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正文

大选前地震易顺佳采购系统 突发,埃尔多安连任之路多重“余波”?


更新日期:2023-03-04 00:02:32来源:网络点击:1973505

在俄乌冲突下加速演进的国际关系格局中,土耳其已无疑是重要的变量之一,而即便是面对大地震的打击,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仍然在最近几天宣布5月14日的国内大选不会改期。这是今年全球最重要的政治选举之一,经验老到的埃尔多安能否如愿连任、再做5年总统?东西方的博弈又如何投射在土耳其激烈的选举搏杀中?

01

当地时间2月27日,土耳其灾害应急管理局表示,截至当前,2月6日发生的地震已造成该国超过4.5万人遇难,超过8.4万栋建筑倒塌,数十万居民流离失所,这是土耳其近百年来最大的强震。而此时,距离5月14日的土耳其大选正式开始,仅剩3个月的时间,执政土耳其20年的埃尔多安和正发党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 牛新春:

“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有800多亿,800多亿大概占土耳其GDP的10%。地震有可能变成对选举来说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反对党会扒出更多的丑闻。”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地震本身是天灾,但地震爆发以后政府的应对措施非常疲沓,并且处理结果很差,土耳其老百姓对总统埃尔多安出现了很多反对和抱怨的声音,这就给他参加下一届的总统选举带来了很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8月17日凌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附近的伊兹密特发生了7.4级地震,造成约18000人死亡。时任土耳其总理的埃杰维特以及联合政府对伊兹密特地震应对不力,救援速度缓慢且拒绝国外援助,由此进一步加重了民怨,致使埃杰维特领导的联合政府走向衰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 牛新春:

“当时的执政政府是一个弱势政府,用于地震救灾的只有4.5亿美元,救灾主要是靠军队,当时政府没有控制军队的权力,所以手里既没有钱也没有人,救灾的反应也特别慢,地震发生一周之后,才开始组织救灾 。”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埃杰维特政府玩的是政治,对真正的救灾以及灾后的重建,对国家地震法规法令的执行,对老百姓真正的民生并不是特别地关注。”

时任总理埃杰维特因应对地震灾情不力遭到严厉批评,并在2002年的大选中惨败。而埃尔多安及其创建的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在承诺改善治理后取得了大选胜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埃尔多安承诺要透明化,要反腐败,要在选举之后,彻查地震当中的腐败现象,在伊斯坦布尔进行大规模的、高质量的灾后重建。”

本次地震,无论是大规模倒塌损毁的建筑和大量的死亡人数,还是土耳其国内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都与1999年伊兹密特大地震相似。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英国智库“外交政策中心”研究员卡利斯坎的话称,如果灾后工作做不好,埃尔多安可能会在5月的选举中落败。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很多人指控他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最关键的地方,总是在国际上做大量的事情,对土耳其的老百姓却没有带来真正的实惠,这一点应该是埃尔多安现在的软肋,所以他需要尽快地拿出强有力的措施,迅速地修复灾后损失,恢复再生产。”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 牛新春:

“在选举中有可能出现的两个情况,一个是老百姓因为生气不给他投票,另外一个更可怕的就是去投反对党的票。”

而地震造成影响的另一方面,是民众认为正是脆弱而劣质的建筑,对潜在幸存者造成了二次伤害,是死亡人数攀升的重要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1999年大地震之后,埃尔多安政府通过了一系列很严格的建筑质量的法律法规,但通过这次地震看来,法律法规都没有得以执行,而且埃尔多安还实行了一个特赦政策,每隔几年,出于选举的需要,只要缴钱,就可以给不符合规定和质量的建筑物颁发合法的执照。”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 牛新春:

“在地震这一片地区,据估计根据特赦拿到房屋许可证的人高达30万左右,这也是现在反对党攻击他的一个重要的点。”

02

但也有分析认为,埃尔多安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活动家。地震发生后,多家外媒报道,埃尔多安迅速采取行动,视察地震灾区,调动所有力量、资源抗震救灾,并呼吁国际社会伸出援手。同时,政府也对震区劣质建筑的承包商和工程师进行起诉。

