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正文

直击乡村“图画大全 空巢小学”:除了缺学生啥都不缺(图)


更新日期:2016-07-12 16:42:23来源:网络点击:593671

  ▲山西五寨县右所中心小学,闲置的教室要么空空荡荡,要么堆满旧桌椅。摄影:记者谢锐佳

  朱烘丙是最早到校的学生,也是最晚到校的学生,因为他是全校“硕果仅存”的一名小学生。

  “除了缺学生啥都不缺!”山西五寨县城旁的前所中心小学校长李宝林一边从里面打开落锁的小学大铁门一边说,“其实我们学校的硬件是很好的,各种配套设施也比较齐全。”

  这里地处晋西北黄土丘陵,属于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县,但前所中心小学紧挨着五寨县城,看起来条件还真不差,色彩鲜艳的3层教学楼瞧着很提神。唯一让人觉得“不对劲”的是校园空空荡荡,没有人气。

  前所中心小学只是一个缩影。从山西、宁夏,到福建、重庆、湖南……一场乡村小学“减员潮”正在加速度席卷全国,多轨制兰岩乡小学校长王忠平说。

  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等,也被“省略”了,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更是这些孩子遥不可及的“梦想”。

  【校舍设备成摆设】农村小学“空心化”,“落单”的学生不仅教不好,没有人气的学校更是成了巨大的教学资源浪费。

  坐落在吕梁山区的临县白家坪小学有一座二层教学楼,是村里最漂亮、最现代的房子。如今,这里已经没有了学生,课桌椅都堆在院子里,教室内晾晒着玉米等粮食,整个学校成了留守老人白继年的家。

  这种人去楼空的情况在吕梁、太行山区普遍存在,大量校舍被闲置,得不到有效利用。记者调研发现,尽管国家对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很重视,资金投入也很大,但也遭遇低效,甚至无效的尴尬,浪费十分严重。不少贫困县没有及时考虑实际需求的变化,大量新建校舍,等校舍建好了,学生却走光了,投入的资金白白打了“水漂”。

  此前,新华社记者在宁夏调研发现,一些农村“麻雀”小学,学生越来越少,但各类投入却越来越多。在一所农村小学,政府财政投资65万元新建了4栋整齐的校舍,共24间教室。但仅仅一年后这个学校就只剩下4名学生。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后续加盖保温层等基础设施投入仍在进行。

  “鸵鸟的装备套在麻雀身上”,这种资源浪费目前仍在持续。一些农村乡镇中小学明明只有十几个、几十个学生,也要占用一座庞大的校舍。山西忻州市五寨县梁家坪一贯制学校副校长王子明告诉记者,他们学校现在只有32个学生、39名教师,一年运行下来,仅供暖费等开支就要花费近10万元。

  【教师缺乏“存在感”】几名甚至几十名老师围着一个学生转,面对讲台下屈指可数的学生,“没人可教”的农村教师也越来越缺乏“存在感”。

  在吕梁山区的五寨县明德中学,1990年出生的特岗教师王俊丽告诉记者,自己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县高中当过临聘教师,班里五六十个学生,有问有答,气氛活跃,而在这里只教3个学生,没有存在感。

  位于太行山区的平顺县芣兰岩中学,原有10名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到西部农村任教的特岗教师,现在走得只剩下5名。“有的来时高高兴兴,一接触落差很大,哭哭啼啼,感觉没有希望,干脆辞职。”该校校长傅进红说。

  “完全是大材小用,而且也用不好!”右所中心小学校长杨海清,因为“没有小学生”,已经成为实际上的“园长”,小学老师则当起幼儿小朋友们的“阿姨”。

  小学老师就地转型当起幼儿教师,不仅存在资质问题,老师们普遍有一种乏力感。

  “虽然教幼儿不需要太高深的知识,但小朋友也不是那么好‘哄’的,也需要专业知识。”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还效果不好。

  手下教师多达26名,学校设施齐全,却无生可教,资源严重浪费让杨校长既可惜又尴尬。

  “其实,如果能有校车把这些‘零散’孩子接到附近条件好的学校上学,学生‘落单’、教育资源浪费、老师‘缺乏存在感’这几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为解难题支招。

  而这不仅需要“搬动”沿袭多年的老办法,还将面临校车投入、管理等新问题,非改革不可为。

  重整城乡教育布局

  前所中心小学只有1名小学生,仍然有27名教师守着;韩家楼一贯制学校只有14名初中生,17名教师跟着;梁家坪一贯制学校走得只剩33名学生,还有39名老师;右所中心小学连1名小学生也没有,却还“整建制”地保留着26名教师……

  农村孩子进城,农村学校“空心化”、教师“无事”的另一极,则是城区学校的“人满为患”和教师资源短缺。

  “民间自发的力量挡不住,‘教育城镇化’实际上已经走在城镇化的前面,教育成了推进城镇化的‘驱动器’。”根据多年的观察,“老教育”山西省岚县教育局郭局长有自己的见解。

