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正文

珠峰变绿hacksaw ridge 了,亚洲14亿人或将面临更高洪灾风险


更新日期:2020-01-11 00:40:52来源:网络点击:1531338

海拔4900米处的冰缘植物区。图片来源:phys.org

在全球变暖加剧等因素的作用下,长年处于零下20度以下、冰雪覆盖的世界最高峰上也越发绿意盎然了。

这是科学家近日获得的惊人事实。借助美国宇航局陆地卫星(Landsat)在1993至2018年间拍摄的卫星图像,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喜马拉雅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在海拔4150至6000米之间有植物覆盖的高山冰缘植物区面积有所增加,甚至达到同一高度永久冰川和雪面积的5至15倍。其中在海拔5000至5000米的地带植被增速最快。

1993至2017植被覆盖范围变化。图片来源:埃克塞特大学向《卫报》供图

高山冰缘植物区介于林木线和雪线之间。这个高度被认为接近植物能够生长的海拔极限。在这个高度上因为有季节性积雪,草和灌木等植被能够在冰雪覆盖下生长,被称为冰缘植物。

高山冰缘植物区面积增加对地区水循环的具体影响还未可知,但对广袤的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Hindu Kush Himalayan Region)来说,却可能面临不断提高的洪灾风险。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面积约为420万平方公里,素有“亚洲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湄公河、黄河、长江等亚洲最主要河流都发源于此,直接或间接依赖这些水源生存的人口超过14亿。

世界自然基金会预计,整个喜马拉雅地区每年提供的水资源有8600万立方米。

埃克塞特大学环境和可持续性研究所研究员安德森(Karen Anderson)表示,2000年至2016年间喜马拉雅山脉冰川融化的速度已经翻了一番,过去40年里有四分之一的冰层流失。研究指出,喜马拉雅地区的生态系统在气候引起的植被覆盖率变化面前已经不堪一击。

有关北极地区的相关研究发现,因为植被会吸收更多光线、提高土壤温度,植被覆盖率提高使得周边地区温度进一步提高。但安德森认为,喜马拉雅地区的状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西藏进行的研究发现,通过植物叶子蒸发的水汽实际上能够带来冷却效应。

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称,虽然没有涉及冰缘植被扩散的原因,但研究结果与全球变暖导致的“极低温”(即温度低于植物能够生长的最低温度)区域面积缩小趋势存在一致性。

安德森指出,植被覆盖率变化起因有很多,尤其是在喜马拉雅地区这样广阔的,可能会是多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土地使用、气温、降水、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的变化,当然这之中也少不了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


相关:

5岁半女孩患罕见遗传病 母亲捐肝救女  中新网武汉1月10日电 (田娟 邓国欢)5岁半女孩欣欣身患罕见遗传病——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并引发恶性肿瘤,唯有肝移植才能挽救生命。为救女儿,欣欣妈妈毅然捐出整个左半肝。10日,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欣欣康复良..

“农场主”李玉武的“大葱梦”  (新春走基层)“农场主”李玉武的“大葱梦”   中新网南阳1月10日电(记者 韩章云 通讯员 王祎 庞磊 邢克旺)“明早给菜市场送1000斤;‘长白大葱’不错,爽口脆甜,后味辣香,预订20吨……”临近年关,..

上一篇: 美国财长宣布制裁伊朗新措施 对准8名高官和数家钢铁制造商
下一篇: 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两项选举今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