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认为,目前来看,埃尔多安的应对还算及时有力,如果政府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救灾表现,埃尔多安有望在选举前提升自己强有力的领导人形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政府确实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1000多万受灾的群众,近于5万人的牺牲,这些失去的生命和家庭是埃尔多安做多少工作也难以弥补的。土耳其反对派就在指责埃尔多安搞政治秀,说他没有真正用心救援,到前线是去表演的,是为了拉选票才去的。”

除了地震,经济的震荡也给土耳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地震发生前,土耳其的经济已经陷入困境。根据媒体报道,埃尔多安一直坚持通过银行降息来对抗通胀,而这在事实上导致通胀进一步高涨,土耳其里拉已经较2021年贬值了近80%,是全球通货膨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降息造成里拉贬值,物价飙涨,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也为大选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 牛新春:

“他最近规定,要让230万土耳其人提前退休,给公务员涨薪30%,最低工资提高55%,但是给的钱很快就被通货膨胀给吞掉。然后他要在全国修80万套新的房屋,让没有房子的人住,这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赢得选民的支持。”

2023年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建国百年,也是土耳其总统和议会大选之年,各党派已经为此进行了长期的筹备。埃尔多安领导的执政联盟是人民联盟,主要党派为正义发展党,其最大政治对手为民族联盟,以共和人民党为核心。2月8日,共和人民党领导人科勒齐达奥卢把地震灾难的责任推给埃尔多安和正发党,他说:“我拒绝超越政党政治与政府站在一起,我会为了我的人民战斗至最后一刻。”埃尔多安则表示:“这是一个需要团结的时刻,我无法容忍人们为了政治利益而进行消极的竞选活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 牛新春:

“埃尔多安领导的人民联盟现在政策还是要延续他的核心,就是在政治上要加强正发党的权力,在政府里要加强总统的权力,就这是他为什么要把议会制改成总统制,在外交政策上他要‘向东看’,和俄罗斯、伊朗这些国家加强外交关系,和欧洲、美国关系要疏远,进一步增强土耳其在中东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民族联盟实际上是一个反埃尔多安的联盟,主张和欧盟、西方保持密切的关系,要恢复土耳其的议会民主制,反对埃尔多安的总统制,埃尔多安是他们的众矢之的。”

03

在大选背景下,埃尔多安和执政党所面临的危机不仅仅来自于国内。外交方面,此前,因瑞典、芬兰加入北约困局演化出的焚烧《古兰经》事件,严重冲击着土耳其与欧洲的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 牛新春:

“瑞典和芬兰的一些极右人士反对伊斯兰,所以就在街上烧了《古兰经》。土耳其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正发党作为一个伊斯兰政党,在感情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所以这在土耳其国内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弹。”

在西方九国发布旅行警告,实施关闭驻土领事馆的惩罚性措施后,土耳其毫不让步,指责西方蓄意干涉其内政。

土耳其总统 埃尔多安:

“世界大国,从欧洲到美洲,在积极努力,以影响5月14日的选举,以言论自由的幌子支持针对我的卑劣运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 牛新春:

“因为焚烧《古兰经》,极端的伊斯兰分子,采取一些暴力恐怖行动的可能性就增大了,所以欧美就借这个机会说,整个土耳其发生恐怖事件的可能性大增,所以要求欧美的政府机构撤出来,要求本国人不去旅行了。这对土耳其的经济和国际形象造成了影响,在埃尔多安看来,这就是在大选之前欧美故意打压他的行为。”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但是土耳其国内老百姓是坚决支持埃尔多安总统的立场的,因为他们觉得埃尔多安是一个铁汉,能够跟西方多个国家顶着干,捍卫土耳其的根本利益。”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国家主权保护委员会主席安德烈克利莫夫曾对卫星通讯社说,美国想破坏土耳其的总统选举,《半岛电视台》新闻评论员也曾表示,干预土耳其大选的希望是渺茫的,但美国一定会干。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拜登上台之前,也明确的提出来说,要通过内部革命的方式,推翻埃尔多安政府。”

