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刘文亮 《神奇动物在哪里》:剧作升级成人世界


更新日期:2018-09-14 15:40:23来源:网络点击:1187637

距离J.K.罗琳的首部魔法题材《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大约20年了,当下,由J.K.罗琳担任编剧的《神奇的动物在哪里》上映,除去影片制作水准本身,这个类型的回归,更像是一部时光机,激起一种情怀,带领观众回到一个魔法世界的新纪元时代。

《哈利·波特》前传,魔法空间展示在前,戏剧性在后

《神奇动物在哪里》是J.K.罗琳以编剧身份担纲的第一部剧本作品,同时她也将以制片人的身份参与制作。照罗琳的说法,当她得知《神奇动物在哪里》要成为大银幕电影时,她的脑子里已经对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了一个布局。《哈利·波特》系列的影迷们把该片看成是《哈利·波特》的前传,故事情节的发生设置在了1926年,主人公纽特·斯卡曼德自称神奇魔法动物学家的人,影片讲述的,是他完成那本后来被自己的母校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选中成为必读教科书的著作之前发生的故事。电影的故事主线很简单:纽特·斯卡曼德在纽约经历了漫长的历险。他所珍惜的魔法动物们被不小心放走,流落在了麻瓜们的世界,这将纽特·斯卡曼德卷入了魔法世界被暴露后的连环危机,而整个电影的戏剧性在于,魔法师们如何解决这种危机。

不知是不是由于罗琳第一次做电影编剧,我们能感觉到《神奇动物在哪里》一开始的节奏是偏慢的,有一种每个人物(动物)一一登场的小说秩序感。《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一共将拍摄五部电影(原先计划的三部曲将扩为五部),罗琳也已经写好故事大纲。对于电影类型而言,逐一人物登场的魔法世界展示,会给人一种文戏偏多的气质,或许又是三部变五部的计划改变,使得电影剧情的节奏感显得没有那么紧凑。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神奇动物在哪里》是第一部没有原著基础的魔法类型电影,不用改编对小说家出身的罗琳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拥有更多银幕发挥空间的同时,电影化叙事也需要专业功底。该片的笑点和泪点完成度都不错,罗琳也曾表达过,在她的所有作品中,总是人物的关系带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她第一次担任编剧的该片里,这一点也更加被放大,只是如果节奏情绪能够在开场时先有紧凑的戏剧性设定,也许动物们的出场会更令人目不暇接。

情怀升级,主打成人的成长和爱情

情感和冒险的结合交织,在影片的后半部完成度很高,男主和麻瓜的互动制造了许多笑点,如果说影片伊始是以《哈利·波特》的作曲《海德薇的旋律》,将情怀硬性植入,那么剧情发展到后半部,人物关系已经自然而然将情怀升级。没有小说基础的《神奇动物在哪里》出现了魔法世界里的一个新的四人组。来到纽约不久之后,纽特就遇见了三个改变它命运的人:一位名叫蒂娜·歌德斯坦的魔法师,她的妹妹——奎妮,意外的是,还有一位不会魔法,叫雅各布·科瓦斯基的人。这四人从陌生人到挚友非常自然,在展示魔法世界,以及魔法师和麻瓜们互动趣事的同时,《神奇动物在哪里》也传递出了这么一种新的成人情怀:魔法师面对的问题其实和我们现实生活一样,只不过他们在一个更有趣的魔法的世界里,也许一个古怪不合群的人总是孤独的,但你找到还有跟自已一样的人,生活就没那么困难了。魔法师和麻瓜间四人友谊不是故事里无关紧要的副产品,隐约成了一种边缘人物的精神内核和共同的正能量价值观,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友谊,他们才能在危机中团结在一起。罗琳一直对非主流群体很感兴趣,相较于《哈利·波特》系列而言,这次“那些不被理解,融入不了这个社会的人”变成了成人。

在魔法银幕题材中,《神奇动物在哪里》也实现了这样的转变或突破: 麻瓜的表演也许比魔法师更抢戏。无论是台词互动,还是麻瓜自己的独角戏,都能够传递出魔法世界对边缘人物的冲击,加上麻瓜和魔法界产生的感情线和爱情线也处理得比较到位,对于类型片来说,类型规模宏大的同时,又能让观众切身体会到影片细腻的情绪,是一种很好的处理手法。相信很多人关心电影结尾那一场“面包店重逢”的戏,在续集的呈现会是如何,麻瓜的饰演者丹·福勒在采访中说:“最后是非常神奇的一幕,两个人在面包店里面重逢,我自己做了一些魔法动物形状的糕点,也不知道自己有这个记忆,包括身上和脖子上的咬痕,又遇到这个心爱的女生,一切像一场梦一样。”

情怀定格在这饶有趣味的一幕,《神奇动物在哪里》这个结尾,似乎让续集已成功了一半。

电影幕后科普

1关于续集

大卫·耶茨(导演):预测要拍5部,接下来几部是同样的演员和同样的剧组。

埃迪·雷德梅恩(主演):我知道下一部还会是我来演,再往后的还没有确定。

2关于电影里面只有两个《哈利·波特》情节设计的考虑?

