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性教育读张双喜捉妖 本争议背后:家长已是缺乏性教育的一代


更新日期:2017-03-30 19:22:16来源:网络点击:708116

原标题:性教育读本争议背后:家长没尝过“毒果”,也不让孩子尝

既然5、6岁的孩子们能够接受,为什么一些大人接受不了?

讲完大脑和内脏,老师话锋一转,“这些器官男孩女孩都一样,那么哪些器官男孩女孩是不一样的?”

安静了3秒,5岁的桐桐叫了出来:屁股!

在奖励桐桐一张贴画之后,韩雪梅拿出了简化的男孩女孩生殖器官示意图……

这是一堂儿童性教育公开课上的一幕。这堂课的主题是《人的诞生》,使用的教材为《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

主讲人韩雪梅告诉北京时间“暴风眼”(微信号:btime007),她负责的公益项目“希希学园”已经用这套教材为14所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上了三年课。

略显尴尬的是,这堂近期在北京亚运村社区活动室举办的课堂上,只坐了10来个人,带小孩来听课的只有三位家长,其中两位还是主办方“希希学园”的工作人员,其余全是媒体人士和公益事业从业者。

半个月前,杭州萧山一位家长将这一课的插图拍下发到微博上,质疑教材表述不妥,教材插图的图说写道:“爸爸的阴茎放入妈妈的阴道……”

此事激起网友和媒体关于儿童性教育话题的讨论。争议焦点在于尺度问题:“给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讲这些会不会太早?”

同时,“性教育”从业者也提出自己的疑问,“二十年,性教育为何没有进步?”

只有三个学生的性教育公开课,韩雪梅在授课图/刘思维

缺失性教育的一代

“这叫阴茎!”韩雪梅指着一张简化了的男性生殖器官教学图片告诉学生。

“阴茎!”孩子们脆生生地重复。

“这叫阴囊!”她手指往下移了一点,在图片下方划了两个圈圈。

“阴囊!”孩子们跟读起来就像跟读一个普通的生词。

由于报名者寥寥,这堂计划招募小学1-2年级孩子的公开课没有招募到一位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公开课的三个小朋友都是学龄前儿童,年龄都在5到6岁。

“如果他们都能接受,那一到二年级的孩子接受起来就更没有问题了。”希希学园传播官张灵杰最早提议讲一节公开课,希望课堂效果可以让话题的风向转向支持一方。

既然5、6岁的孩子们能够接受,为什么一些大人接受不了?

韩雪梅,1978年出生,老家在河北农村。家里的老母猪是她性教育的启蒙老师,观察母猪交配后生下小猪让她知道了自己从哪来。

小学五年级的生理卫生课是她从小学到大学关于接受性教育的唯一印象。课上,一位帅气男老师教他们为了预防传染病、皮肤病要勤洗手、睡觉要穿秋裤。

25岁的未婚女教师马晓红在平西府一家打工子弟小学给孩子们上这门课,她拿着教材,翻到三年级下册的教材,指着上面比二年级下册更为细化的男女生殖器官图片,羞涩地告诉北京时间“暴风眼”(微信号:btime007):“我在上这个课以前都不了解自己,更别说男性了。”

一位微博网友怒斥杭州萧山家长:一个团队和一小撮人,做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工作,九年的教学试验,踏踏实实千辛万苦迈出了一步,就这样被那群顽固愚昧的家长和段子手给毁了。

这条微博共有十多万网友点赞。

在没有吃过番茄之前,大家都认为它有剧毒不能食用。性教育就是那颗家长们自己从未吃过,也拒绝让孩子吃的“毒果”。

儿童性教育讲师陈静发现,上课的时候孩子坐在前面,家长坐孩子后面全在看手机,一讲到生殖器官,所有家长都把手机收起来,认真听课,她意识到:“家长已经是缺乏性教育的一代了。”

而让韩雪梅惊讶的不是“上一代”的表现。

20多年前,第一次来例假时韩雪梅对此一无所知,看见内裤上的血渍她以为就是脏了,偷偷洗了。直到第二次来才觉得不对劲,告诉了妈妈。妈妈也只是告诉她卫生巾怎么用,并叮嘱不能碰凉水。

2008年韩雪梅开始做志愿者,经常接触一些学校的女生,发现她们生理期时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我就觉得怎么现在的性教育和我那时候比没有任何进步呢?”