  自2001年提出农村“撤点并校”,一批弱小的农村校、教学点纷纷成为历史。尽管由于一些地方撤点速度过快引起争议甚至批评,但即使是那些苛刻的评论员,也不得不承认“撤点并校”总体上有利于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

  这一阶段,主要是农村校之间教育资源的调整。

  随着城镇化车轮的滚滚向前,随着大批农村人拖家带口义无反顾地进城,在不少地方,出现了“城拥挤、乡薄弱、村空壳”的校园新现象。

  调研发现,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主战场”已经从以前的乡镇间转移到城乡间。

  城乡教育布局要因时而变,道理浅显,但真动起来,拦路虎却不少。

  “在目前的体制下,教育局要动一名教师,的确不容易。”面对一边缺教师一边教师“闲着”的境况,五寨县教育局薛局长却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从道理上讲,教师资源应该最优化,教师富余的学校应该匀一些老师到师资匮乏的学校。但现在每个学校都有具体编制,你动一个人,涉及编办、人事局、财政局等部门,哪一方不点头都不好办,难着呢。”

  其实,五寨前所中心小学、右所中心小学和第五小学三座学校挨得很近,站在右所中心小学空教室窗前,能清楚地望见不远处县城崭新的第五小学。在校长们看来,原本,这几个小学该撤的撤,优质资源完全可以整合在一起。

  但这几里路,硬是“跨”不过去。

  需要“跨越”的,不仅是让人挠头的编制,还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乡镇区划调整等。

  “教育局唯一能比较方便使用的手段是借调。而借调,也只是权宜之计,牵扯到工资、考核、管理,也不好弄。而且借调个别人可以,大规模借调就不现实了。”薛局长还另有苦衷,“也担心村民反对。因为历史上村里一直就有小学,有村民说,万一明年后年有人在外面过不下去孩子回村里上学呢,你把学校撤了他们上哪儿上学?”

  薛局长的苦恼,不单是他一个局长的苦恼。

  “确实不好办,主要是机制体制问题!”对冗余教师的调配问题,山西省岚县教育局郭局长也感到异常棘手。郭局长说,岚县倒是没有“几十老师围着一名小学生转”这种极端状况,但近些年同样也面临一些小学和教学点生源严重流失、教师冗余的情况。

  大家笑称,能否合理调配教师资源,某种程度上是在考验教育局长的“公关能力”。

  “只能用笨办法,就是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做工作,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协调争取。”郭局长坦言自己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全县教师基本调配妥当,“有时是拍了桌子的!”

  “一个县的编办也就几个人,哪有精力知道这个学校需要多少人,那个学校需要多少人?况且编办也不仅仅管教育这个口。管个大数就好了嘛。现在都在提倡简政放权,这块就最需要简政放权!”不少基层教育工作者都有同样的呼声。

  “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此前提出的‘县管校聘’是一个好办法。”郭局长说,“‘县管校聘’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县级教育局科学合理统筹调配教师的自主权大大增加了,不再受制于学校编制,在管理上不会再出现‘动’不了一个人的尴尬,对于目前处于急剧变动的生源增减,能快速反应,不至于再出现那边教师没活干、这边有活没教师的困境,优势非常明显。”

  据悉,“县管校聘”模式目前在全国各个改革示范区试点。基层教师、教育部门希望这一政策能尽快完善,早日推广。

  “我是希望它能快点下来,这样就不用把大量时间用在磨嘴皮子协调这件事上面了。”郭局长对“县管校聘”充满期待。

  五寨县教育局薛局长说,他也准备就“县管校聘”、优化教育布局等向上提一个参考方案。

  前所中心小学“独苗”朱烘丙会告别孤独,转入正常班级认识新伙伴吗?那些像前所、右所中心小学一样“空心”了的小学的教师们,能顺利调配到合适的学校找回“存在感”吗?

  闷热的暑假过后,或许有个好的答案。 published at 2016-05-12 16:03:01 from #10 by 郑振海-->

相关:

倪妮新封面艺术感爆棚 外国摄影师掌镜倪妮眼神有戏近日,倪妮素颜登上《T》封面,艺术感爆棚的造型和摄影风格令人大呼惊喜,无论是复古麻花辫还是年代感十足的军大衣,配上倪妮充满故事的眼神和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一组极具张力的个性大片展现眼前。..

财政赤字高 巴西要卖机场?为进一步削减财政赤字,巴西代总统米歇尔·特梅尔10日说,他领导的政府打算出售位于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的机场。   为进一步削减财政赤字,巴西代总统米歇尔·特梅尔10日说,他领导的政府打算出售位于圣保罗和里..

上一篇: 80后退出“年轻人”阵营:被喊“爷爷好”很尴尬
下一篇: 残疾父亲欲带幼子自杀幸遇好心人 回乡创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