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正文

解读:菲前三角形重心 总统访香港见“朋友”能为中菲破冰吗?


更新日期:2016-08-11 09:08:17来源:网络点击:609004

拉莫斯代表团于菲律宾驻香港领事馆。左边三位分别是萨姆·琼斯、拉斐尔·阿鲁南、菲德尔·拉莫斯,右二为齐托·罗马纳。图片来源于阿鲁南的脸书主页。

拉莫斯代表团于菲律宾驻香港领事馆。左边三位分别是萨姆·琼斯、拉斐尔·阿鲁南、菲德尔·拉莫斯,右二为齐托·罗马纳。图片来源于阿鲁南的脸书主页。

原标题:解读| 菲前总统访香港见“老朋友”为中菲“破冰”了吗?

“别担心天气,只要我们在一起,互相帮助,就像兄弟之间一样。那就是我们的破冰船。”8月10日,菲律宾前内政部长拉斐尔·阿鲁南(Rafael Alunan)在自己的脸书(Facebook)主页上与菲律宾前总统菲德尔·拉莫斯(Fidel Ramos)及其他代表团成员一同在菲律宾驻香港领事馆翘起大拇指。他们正在香港的访问被称为“破冰之旅”,作为修补中菲关系的第一步。

北京方面也适时释放积极信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于10日对外表示,中国和菲律宾是传统友好领邦,两国应共同努力改善双边关系,恢复对话合作,推动中菲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据了解,拉莫斯此次赴港,将同中国老朋友进行私人交流。中方对中菲双方以各种形式继续进行接触持开放态度,欢迎拉莫斯先生以特使身份早日访华。”她说。

不过,南京大学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时说,与其说拉莫斯此行是“破冰之旅”,不如说是“沟通之旅”。“这次访问显示出菲律宾政府对华关系的积极姿态,但要真正改善中菲关系还存在不少难点。”他说。

菲律宾早有打算派遣特使

由于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所谓“南海仲裁案”,中菲关系遇冷。在“仲裁结果”宣布两天后的7月14日,菲律宾新任总统杜特尔特宣布愿派拉莫斯作为特使前往中国,开启双边对话。就在次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此表示欢迎,并且“一直坚持通过双边对话妥善处理中菲之间有关问题,我们也从没有关闭同菲方对话协商的大门”。

事实上,在“南海仲裁案”结果公布前,中菲关系专家就已预测杜特尔特会派遣特使访华。7月7日, 菲律宾和平、暴力与恐怖主义研究机构(PIPVTR)执行主任罗梅尔·班乐义(Rommel Banlaoi)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已经表示,杜特尔特将派特使前往中国修复关系,并向中国政府解释菲律宾与美国的关系。“尽管菲律宾面临来自美国及其盟国的压力,但杜特尔特希望形成独立的外交政策,而不是倾向某一方。”他说。

但特使人选一直悬而未决,直到半个多月后。据菲律宾报纸《菲律宾之星》报道,现年88岁的拉莫斯14日第一次听说杜特尔特有意派他出使中国时,还以为杜特尔特是在开玩笑。他还表示,自己年事已高,去年刚刚做过手术,装上了心脏起搏器。直到7月21日,他还在公开场合表示,担心自己中途病倒损害菲律宾的形象。

7月22日,杜特尔特公开表示,如果拉莫斯拒绝任命,可能会派出曾在拉莫斯总统任期内担任内政部部长的拉斐尔·阿鲁南担任特使。

一天后,在与杜特尔特进行了2小时谈话后,拉莫斯终于宣布接受特使任命,并表示自己的医生和妻子都同意他出访。

拉莫斯曾在1992-1998年担任菲律宾总统。南海问题专家朱锋认为,拉莫斯在任期内对中菲关系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中国“朋友遍天下”,无论在人脉上还是在声誉上都是很好的人选。

至于为什么拉莫斯选择访问香港,朱锋表示,很有可能是出于政治考虑。如果拉莫斯直接到北京,可能会被外界视为菲律宾对中国示弱,而香港在中国和菲律宾双方看来都比较中性。在8月9日香港的记者会上,拉莫斯没有透露是否会访问中国大陆城市,并且表示,是否前往北京要看菲律宾外交部的安排。

初步接触为未来协商铺路

行前,在杜特尔特与菲律宾四位前总统(阿基诺三世、阿罗约、埃斯特拉达、拉莫斯)共同召开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拉莫斯接受建议,在与中方接触时不要采取“对立或者顽固的立场”,从双方的共同点开始,避免正面冲突。