土耳其自20世纪50年代加入北约后,一直扮演美国的中东战略重心及核心盟友角色,双方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极其密切。但埃尔多安上台后,土耳其与美国和欧洲渐行渐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土耳其对美西方也是极其失望的。最典型的就是它寻求加入欧盟,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但是欧盟一直拒绝接受它,而且在未来也看不到土耳其能够加入欧盟的希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 牛新春:

“军购也是一个矛盾点,土耳其原本要购买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后来土耳其要买俄罗斯的S-400导弹,所以美国很生气,就终止了和土耳其对F-35战斗机的联合生产,另外也没有交付土耳其花费16亿美元购买的美国F-16战斗机。”

04

与美国相比,近年,俄土领导人却多次频繁交流和接触。自俄乌冲突以来,土耳其也是唯一没有参与对俄制裁的北约成员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土耳其的能源,主要来自于俄罗斯。土耳其的经济很大成分来自于俄罗斯每年几百万的游客。另外土耳其的建筑公司在世界上也是最强之一,它主要的市场也在俄罗斯,所以它们的经济关系特别的紧密。”

当地时间2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进行了电话交谈,两国元首讨论了双边议程上的热点问题。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双方都不愿意土俄关系恶化,都不愿意看到美国能够百分之百控制住土耳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 牛新春:

“土耳其是欧洲这一片,对俄罗斯比较友好的国家,整个欧洲、美国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之后,土耳其是一个外部物资能够进入俄罗斯的重要渠道。”

土耳其Gezici中心2022年最新民调显示,近九成土耳其人认为美国是敌人,认为俄罗斯是友好国家的比例则达62%。有西方媒体分析,大选前夕,埃尔多安极有可能继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作为靶子,煽动民族主义以换取底层民众对其的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在整个伊斯兰世界,包括土耳其在内,反美都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口号。他敢于跟西方对抗,这是他争取国内和伊斯兰世界支持的一个很重要的武器,跟西方冲突得越激烈,他在国内的民意支持率就越高,这也是他想要赢得选举的一个策略和手段。”

临近大选,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埃尔多安面临的是执政20年以来最大的政治考验。土耳其战略和社会研究独立机构“MetroPOLL Arastirma”,2021年12月末进行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埃尔多安的支持率持续走低,已降至38.6%,不认可其工作的比例达到57.2%。进入2023年之后的最近民调结果显示,可能不会有候选人在大选第一轮选举中直接获胜。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选举最优先的议题就是地震救援,灾后重建怎样有序地展开,另外就是在短期内,特别是在大选之前,能不能拿出有效的举措来改善经济的状况。”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 牛新春:

“对外就是解决它和欧美之间的关系,对土耳其来说,它经济上最依赖的还是欧洲和美国,特别是欧盟,因为欧盟是它最大的市场,也是它最大的外资来源国。”

据法新社报道,埃尔多安3月1号宣布,仍将于5月14日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同时,政府将设立灾难重建基金,帮助各地在地震灾后重建。有媒体认为,就算埃尔多安和正发党赢得本次大选,未来也将面临严峻挑战,现行经济政策治标不治本,灾后重建需要庞大的资金也让埃尔多安兑现选举承诺的可能性愈发渺茫,倘若反对派成功上台,外界观察土耳其的视角则需要重塑与更新。毕竟,执政20年的埃尔多安已经代表了一个时代。土耳其将不可避免进入一段复杂难料的政治逐鹿期,这必然会波及中东、欧洲以及全球博弈。

制片人:何冀宁

编导:张萌

编辑:王津捷


相关:

美批准售台F-16机载导弹 国防部回应记者:据报道,美国务院3月1日批准新一轮对台军售案,其中包括F-16战斗机机载导弹及相关设备,总价值6.19亿美元。请问对此有何评论?谭克非: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美方行径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歼-16大杀器入驻西沙群岛从央视新闻看到,中国空军的歼-16战斗机部队,已经成建制入驻了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在以前,由于军兵种之争,海南岛和西沙群岛的航空部队全是海军航空兵,没有空军部队。现在海空军联合作战和海航陆基战斗机转隶空..

上一篇: 俄媒:俄外交部称布良斯克地区遭袭事件是北约武器所为
下一篇: 揭开“美国例外论”的丑陋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