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正文

以色列双证在职研究生 或即将发动地面进攻,冲突外溢风险上升


更新日期:2023-10-21 04:09:59来源:网络点击:1998724
当地时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宣布对以色列发起名为“阿克萨洪水”(Al-Aqsa Flood)的军事行动,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火箭弹袭击,同时还通过海、陆、空三条线路进入以色列,并将以方人质从以色列带入加沙地带。以色列随后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并对哈马斯开展“铁剑”(Swords of Iron)行动。此后,双方不断发动空袭,伤亡人数持续上升。

以色列军方9日宣布“全面封锁”加沙地带,切断当地的供水、供电。在以国防部长加兰特10日表示将对加沙地带展开全面进攻后,以军方于13日要求加沙北部超百万巴勒斯坦人“为了自身安全”向南部转移,引发外界对以军将发动针对加沙地带地面进攻的猜测。不过,冲突持续近两周以来,以色列除13日派遣地面部队在加沙地带外围进行了“局部行动”外,目前尚未发起全面地面军事行动。

在“全面围困”及持续不断的空袭之下,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约百万人流离失所,燃料、食物、水等基本物资将很快耗尽,医疗卫生系统濒临崩溃。当地时间17日晚,加沙城“阿赫利阿拉伯医院”(又名:浸信会医院)遭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目前,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已抵达加沙与埃及西奈半岛交界处的拉法口岸,但由于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口岸仍未开放。

与此同时,巴以冲突外溢风险也正在上升。黎以边境紧张局势近期持续升级,以色列已开始撤离北部地区民众。美军驻中东多处基地遭到袭击,欧美多国因巴以冲突掀起抗议浪潮,暴力事件频发。

据央视新闻消息,巴勒斯坦卫生部当地时间10月19日发布消息称,本轮巴以冲突已造成巴方3859人死亡,其中加沙地带3785人死亡,超过12000人受伤;约旦河西岸74人死亡,超过1300人受伤。此前据《耶路撒冷邮报》援引以色列卫生部数据,截至当地时间18日下午,以色列方面已有超过1400名以色列人和外国人死亡。

自10月7日以来,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5200人死亡。另据以色列方面提供的数据,至少有199名人质被哈马斯带入加沙地带。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0日,以色列,巴以冲突持续,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边境地区集结大量坦克。 本文图均为 澎湃影像 图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0日,以色列,巴以冲突持续,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边境地区集结大量坦克。 本文图均为 澎湃影像 图

以色列或即将发动对加沙的地面进攻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分别视察了驻扎在加沙地带边境地区的以色列军队。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称,以军需做好准备,“对加沙地带实施地面进攻的命令”将会很快下达。加兰特还对以军士兵说,他们“很快就能从内部看加沙”。

此外,以色列经济部长也于当日表示,以色列政府已向军方“开绿灯”,何时进入加沙已交由军方决定。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康里库斯在当地时间19日深夜接受采访时表示,以色列国防军已部署在加沙地带周围,已经准备就绪,将随时待命,但目前不会公布以军将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开展或加强其军事活动。他另外补充说,地面行动是“选择之一”。

事实上,自10月13日以色列军方对加沙进行“局部行动”、要求约110万巴勒斯坦人迁往加沙地带南部后,外界就普遍猜测称以方会很快发动地面进攻。不过以色列军方随后曾表示,以军正在为下一阶段针对加沙地带的行动做准备,但其行动计划可能不符合人们关于地面进攻迫在眉睫的普遍预期。

有消息人士称,以色列可能在美国的压力下对地面进攻计划进行了调整,因此地面行动开始的时间可能比计划的要晚,持续的时间也可能更长。据其介绍,这些调整主要与希望“减少加沙地带平民的伤亡人数”有关。

消息人士表示,美国在此次以色列对哈马斯的行动中扮演的角色和施加的影响比过去“更加深刻和强烈”。美国官员担心以色列对加沙的进攻“会将由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卷入其中”,从而“使美国进一步陷入困境”。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0日,加沙地带拉法,巴以冲突持续,民众排队取水。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0日,加沙地带拉法,巴以冲突持续,民众排队取水。

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

自10月9日以色列方面宣布“全面封锁”加沙地带后,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联合国多次警告称,在以色列的持续攻击下,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正在加剧,约一百万人流离失所,燃料、食物和水可能很快耗尽,医疗卫生系统也濒临崩溃。而一旦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起进一步军事行动,将对当地民众造成“灾难性”影响。

