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正文

全民楔子是什么意思 排外,周期性变脸!这个国家是反面教材


更新日期:2023-06-29 20:50:45来源:网络点击:1981304
撰文丨关不羽

最近印度税务机构向小米开了张48亿元的天价罚单,让人大跌眼镜。小米在印度干了九年,总共也就赚了8亿。小米要是认罚,就得给印度政府打工五十年。

小米这次的遭遇和去年被坑的vivo、OPPO如出一辙,都是查税、查封、天价罚单的组合拳。

这是不是印度刻意针对中国手机制造商呢?非也。近两年被印度坑的中资企业至少有500家,华为、中兴、荣耀、富士康等知名品牌无一漏网。

那么,这是印度刻意针对中资企业吗?答案也是,非也。印度政府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七八年,超过2000家跨国公司暂停其在印度的业务,基本上都是被挤兑走的。

印度给跨国企业挖坑,是公开的无差别打击。这一“优秀传统”可以追溯到印度独立之初。

01

两次被坑的可口可乐

上世纪50年代,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两大巨头先后进入“很有潜力”的印度市场。可是,人口多、天气热的印度却没有出现可乐大卖的热销场面,因为印度人实在是太穷了。百事可乐一看苗头不对,迅速退出。可口可乐“头铁”,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印度投资建厂,成本大幅下降,打开了销路。印度人非常及时地举起了镰刀。

1974年,印度政府对外颁布《外汇管理法案》,其中要求外商持股不能够超过40%。可口可乐见过众多名场面,表示不怕。你有法律,我就执行。公司分割方案做了一套又一套,统统被印度政府驳回。可口可乐挣扎几年后,黯然退出印度。

这还没完。可口可乐吸取教训的有效期也就十年。1991年,印度政府又摆出了拥抱外资的热情姿势,可口可乐公司屁颠屁颠跑回了印度。可口可乐这回的“印度游”,是上一次的完美复刻。辛辛苦苦十年,投资建厂热火朝天,眼看着又要干起来了。印度政府毫无悬念地及时出场,花式挖坑。

2002年,可口可乐的广告牌被印度环保部门抓住把柄,罪名是“破坏微生物”——石头上有青苔,青苔上有微生物,罚款。

2003年,印度政府出了新招式。这次是怀疑可口可乐里添加了杀虫剂,可口可乐一脸懵圈,表示“我没有”。印度官员说,那你把配方交出来自证清白。可口可乐恍然大悟,这是冲着配方来的,那是绝对不可能交出来。“三哥”倒也不急,说“不交也行,那就认罚吧”。

就这么小刀子割肉,割了十年来年。今天抓污染,明天查用水,搞得可口可乐遍体鳞伤。2014年可口可乐在印度北方的大型生产基地被关,再次兵败印度。

冷战挡不住两大可乐巨头敲开苏联的大门,但是他们在全球最大的英语国家印度却碰了壁。这不是偶然,而是印度长期奉行经济保护主义的必然结果。

02

对外资“周期性变脸”的传统

印度独立之初,就选择了一套复杂异常的混合体制。政治上主要效仿西方制度,经济上大量借鉴苏联模式,热衷于搞全面管制的封闭体系。1950年成立了以尼赫鲁为主席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开始了印度版苏联模式。

此后长达二十多年,印度通过一系列立法,赋予政府全面管制经济的权力,大量兴办国有企业、抑制进口、限制外资进入,等等。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经济实在是不行了,印度政府不得不放宽管制。但是,这个印度版的改革开放,很不彻底。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措施,充其量算是打了些补丁。

而且,打补丁也是进一退三的反复横跳,结果很多陈规陋法并没有废除,而是处于休眠状态,需要挖坑时就拿出来用。这套操作就是为了方便政府官员对外资企业“养肥了再割”。

印度政府这么搞经济,印度人民能答应?还真能。贸易保护主义、经济民粹主义在印度深入人心,虽然印度民众对政府低效、政策多变、普遍腐败深感不满,但是这仅限于内政。政府用这套下三滥的打法“对抗国际资本”,却能获得民意支持。

