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正文

揭秘微信图片 QDII沪港通布局:调仓换股最爱银行


更新日期:2014-09-13 06:26:47来源:网络点击:171074

  全球金融危机后,银行股在香港中资机构的投资配置中地位降低,沪港通开通前涌现加仓潮

  沪港通政策宣布时二季度刚刚开始,观察重点投资香港市场的QDII基金二季度末的股票仓位情况,可以发现一股新的风向,那就是纷纷买进原本仓位配置不高的金融股特别是银行股,部分基金甚至出现了前十大重仓股中有七八席由金融股包揽的景象。QDII这一波调仓换股潮,是应对将要开通的沪港通最明显的动作。

  近月来,港股大市强于A股。证券时报透过连续的季度数据,发现沪港通政策出台后内地投资香港股市的资金在投资取向、品种偏好上悄然发生变化。那么,究竟有哪些港股受捧、机构调仓指向何方呢?

  本周六,沪港通启动第二轮测试。根据上交所要求申请参加沪港通业务的券商9月底前完成准备以及港交所的信息,市场普遍判断今年四季度沪港通有望开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0日宣布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后,上交所、香港联交所就公告称需要6个月准备时间。因此,市场预期最早10月份启动。随着时间的临近,沪港通将持续成为市场热点。

  事实上,香港这边的动作更快。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9月大部分香港券商已接受客户对沪股通业务的预申请,申请手续非常简单,即客户确认开通沪股通交易即可。

  在沪港通话题席卷两地市场的潮流下,已经根植香港市场、较早出海的内地资金是“春江水暖鸭先知”,2008年底后投资港股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的动作值得关注。在人民币资本项下不可兑换、资本市场未充分开放的情况下,QDII的风向很大程度上将是一段时间里新出海资金的方向。

  为此,证券时报透过QDII的重仓股来观察调仓换股、仓位腾挪、新目标新品种等关键投资点,揭示沪港通大趋势的风向。

  加仓最爱银行股

  证券时报数据部对QDII半年报重仓股名单与一季报、2013年年报进行对比,新建仓的重仓品种显示出机构新的偏好,加仓的品种凸显机构的看好程度,减仓、调仓等反之亦然。

  统计显示,相比一季度末,二季度末最新进入QDII的前十大重仓股名单的股票信息有93条,其中36条为金融股,其他新进重仓股的品种分散在能源、制造业、服务业、科技、地产等板块。除金融股外,其他板块的重仓新宠均未能超过10只,这显示了QDII对金融股高度一致的看好,也显示了以往对金融股的配置不够重,因此近几个月来有较大的建仓、加仓空间。

  这些新进重仓股的金融股又以银行股为主,汇丰控股在新重仓股名单中仅出现1次,银行H股是QDII最核心的增仓计划。

  部分QDII的新偏好在本次调仓换股中显露无疑,把银行股作为最重要的品种进行重新配置。工银全球基金在一季度重仓农业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3只金融股,二季度保留农业银行重仓不动,新重仓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太保,平安、人寿两大保险股调出前十大重仓股,唯一的保险股中国太保位列金融重仓股之尾。

  重金融,金融之中又最重银行,是QDII布局沪港通时代的明显特征。

  南方金砖基金二季度将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新纳入十大重仓股就给予重要位置,建设银行占净值8.5%成为第一大重仓股,中国银行排名第五。中国银行H股新出现在5只QDII的前十大重仓股名单,而且成为嘉实恒生H股基金、银华H股基金权重最大的个股之一,占基金净值的比例超过8%。建设银行新成为南方金砖、银华H股的重仓股并分别占基金净值的8.5%、9.4%。中信银行也新进入了工银全球、嘉实恒生H股、富国中国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

  嘉实恒生H股基金往年是出海机构中表现最差的QDII之一,目前仍亏损约两成。但该基金通过调仓换股二季度以来成功跑赢大市,目前十大重仓股有8只是金融H股,仓位最重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占基金净值8%以上。其同门基金嘉实海外,二季度亦大买建设银行,使其占净值的5%以上,成为第二大重仓股。

  新建仓基金重仓银行股

  沪港通政策出炉后进入香港市场的新基金,面临的情况与将来沪港通开通后的市场环境类似,都在同样的政策预期下寻找投资标的,所以很有研究价值。

  以新建仓的基金为例,银华H股基金是今年4月初才结束发行的QDII基金,建仓期展开时正好遇上国务院宣布沪港通政策,该基金的建仓目标显示了沪港通潮流下的QDII风向——在恒指国企指数成分股中挑选的品种是清一色的低估值蓝筹,前十大重仓股有7席位金融股、3席能源股(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神华),第一大重仓股是中国建设、第二是工商银行、第三是中国银行,仅这7只金融H股占基金净值的比重就高达43%。金融股中又以银行股最为重仓,两大保险H股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占净值的一成,5只银行H股占净值的三成多。