7月27日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左起分别为埃斯特拉达、阿罗约、杜特尔特、拉莫斯和阿基诺三世。

拉莫斯在马尼拉和香港的两场记者会上表示,这次只是给中菲关系“破冰”的初步接触,不是与中国展开磋商,但将来最终会有正式会谈。他说,杜特尔特给他的指示只是“温故菲律宾与中国的友谊、更新(拉莫斯的)人际关系”。

他透露说,自己要见的“老朋友”包括企业家和曾在中国政府工作的官员,但他们不会讨论实质问题。他唯一点名的“老朋友”是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中国南海研究院对外交流部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表示,吴士存已知晓此事并乐意与拉莫斯会面,但具体情况还在安排中,尚不能透露更多细节。

朱锋认为,拉莫斯与吴士存见面,是希望通过吴士存为渠道与中方互通信息。尽管拉莫斯此行并不是正式与中方进行协商,但实际上仍是希望从间接方式与中国政府沟通。

拉莫斯还在香港的记者会上表示,中菲两国未来可以考虑求同存异,更多寻找双边共同利益,其中包括旅游业和渔业等。此前,中菲关系专家班乐义也对澎湃新闻预测,中国和菲律宾的双边合作会从领土争端之外的议题开始,比如反恐、反跨国组织犯罪、食品安全、经济合作、贸易合作、鼓励投资、气候变化等等。

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十周年,左二为拉莫斯,右一为吴士存,他们都曾共同参与了论坛的创办。中新网图

知名“中国通”随团出访

但朱锋认为,拉莫斯的访问究竟能对中菲关系起到多大作用,还有待观察。因为想要真正为中菲关系“破冰”,菲律宾面临三大难点。

首当其冲的是,“菲律宾政府把接受所谓‘南海仲裁案’作为与中国谈判的基础,但中国不会接受这一先决条件。”他告诉记者说,“其次,菲律宾政府希望与中国加强经贸关系,吸引中国投资,但‘菲律宾的口会开得多大’尚难以估量。”最后,南海问题牵涉的不仅是中菲两国的领土争端,还涉及菲律宾与美国、日本的关系。

在与拉莫斯同行的随团人员中,原为特使候补人选的前内政部部长阿鲁南在对华关系上显得更加强硬,曾多次就南海问题发表批判中国的观点。然而,在出发前几小时,他在自己的脸书(Facebook)主页上表示,中国是菲律宾的“兄长”之一,希望两国共同深化商业、学术、文化及其他方面的联系,但他要求两国互相尊重、诚恳相待、互惠互利。

随行的还有菲律宾中华研究会(PACS)会长齐托·罗马纳(Chito Sta. Romana),与阿鲁南是大学校友。他是菲律宾知名的“中国通”,常为政府、非政府和媒体机构介绍中国外交与中菲关系,其负责的菲律宾中华研究会汇聚了菲律宾的主要中国专家。

菲律宾中华研究会的一名学者对澎湃新闻透露,在7月30日,该研究会与中国暨南大学及菲律宾和平、暴力与恐怖主义研究机构曾在马尼拉共同召开“超越冲突:中菲关系的未来”研讨会,罗马纳作为主办方之一发表了欢迎致辞。

此前,罗马纳曾任美国广播公司(ABC)驻北京记者站站长,在中国从事新闻报道20余年,并在2000年获得新闻及纪录节目艾美奖。他于1971年第一次来到中国,由于当时菲律宾国内局势不稳定,他留在中国学习中文,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的出版社担任过翻译编辑。

拉莫斯的妻子阿梅丽塔(Amelita Ramos)和外孙萨姆·琼斯(Sam Ramos-Jones)也随同出行。现年24岁的琼斯毕业于耶鲁大学政治科学系,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他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相关:

创业板指数受阻60日均线创业板指数周二收复120日均线后,昨日小幅高开,早盘一度快速冲高,一度突破60日均线位置,但很快伴随着市场震荡格局的出现,创业板指也不断震荡回落,最终收于2137.00点,下跌0.81%。   创业板指数周二收复120..

量子通信卫星发射在即 主题投资料升温随着我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发射日期的临近,该领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目前中国已建成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数量和长度均全球领先,中国不管是技术还是在产业化上都走在了世界前列。随着相关技术研究的深入以及企业..

上一篇: “洪荒之力”爆发 唐嫣从旱鸭子变身游泳小将
下一篇: 新西兰央行降息至历史新低 未来或进一步放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