归根结底,印度社会上上下下对外资进入始终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渴望获得外部投资带来的技术、就业、出口等经济红利,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外资“瓜分市场蛋糕”。

所以,印度对待外资的态度是周期性变脸。想要发展经济时,吸引外资很积极。小日子稍微好过一点,就上下齐心搞经济排外。民间和政府的配合相当默契,全民排外是印度的祖传手艺。

03

全民排外的印度

全民排外,算得上是“散装印度”极少数上下齐心、团结一致的目标。

政府负责立法、执法领域的高端挖坑。被罚得最惨、最冤的当属英国著名跨国企业沃达丰。

2007年沃达丰因一桩交易额111亿美元的跨国收购案,被印度税务部门要求以高税率支付26亿美元的股权转让所得税,沃达丰认为这一要求没有法律依据,打官司硬扛。

印度税务部门查查自家的法律,还真是没依据。但是这可难不倒印度政府,直接找国会修法,临时抱佛脚给沃达丰量身定做了新条款,这不就有法律依据了吗?沃达丰毫无悬念地在印度法院输掉了官司。印度税务部门顺手就把罚单翻番,26亿美元上涨到51亿美元。

沃达丰忍不了,把这场官司打到国际仲裁庭,2020年胜诉了。胜诉也没用,印度政府又搞了一堆强制政策收拾沃达丰。2022年沃达丰实在受不了折腾,大部分股权“上缴国家”,印度政府如愿以偿成为大股东。

印度政府、国会和法院紧密配合,把沃达丰的印度投资吃干抹净,沃达至少损失百亿美元,比小米可疼多了。

图/图虫创意

图/图虫创意

罚小米七八亿美元,只不过是对跨国企业的常规操作,福特10年间在印度连罚带赔20亿美元,IBM被印度税务部门“冻结”8.65亿美元,谷歌被罚2.73亿美元,三星被要求“补缴”税款2.12亿美元。外资企业在印度投资经营,只有罚多罚少的问题,不存在罚与不罚的选项。

印度政府坑外资的高端局,是依法治你不够,那就立法治你。印度民间坑外资的低端局,更是五花八门。比如针对麦当劳,理由是麦当劳的薯条里有牛油,亵渎了印度教。被环保组织收拾的更多了,韩国浦项在印度的工厂连征地都没完成,就被环保组织要求缴纳150亿卢比(约为1.5亿美元)的“环保费”,气得浦项直接弃坑。

印度的工会也不是省油灯,万人罢工都不算个事,2022年搞了个2亿人大罢工。估计这世界纪录只有印度人能创下,将来也只有印度人能破。这种动员力,哪家跨国企业见了都得磕头烧香。

04

全球经济的“道旁李”

“印度的经济潜力大”是全球经济神话中最大的坑。印度经济“人口众多、劳动力价低量足、市场潜力巨大”的三件套,地球人都知道。正是这“三件套”吸引外资前赴后继跳了印度的坑。

但是,稍微用点逆向思维,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印度的“巨大优势”数十年如一日,怎么还停留在人均GDP2000多美元的水平?如果印度真是什么外资天堂,不该早就外企扎堆了吗?现实是印度总共只有多家1.2万家,与中国的66万家相比,就是个笑话。

因此,外企进入印度需要格外谨慎,要有“王戎不拾道旁李”的智慧: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外企在印度经营的最大阻力,不是基础设施薄弱等硬件不足,而是计划经济残余、政府高度管制造成的营商环境恶劣。外企在印度动辄猝死,从来都不是因为缺电,而是被“关门打狗”的全民排外收割。

印度的基建确实不好,基建设施保有量在全球排名20名开外。基础建设水平和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第五大经济体、国土面积第七大国,很不匹配。但是,印度的营商环境远比基建更糟糕。世界银行《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印度排名第63位,这还是2014年莫迪政府执政后,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持续推进经济改革“取得很大进步”后排名上升。

图/图虫创意

图/图虫创意

然而,世行排名上升并不意味着印度的营商环境有长期改善的趋势。印度的政策太多变了,比“薛定谔的猫”还悬疑。今天热情欢迎外资,到明天变脸收割,翻脸比翻书还快,让人猝不及防。