一所小学的性教育现状

2017年,北京二环内,一所教学质量公认较高的公立小学。

当被问到该小学“性教育现状”时,德育主任孟凡向北京时间“暴风眼”(微信号:btime007)介绍,关于性教育的内容被分散在心理健康课、品社课当中。低年级的课程中涉及认识身体的部位,简单的我是从哪来的,没有具体到生殖器官。高年级的课程会涉及身体发育,男女生正常交往,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全国范围内,使用人教版教材学校的学生都会接触到这些内容。

思考了一会儿,孟凡补充到,“到了五六年级校医还会以讲座的形式讲一些生理方面的内容。当然,男女分开。”

除此之外,学校高年级的两个班是《北京市中小学性教育模式初建》课题的试点班。学校老师根据课题组编写的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性教育大纲,设计活动课,每学期上一节。

孟凡第一次意识到性教育缺乏是在看到校长带女生开房、女童被邻居性侵这些新闻后。从前,她认为学校相对社会来说很安全,性侵害的事情不会在年龄这么小的孩子身上发生。资讯更新了她的认识,最大的转变是,她不会把家长晚接的学生独自留在传达室或者交给男老师了。

2015年,在一位学生家长的牵线下,公益项目“女童保护”进入了孟凡所在的小学,志愿者轮流在各个班级讲了一节儿童防性侵课。

这些内容老师没法讲,“每天面对学生,都是讲课很少涉及这么隐私的内容,放不下身段来讲这些。”

“女童保护”能够顺利进入学校跟项目的定位——“儿童防性侵”密不可分。“它不会很深入的讲一些。否则内容太深了,小孩接受不了,另外很多家长也有这方面的顾虑,觉得不需要这么早给孩子讲这么暴露、直接的东西。”孟凡解释。

然而,并不是所有公益组织都能让性教育顺利进入校园。

儿童性教育团队“善解童贞”的讲师陈静就碰过一鼻子灰。她的好朋友在上海一所小学当老师,她想让好朋友牵线,在学校义务讲两节性教育课。

校长要求陈静拿PPT展示一下,然后再跟副科老师沟通。最后沟通的结果是:学校要开展其他活动,没有时间上性教育课。

折腾了一通,陈静再一次明白:就算不要钱,学校也不会领你的情,因为大家对性教育都是忽略的。

马晓红在打工子弟学校除了教性教育课,还负责教三年级二班的语文、数学、体育等课程,而性教育课“和其他副科一样”不能给她带来任何收入,她觉得这很正常。

语文、数学、英语,参加毕业考的课程被称为主科,其他都是副科。在这所甚至没有操场的打工子弟小学,老师上主科才有课时费,副科没有。学校、老师、家长更多地关注的学生的成绩,而不是他们的身体和情感的成长。

马晓红把上课用的道具随意贴在窗户上图/刘思维

政策文件只字未提“性教育”

《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的主编刘文利在风波发酵后不再接受记者采访,她拒接或挂断了所有陌生来电。这反应跟六年前的首都师范大学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如出一辙。

首都师范大学性教育研究中心和北京性教育研究会于2009-2010年间承担了北京市教委委托的课题《北京市中小学性教育模式初建》。课题组设计了不同学段的性教育内容,并于2010年11月推出《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性教育大纲(草案)》。课题的一所试点小学自主编写试点教材——《成长的脚步》,因为和《珍爱生命》相同的原因,曾引起媒体的广泛报道。

当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做法是——划清界限。

据媒体报道,在关于“北京市中小学生性教育教材”的情况说明会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言人线联平回应,北京市目前没有性教育教材的编写计划、试点计划和推广计划。

尽管如此,《北京市中小学性教育模式初建》课题还是被视作官方对于开展性教育的一种积极尝试。要知道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我国涉及性教育的政策文件对“性教育”一词几乎只字未提。