  此类配置模式也使银华H股这只新基金跑赢大盘,成立后自4月上旬以来截至昨日净值增长13%,同期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的涨幅均为6%左右。

  除了ETF的被动调仓,基本未见减仓银行股的,整个二季度易方达恒生ETF基金将中国银行的持股减少了1.15个点、中国工商银行0.65个点,在各家QDII中,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未见显著减仓银行H股的行动。分析人士称,这与之前很多基金对银行H股的配置本身不高有一定关系。

  按配置风格看,国有大银行搭配股份制银行是较流行的配置,且前者仓位较重。也有风格清新些的配置,比如海富通中国海外基金就将民生银行H股作为第一大重仓股、中信银行H股为第三大重仓股,前十大股票无一国有大银行。同时,海富通中国海外将一季度的第一大重仓股腾讯挪到第四位,由金融股包揽仓位前三名,凸显该基金应对沪港通的调仓思路。

  QDII也已经取得了部分收获,如中国银行H股,3月底以来上涨了7%,若是3月中旬建仓、加仓,则最多可享有近20%的涨幅。

  目前银行H股整体处于高位调整态势,高点普遍出现在7月底,大部分个股周五收盘价较高点已回调5%~8%。

  挑选配置特色品种

  观察内地资金的港股投资,不能只盯着新近大力建仓的品种,还要看看那些已经持有的主流品种。

  港股蓝筹的科技股不多,互联网经济下的腾讯作为香港市场最重要的科技股代表,出现在不少QDII的配置中,颇有主流配置之意。

  嘉实海外中国华夏全球精选基金是持股腾讯最多的QDII基金,截至9月12日持股市值分别为7亿港元和6.4亿港元。在工银全球配置、嘉实海外中国等QDII的仓位中,腾讯是第一大重仓股。广发全球精选基金等QDII亦将腾讯作为重仓股前列进行配置。

  当然,QDII配置腾讯的部分原因是该股本身是恒生指数第二大权重股,比如汇添富恒生基金的第二大重仓股就是腾讯,这是按指数排序而来。

  腾讯是近年的香港牛股,最近半年又继续上涨,3月底股价为539.5港元,周五股价为122.9港元,按照5月实施的1股拆5股来复权计算,目前股价相当于除权前的614.5港元,相当于一季度末以来上涨了11%。

  QDII也会挑选一些港股牛市时期的惯性牛股。就像A股牛市时券商股总会出现惊人涨幅一样,港股牛市时本身最受益股市活跃的当属香港交易所。二季度,香港交易所新进入银华全球优先基金的重仓股名单并位列第三。

  部分QDII会从沪港通的角度挑选一些港股独有的品种进行配置。比如A股没有经营博彩场所的股票,港股则专门有一个博彩股板块。易方达亚洲基金在二季度就新配置了银河娱乐,占净值的3%,这是一家在澳门获得6张博彩业牌照之一的上市公司,该股近几年创下过惊人的涨幅。

  部分工业股失宠

  有增仓必有减仓,有新进重仓股名单者相应就有调出名单者。证券时报数据部统计,相比一季度,二季度调出重仓股系列的93条信息中,涉及的个股大部分为工业股票,包括近年的一些资本市场宠儿,调出的几大原因是积累较高涨幅兑现收益、改变对公司预期以及调整行业配置风格等。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国富亚洲机会、华宝海外中国、嘉实海外中国这4家基金将长城汽车踢出前十大重仓股,广发全球精选等2家基金抛售华润燃气,易方达亚洲精选等3家基金抛售和记黄埔。

  不少行业零散有股票被踢出重仓股行列。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等2家基金抛售世茂房地产。信诚商品等2家基金抛售同仁堂科技。

  部分科技股也遭遇换仓。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等4家基金抛售金山软件。从市场走势看,机构的抛售时点相当精准,金山软件股价从4月高点一路下跌,截至本周五累计回调幅度达38%;该股一季度上涨四成,机构兑现了丰厚的收益。

(责任编辑:DF127)


相关:

航运港口:受资金热捧  受航运业景气度好转和海运业促进政策发布的带动,本周中信航运港口指数涨幅达到15.68%,表现十分抢眼。分析人士指出,在改革为主线的本轮上涨行情中,政策是引发市场热点的主要因素,当前航运相关板块具备政策..

创业板指:跑赢大盘  尽管大盘调整,但创业板指上攻格局不改,并创出新高点1532.31点,全周累计上涨2.30%,明显跑赢主板指数。分析人士指出,本轮市场上涨中创业板指不仅与主板共同上涨,且明显跑赢大盘,凸显出市场对高弹性品种的..

上一篇: 经济犯罪之开庭
下一篇: 两公司信披违规 沪杭京三地律师联合征集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