2014年以来莫迪政府大力吸引外资、推行改革,难免让人怀疑是“先养肥”的权宜之计。2015年来,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到达国。这轮引入的外资,干了近十年,该投的投了、该建的都建了,照例进入“收割周期”。

于是,当年扎堆进入的外企,如今扎堆出去。小米和2000多家近年退出印度的外企,和当年的可口可乐、沃达丰没有什么不同。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印度还是全球经济中的“道旁李”。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却是看得到吃不得的酸李子。

05

全民排外是经济自残

印度对外资“先养后割”的全民排外,是伤人八百、自伤一千的自残行为,是经济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导致经济发展落后的反面教材。

受伤最深的莫过于印度的工业。印度经济“三件套”确实是工业制造业大发展的良好基础,本该大有作为。但是,政府高度管制、国企比重过高的经济环境,严重抑制了工业制造业的发展。

印度的工业产值占GDP比重始终没有超过四分之一,和农业产值伯仲之间,有的年份甚至低于农业。至今农业人口在印度的占比超过了七成。这些关键指标显示,印度充其量是勉强完实现了初级工业化。

印度全民排外给外资挖坑用了种种堂皇的理由,结果却是背道而驰。排外并不能保护本土产业的发展。赶走了可口可乐、没收了可口可乐的工厂。印度的“山寨可乐”猥琐发育失败,本土碳酸饮料产业并没有发展起来。

接盘沃达丰的印度政府,也没有把印度电信产业做大做强。逼走福特汽车,印度汽车制造业依然停留在最低级的拼装水平。外资企业黯然退出时留下的产业基础,印度接盘后都被糟蹋了。

如今印度对中国手机制造商连出狠招,罚款之外还提出了高管要用印度人、股份要让印度占大头等等无理要求,真能帮助印度本土手机制造业发展起来?显然是不可能的。

“赶走外来竞争,印度制造业就能站起来”,不过是政客们利用经济民粹主义民意的自肥伎俩。他们真正想要的是敲诈贿赂的腐败红利,而不是产业发展的经济红利。

▲《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图/豆瓣)

▲《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图/豆瓣)

积极配合政府收割外企的印度民众,只有少数人可以从中受益。那些从不真正保护环境的环保组织头目、并不能提高工人收入的工会头目,就是少数受益者。全民排外造成印度经济发展严重迟滞,国民收入长期低迷,绝大部分印度民众都是受害者。高涨的民粹主义情绪,让他们忘记了自身的真实处境。

在聪明的政客和愚昧的民众合力推动下,印度经济坚持了一条“自残”道路。

2001年,印度人均GDP为449美元,世界排名166位。中国排在139位,两国是处于同一水平的难兄难弟。

2021年,印度人均GDP为2185美元,世界排名140位,继续垫底。而中国排名全球第59名,处于全球中位,甩开印度一大截。

20年龙象之争,中国靠改革开放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印度经济却在全民排外、自我封闭的“大国想象”中深陷泥沼。“人口众多、劳动力价低量足、市场潜力巨大”的印度神话还在继续,但是不摆脱苏式计划经济后遗症、不改变经济排外的错误观念,神话吸引外资请君入瓮的诱饵罢了。对外资“先养后割”的印度经济,还是没戏。


相关:

渲染“暑假最可怕”,恐吓式营销该治治了!  恐吓式营销才是真的可怕,它制造焦虑气氛,引发攀比心理,扰乱正常的教育节奏,这样的营销套路,得治!   “一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的”“二年级的暑假很危险”“三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的 ”……最近网友在刷..

高校毕业生档案为何不能私自拆封?  6月26日,四川泸州一女生高考完,被母亲误拆了档案袋的视频引发热议。监控视频中,女孩发现桌上档案袋的封条被撕开,对着屋内的母亲大声吼叫,情绪激动地说档案袋封条不能拆,母亲称不知道不能拆,随后女孩把..

上一篇: 拉夫罗夫:多国疑以雇佣兵为幌子向乌派遣职业军人
下一篇: 死刑!男子欠债杀妻欲藏尸冰柜案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