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正文

伊沙“北京和解”打乱美国中东演员的诞生第二季 布局


更新日期:2023-03-14 20:06:31来源:网络点击:1976620

作者:吾楼

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这两个中东世仇在北京宣布和解,美国表面上表示欢迎,但实际上五味杂陈。一方面,美国希望在俄乌战争的背景下,中东地区矛盾能够得以缓解,避免让美国分身乏术。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调解中东矛盾心存芥蒂,担心这会进一步削弱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地位。

美国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对手只有中俄,并通过美以同盟和地区军火贸易防范和排挤中俄。此次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宣布复交,是中国方案的成功,是中方全球安全倡议的成功实践,凸显了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扩展,这和拜登上台两年来在中东接连遭遇失败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伊朗和沙特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落实双方在北京达成的协议,该协议也无法一次性解决两国在历史、宗教和民族层面根深蒂固的矛盾,但它有很强的符号意义和现实意义,向外界释放了通过外交对话成功化解地区争端的强烈信号。就在美国军援乌克兰把俄乌冲突拖下去、削弱俄罗斯、助力美国大国地缘战略博弈的时候,伊沙两国在北京和解,让世界看到了在当下裂化的国际氛围中开展外交和谈的模板,打乱了美国利用地区矛盾和战争盈利的战略布局。

在中东地区,美国自特朗普时期就开始推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和解,加大对伊朗的施压。但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始终偏袒以色列。而以色列极端宗教保守势力上台,和美国拒绝重启伊朗核协议,只会加大阿拉伯国家和伊朗的对立,增加地区安全风险。阿联酋和沙特等国选择和伊朗复交,就是为了避免像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那样,因为美国的军事冒险而将自己卷入其中。

当然,伊朗和沙特和解也是双方国内利益驱使的结果。伊朗遭遇头巾运动和西方制裁后一直谋求打破政治和经济上的孤立,沙特则在寻求经济利益多元化和战略自主化的过程中更多和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沙特王储小萨勒曼接班前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外环境,并且对美国煽动的阿拉伯之春忌惮尤甚。通过去年12月在沙特主办中国-阿拉伯峰会,他也在提醒美国人,沙特可以选择其他强大的合作伙伴。

▲2022年7月16日,沙特王储小萨勒曼和访问中东的美国总统拜登在沙特阿拉伯吉达举行的“安全与发展”峰会前合影。

▲2022年7月16日,沙特王储小萨勒曼和访问中东的美国总统拜登在沙特阿拉伯吉达举行的“安全与发展”峰会前合影。

在印太地区,美国自奥巴马执政后期就推动战略重心由中东转向印太,但该战略多年来的实践结果是美国在中东影响力的持续下滑。拜登上台后也未能阻止这一趋势。美国希望在推进印太战略的同时,能够稳住和巩固在中东的战略霸主地位。但美国多次抛弃地区盟友,或在价值观层面的双标,导致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对美国的信任度下降,加速寻求更大的战略自主。这一趋势反过来也会牵制美国在印太地区的资源部署。

在欧洲,美国通过在乌克兰的代理人战争寻求削弱俄罗斯经济和军事实力,并一直回避过早寻求外交解决方案。但就在外界认为俄乌战争无解的时候,沙特和伊朗的和解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和谈缓解矛盾的希望,意识到只要有大国站出来调停,矛盾和对立双方就有机会坐下来谈。中国主张的多边主义和外交对话应该是化解俄乌冲突的优先手段。

美国军工复合体最不愿意看到这种和解。拜登上台后受解决也门冲突的压力,限制了对沙特和阿联酋的军售,但作为补充,美国又通过俄乌战争加速转动战争机器,满足了国内军工业的盈利需求。美国还借俄乌战争游说印度减购俄武器,转而购买美国先进武器。沙特是美国军火换石油贸易的主要对象,它和地区宿敌伊朗缓和关系,这对美国军工企业而言并不是好消息。除了俄乌战争以外,如果中东军备竞赛和地缘利益冲突得以缓解,美国军工产业链就会受到更多影响。

最后,伊沙和解最让美国懊恼的一点是,中国所主张的外交对话压过了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导致美国没有展现与自身军事实力相匹配的外交实力。美国在中东有10个军事基地,驻军7万之多,涵盖赛普勒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以及伊拉克,中东在军事上仍是美国的地盘。美国防长奥斯汀上周突访伊拉克时还谈及会强化在伊拉克的军事存在。

但在中东这一宗教、民族、意识形态、文化各异的地区,美国的这种硬实力并没有转化成巧实力和软实力。巴以问题、伊朗核问题以及也门冲突久拖不决,主要和美国偏袒盟友、过于注重军事武力威慑有关。现在沙特与伊朗和解,不但说明美国军事威慑手段无助于化解地区矛盾,而且还凸显了白宫对外推行的所谓价值观和盟邦外交路线的失败。


相关:

新款MacBook Air 6月见:M3芯片准备就绪MacBook Air 作为备受关注的苹果笔记本搭载了最新的 M2 处理器,不过只有 M2 还不够,新的消息称搭载 M3 芯片的 MacBook Air 将于 6 月发布,很有可能是首发 M3 的机型。据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 (..

手机快充损伤电池吗?多少有点 但高温才是真的杀手在解决手机续航的道路上,厂商们开辟出了快充这条“曲线救国”的道路。当前,即便是售价千元甚至百元的手机,都支持各种快充,只是功率和速度有所妥协。与此同时,厂商们在充电安全以及电池保护方面也做了不少功课..

上一篇: 拜登:硅谷银行倒闭要怪特朗普
下一篇: 陶文钊:打压中国不会让美国“再次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