大卫·耶茨:这一部的主题是整个贯彻到后面续集的,这部电影主要是关于局外人刻划,很多生物都是局外来的,在下一部里面他们会跟《哈利·波特》有更多联系。

大卫黑曼:我们下一部里面也会出现邓布利多,我们随着电影越来越多,后面几部出来可以看到有更多可以跟之前《哈利·波特》世界相联系的地方,而且我们看这部电影感觉整个故事,整个角色,无限想象力,让大家又回到当年看哈利·波特的时代。

3和《哈利·波特》风格的区别

大卫·耶茨:罗琳写的剧本里面会包括很多不同的元素,比如喜剧元素、感情戏、比较暗黑的、恐怖的元素,把浙西而元素整合在一起是最大的挑战,比如在一个戏剧性重的情节之前,可能会有一些很喜剧感的节奏来平衡,我们在剪辑时候也很注重也一点,最重要是平衡。这部电影跟之前的《哈利·波特》系列非常不一样,有很多新的角色,这部电影更像是面对成人的电影,里面的角色都是成人,不再是小孩。

4和《哈利·波特》的共同点

大卫·黑曼:像《哈利·波特》系列里面一样,而且所有角色都有边缘人的感觉,我觉得我们大家可能有的时候总有一种边缘人孤独的感觉,罗琳在里面体现这种价值观,其实现在也是普世的,要接受不同的人,做一个好人,要忠诚。

5关于动画特效

大卫·黑曼:我们并不是用动作捕捉来做,纯是动画来做。这次有一个技术进步,让我们的演员可以有更多的空间,他们不是对着空气演戏,比如我们的毒角兽,其实对着一个真的毒角兽在演戏,毒角兽房间那么大,里面有3个人,像埃迪跟雷鸟对戏的时候也能摸到雷鸟。

6关于生物种类

大卫·黑曼(制片人):整个背景里面有40到50个生物,主要的关键生物是七个,从箱子里面出来的有四到五个。

7关于动物设计

大卫·黑曼:生物用了九个月时间做出来,像皮克特做了250个不同版本,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设计,基本上都经历了15到20次稿子的修改,整体的设计稿和电影修改经历三次大的修改。这些设计动物的灵感来源于我们生活的自然真实世界,因为我也希望能够让我们所有的神奇生物看上去可信的,尽可能真实的,我们不想把它变成一个特别大的奇幻巨制。

8你们要的“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说

和动物性交那场戏

我觉得这两部戏里面所演的角色都有一个共同点,社交方面比较擅长和女性打交道。关于舞蹈方面,我和舞蹈家进行了请教一,在网上看到一些动物求偶的视频学习,我们在合作之前看了很多鸟的求偶的叫声和行为,我们做了很多的研究,后来发现它们毫无用处,最后舞蹈家往我的手机上发了五到六个可选的视频,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已经是最不丢人的一个,如果看到其他几个视频,估计我的演艺事业就此终结了。那场戏花了两晚上才拍摄完成。

最爱“护树罗锅”

因为护树罗锅很需要爱,经常想抱着男主,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神奇动物;我喜欢比较小的魔法,比如烧饭时候用的魔法,做苹果馅饼的魔法,还有我们变身的魔法。

CGI技术对演技的影响

我刚开始接触这部电影的时候内心有点抵触,因为我觉得CGI不是我特别想去做的事情,但是我后来发现大卫·耶茨这个导演非常好,给了很多让我们可以发挥的东西,包括刚刚谈到的这些道具,还有我一直要做的小木偶,那个是不存在的,跟它们建立互动是非常大的挑战。但是演起来是非常有意思的。


相关:

中信证券:欧央行乐观看待通胀回升趋势   事项   2018年9月13日,欧央行宣布维持三大基准利率不变(主要再融资利率0.0%、隔夜贷款和存款利率分别在0.25%和-0.4%),维持将在12月底结束QE的计划,即每..

号外 | 海鹰资讯“号内搜”功能全新升级,找文章,so easy! 点击标题下「海鹰资讯」可快速关注 鹰,搏击长空而无畏。 鹰,大千尽览而敏锐。 鹰,动如雷霆而持重。 海鹰资讯,力求以鹰一般的气魄、视野和迅捷去打造专业的情报资讯,让繁复世界中最有价值的情报尽收眼底。 ..

上一篇: 韩寒新片 邓超彭于晏赵丽颖造型曝光
下一篇: 《海洋奇缘》:精美画面脑洞大开,细节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