当地时间10月17日晚,巴勒斯坦方面称加沙城浸信会医院遭到以色列空袭,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以色列则称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火箭弹发射失败后击中了浸信会医院,但遭到杰哈德方面否认。尽管袭击发生的原因目前尚无定论,但此次事件再度引发了全球对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局势的高度关注。

据央视新闻报道,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当地时间18日宣布,以色列战时内阁决定,以方不会阻止食品、水、药品等人道主义物资从埃及运抵加沙地带,但要确保该物资仅向加沙地带南部平民提供,任何到达哈马斯的物资都将被以色列封锁。在哈马斯释放被扣押的以方人员之前,以色列不会允许从其领土向加沙地带运送任何人道主义援助。

在此背景下,作为加沙地带唯一一个不受以色列控制的陆路通道,位于加沙地带南部与埃及西奈半岛交界处的拉法口岸被视为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关键通道。但在巴以冲突爆发后,该口岸通行长期受阻。10月18日,埃及总统塞西在与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后表示同意通过拉法口岸向加沙地带提供“可持续”援助。白宫官员则表示,援助最早将于10月20日进入加沙地带。

但截至当地时间20日上午,拉法口岸仍未开放。有消息人士称,由于“局势非常不稳定”,预计口岸无法于20日开放。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当日已抵达埃及西奈半岛北部,预计将致力于推动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从埃及边境运送至加沙。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0日,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巴以冲突持续,当地遭以军空袭,建筑严重受损,巴勒斯坦男子携带物品撤离。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0日,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巴以冲突持续,当地遭以军空袭,建筑严重受损,巴勒斯坦男子携带物品撤离。

巴以冲突外溢风险正在上升

近期,德国总理朔尔茨、美国总统拜登、英国首相苏纳克等西方国家领导人先后访问以色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议会议长梅措拉也结束了以色列之行。此外,西方多国领导人还与中东地区其他国家领导人会面,就巴以冲突交换意见,希望避免冲突持续升级乃至外溢。

有分析认为,西方领导人密集访以旨在体现对以色列的支持,但并未能够有效遏制冲突升级,巴以冲突外溢风险目前已经开始上升。

巴以冲突升级以来,黎以临时边界频繁出现交火。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乔纳森·康里库斯19日表示,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最近几天的小规模冲突出现“明显升级”,称黎巴嫩真主党现在的行为是在“将黎巴嫩拖入一场与其无关的冲突”,并称黎巴嫩“肯定不会从中受益”。10月16日,以色列军方宣布计划撤离黎巴嫩和以色列临时边界附近28个村庄的居民。20日,以方宣布已下令撤离北部边境城镇谢莫纳城(Kiryat Shmona)的居民。

此外,随着巴以冲突持续,外界愈发担心此次冲突将波及整个中东地区。据《参考消息》援引美联社10月18日报道,在加沙浸信会医院遭轰炸造成大规模伤亡后,中东地区局势骤然紧张,美国驻伊拉克基地连续遭无人机袭击,造成部队人员受轻伤。伊朗支持的伊拉克伊斯兰抵抗组织随后发表声明,称对美军在伊拉克西部、北部基地遭袭负责,并说这预示着针对“美国占领”的“更多行动”。

另据环球时报援引路透社10月19日报道,五角大楼称,在红海海域执行任务的美国海军“卡尼”号驱逐舰拦截了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3枚巡航导弹和多架无人机。五角大楼发言人帕特里克·莱德准将表示:“我们不能确定这些导弹和无人机的目标是什么,但它们是从也门沿着红海向北发射的,可能是针对以色列的目标。”

除相关军事行动持续升级外,巴以冲突还在多国掀起了抗议浪潮,中东、欧美多地出现集会,传达对以色列或巴勒斯坦人的支持。在加沙浸信会医院遭袭后,世界各地的相关抗议活动更是愈发频繁。此外,欧美多国近日暴力事件激增,也被认为与巴以冲突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相关:

外媒:美辩称派遣航母是为了撤离平民参考消息网10月20日报道 据路透社10月19日报道,一名土耳其国防部官员19日表示,美国官员告诉土耳其官员,在东地中海向以色列靠近的航空母舰是为可能进行的平民撤离行动而派遣的。自从哈马斯武装分子本月对以色列..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冯玉萍:让戏曲在传承中焕发光彩  中新社沈阳10月20日电 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冯玉萍:让戏曲在传承中焕发光彩   中新社记者 韩宏   “评剧艺术值得用一生去坚守,去传承。”中国戏剧梅花大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剧代表..

上一篇: 驻以色列使馆组织在以南部地区被困同胞安全转移撤离
下一篇: 叙利亚战火又起!和平曙光真的难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