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正文

爱尔倾城之恋小说 兰两女子直播出国堕胎 在国内引发争议


更新日期:2016-08-23 07:31:44来源:网络点击:613074

原标题:爱尔兰女子直播出国堕胎 媒体:合法性尚存争议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孙微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两个女人,一台手术,离家48小时”——19日,爱尔兰两名女性在推特上开设账号、“直播”出国堕胎的全过程,在本国民众间引发广泛共鸣。不少因难言之隐而走上这条“辛酸之旅”的人士对二人的勇气称赞有加;但与此同时,反堕胎人士对于“直播”一事却表达了极度反感。此前有民调显示,一多半的爱尔兰民众认为本国法律对女性的生育问题过于严苛,相关堕胎法律需要得到修改。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2日报道,推特账号“两个女人的旅行”开设于本月19日,讲述了一名爱尔兰女性在朋友的帮助下远赴英国进行堕胎的过程。截至22日,该账号已经吸引了2.5万人关注。媒体发现,账号所发推文当中充满对爱尔兰当局的不满情绪,大多数信息都指向(@)该国总理恩达·肯尼。比如在20日启程前,该账号发布推文称:“真是托总理的福,我们马上就得动身了。”

登机后,另一条推文抱怨道:“今天真冷。”20日晚些时候,账号更新称:“我们和所有被恩达·肯尼及其前任和支持者驱逐到国外的女性团结在一起。”从“直播”当中不难看出,受时间紧迫等因素影响,二人在旅途中着实吃了些苦头,推文中多次提及“疲倦”和“睡眠不足”。手术结束后,陪同出行的女子发文“报平安”:“我的朋友出来了,一切安好。手术进行很快,工作人员很贴心……虽然肯尼辜负了我们,但是你们没有。”

英国《卫报》称,两名女性并未对媒体透露真实身份、拒绝接受采访,只表示已年满18岁。在该账号的支持者中,不乏一些社会名流:英国著名喜剧演员詹姆斯·柯登直接发表回复称:“今天,两个女人踏上旅程……但是你们并不孤单,很多人与你们同在。”爱尔兰全国妇女理事会方面也表示,这一事件充分说明该国限制堕胎的相关法律并无法制止堕胎行为,只能让本国女性被迫踏上“艰辛之旅”。尽管爱尔兰总理的推特账号在二人“直播”期间受到屡次“骚扰”,但总理本人并未予以理睬。倒是爱尔兰卫生部长西蒙·哈里斯21日在推特上回复称:“感谢你们分享这个真实的故事,很多人都面对这个问题。”他表示,当局将对相关法律进行讨论。

爱尔兰是欧洲以传统、保守著称的天主教国家。1983年,该国通过公投颁布宪法第8修正案,高度强调未出世胎儿的生命权利,数十年来一直引发不断的争议。该国反堕胎法律有多严苛?英国《每日邮报》解释称:除了母体面临生命危险等极少数情况,孕妇主动进行堕胎一律被视为违法行为;让很多人无法接受的是,即便孕妇是强奸行为的受害者或因乱伦受孕,再或者胎儿出现严重的畸形,她们也不得终止妊娠。非法堕胎者最高可被判处14年监禁。英国卫生部方面统计,1980年至2015年期间,爱尔兰高达16.5万名女性曾经专程赴英堕胎;仅2015年一年间,就有3400多名爱尔兰女性前赴英格兰和威尔士接受手术。

近年来,严格的反堕胎法在该国曾导致惨剧:2012年,一名31岁印度裔孕妇因身体原因申请堕胎遭拒,最终在剧痛中惨死。之后的调查显示,如果引产及时,这名女子完全可以免遭厄运。这桩悲剧过后,“废除第8修正案”的呼声在该国国内愈发强烈,一些国际组织也纷纷介入。就在今年6月,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方面认为,该国反堕胎法律迫使女性受到“残忍、不人道且有辱人格”的待遇,并呼吁该国当局为女性正当合理的堕胎需求提供条件。

今年1月,该国一项民调显示:尽管多数人认为反堕胎法律需要得到修改,但只有41%的人同意堕胎手术可在“孕妇认为必要”的情况下予以实施。即便在本次“堕胎直播”的过程中,爱尔兰网民的意见分化也十分明显:很多人对两名“主播”进行声援,认为她们的做法“勇敢而无私”;但也有不少人对该账号恶语相向,斥责二人的做法是在“直播谋杀”。有人质疑,赴英堕胎女子的受孕原因是否是因为自己疏忽、未采取安全措施;还有人认为“直播”这件事做得“过于矫情”,毕竟爱尔兰飞英国“才不到一个小时航程”。媒体注意到,网民间对此事展开的争论,涉及爱尔兰的宗教、政治和法律等多个层面。


相关:

“台湾梅兰芳”顾正秋病逝 曾拒蒋经国追求(图)顾正秋(资料图)北京青年报讯? 昨天(21日)下午,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台湾梅兰芳”的一代名伶顾正秋女士,因败血性休克辞世,寿享87岁。??顾正秋生于南京,曾求学于上海戏剧学校正字班。她曾先后..

杨永信网戒中心的恐怖升级:电击、洗脑、全国抓捕 一名护士走过网戒中心的走廊。墙上贴着宣传照片:告别悲伤,重拾欢乐。“起立!”一百三十多人齐刷刷地站起来。“告别网瘾!重塑自我!打造完美!”一个人带头喊起了口号,每句最后一个字都念成第二声。一百三十..

上一篇: 美媒:美著名歌手“王子”去世或与“中国假药”有关
下一篇: 朝鲜学者组团来华座谈抗日:那场血战是中朝亲善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