术前小男孩很害怕和紧张,医生看了,考虑着要不要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来安慰孩子。


可是拉吉夫的母亲甘地夫人拒绝了,她来到儿子的床边,平静地告诉儿子:“手术后有几天会非常痛苦,这种痛苦谁也不能替你承受。哭泣、喊叫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所以你必须勇敢地承受它。”


拉吉夫听了,点了点头。


结果他果然勇敢地熬过了手术后的疼痛,即没有大哭,也没有大叫。


因为他相信妈妈的话,他知道妈妈一定会和自己一起面对。


是的,只有建立在安全感上的挫折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拉吉夫·甘地后来也成为了印度总理


记得儿子在学校参加过一个唱歌比赛。


下台后,他耷拉着脑袋,说:“妈妈,我忘词了。”


我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没事,儿子,你已经唱得不错了,下次妈妈陪你多练习几次,就一定可以记住啦。”


孩子郁闷的心情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后来学校又举办了一次唱歌比赛,没想到孩子又积极报名参加了。


事后我开玩笑般地问他不怕又忘词吗,他的回答让我至今难忘:“因为你说你会陪着我一起练习啊。”


《教育的选择》中,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要家长制造挫折,而是能够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


每一个抗挫能力高的孩子,身后都站在一对共同进退的父母,他们是孩子的心理依托,是孩子情感的堡垒。


3、多给孩子鼓励


曾经看过一个很感人的视频。


一个叫上村凌的小男孩要转学了,幼儿园特意为他举办了一个人的毕业典礼。


在毕业典礼上,孩子决定挑战自己一直没有成功的10段跳箱运动。


第一次,孩子被卡住了;第二次,孩子还是被卡住了;第三次,第四次……


由于身高的原因,孩子一次次的尝试,结果还是一次次的失败。


终于,孩子忍不住哭了。



这时,老师建议“大家一起把力量借给凌吧”。


坐在一边的同学们听了后马上起身,围在孩子身边,大声地对他说:“你能行!你能行!”



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下,孩子重拾了信心,再次向跳箱发起了冲击。


这次,他终于成功了!


看到孩子激动地举起握紧的拳头,屏幕外的父母都落泪了。


我们常说100次的跌倒,就要101次的站起来,可是很多人往往就在100次时就放弃了。


对于孩子而言,身边人的鼓励和支持,就是那第101次站起来的勇气。


《来自孩子的挑战》一书的作者,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过:“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在孩子面对挫折时,我们要给孩子多一些的鼓励和耐心,让孩子充满安全感和力量,用积极的心态去直面困难。



郭德纲说:“吃亏要趁早,一帆风顺不是好事,从小大伙儿娇生惯养,没人跟他说过什么话,65岁走街上谁瞪他一眼,当时猝死。”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在挫折中不断成长的过程。


我们要让孩子懂得,不能因为害怕摔倒就拒绝走路,不要害怕被玫瑰刺伤,就拒绝花香。


直面挫折,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而拥有良好的抗挫能力的孩子,才有行走天地间无畏的底气。


作者简介:红豆豆包,热爱写字,想和你谈诗和远方。如果能和正在看文字的你产生一丝丝共鸣,足矣。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相关:

人社部:这两种情形纳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中新网1月7日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王程今日明确,克扣、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数额达到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标准的,还有因为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引起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造成严重..

伊朗议会:将美军和五角大楼列为恐怖组织【环球网综合报道】伊朗“Press TV”电视台刚刚消息,伊朗议会今天投票赞成一项动议,将美军列为“恐怖组织”。本月3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在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外遭美军..

上一篇: 宁夏2019年查处各类交通违法524万起
下一篇: 朱亚文独宠她9年,终究还是娶了沈佳妮,抵不过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