陈静的另一个身份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儿童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她在一篇关于性教育政策的论文中分析了我国性教育现状的原因。

论文中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的三十余个涉及性教育内容的政策法规文件,总结出我国性教育的三个阶段:1978 ~ 1993 年,开展以讲授生理知识为主的性卫生教育;1994 ~ 2006 年,因为艾滋病等社会问题的爆发而开展性健康教育;2007 ~ 2014 年,因为性侵害事件频发而开展性安全教育。

经过梳理,陈静发现,我国在性教育相关文件中极少直言"性教育",而代之以"青春期教育""卫生教育"和"健康教育"等称谓。

近四十年来的政策文件上对“性”的讳忌,使性教育一直分散在其他课程中。

在2011年那场关于“北京市中小学生性教育教材”的情况说明会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罗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北京市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分为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其中,生理健康教育结合生物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二年级作为正式的课程,内容涵盖人类的成长发育过程。

学生使用的教材《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 图/刘思维

性,不只是性行为

平西府这家打工子弟学校的课表上没有性教育课,这堂课被孩子们叫做“珍爱生命”,取自教材的名称。

“我最喜欢珍爱生命课,因为这课讲得东西跟我有关。”韩雪梅听到对于这门课最好的评价来自于一个学生,她认为,这个评价很透彻地描述了性教育课的内容。

“性,不只是性行为,还有关系。”韩雪梅告诉北京时间“暴风眼”(微信号:btime007)。

虽然具体说法不一,但性教育不只包括性行为、生殖器官这个单一的生理层面是性教育学者们和实践者们的共识。

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和联邦健康教育中心联合制定了“欧洲性教育标准”,首次引入“全面性教育”,从信息、技能、态度三个方面对6个年龄段的性教育制定具体的内容,该标准目前已被欧洲国家广泛应用。

张玫玫的性教育课题从身体、性别、关系、安全、审美五方面展开,课题组试点班的学生在活动课上认识自己身体的同时,还能学习怎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美。

《珍爱生命》也因为关于性别平等和针对不同性取向人群的包容价值观被一部分网友评价为“我见过三观最正确的教材”。

《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中,三年级下学期的珍爱生命教材里,生殖器官的内容更详细了。图/刘思维

在给孩子们上课时,韩雪梅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是角色扮演。讲到性侵害的内容,她先强调性侵可能会在陌生人之间发生,也会发生在熟人之间。然后她来扮演李阿姨,读出教材上让杭州萧山家长“看不下去”的文字:“小军,你又长高了,你脱下裤子让李阿姨看一下,你的阴茎是不是也长大了?”

在以往社会大众的认知中,性侵者都是陌生的男性,被性侵者女性居多,教材在这一处故意将人物设置与刻板印象对立起来。

韩雪梅让全班同学像读课文一样大声齐读出教材上的内容:“不行,我得赶紧回家了”,以及“我回家后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

虽然教材要学生说不,但说不其实是很难的。韩雪梅在课堂上试过,假装一个高年级的孩子对低年级的孩子说“你抽根烟吧”。要拒绝这件事,对小孩子来说都很难。如果换成一个成年人性侵一个孩子,拒绝起来难度可想而知。孩子会有疑虑,“我要听大人的话,是不是人家要你干嘛你就干嘛?”

“如果孩子关系处理不好的话,那么他真得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很难去解决的。还有能力,你告诉他说不,但说不其实是很难的,性教育整个事情真的很复杂。”韩雪梅总结。

当网友质疑“珍爱生命”的教学内容超前时,孩子们已经开始提出各种各样关于“性”的问题。

给五年级的孩子讲到安全套,已经有孩子问“为什么要用这个而不是气球”。

“嫖娼是什么?”

“是一种不是以爱为目的的性行为。”韩雪梅选择不去从价值观的层面评判这件事,但她会告诉他们在中国嫖娼是违法的。

上课时韩雪梅发现,打工子弟小学里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因为智力发育比较迟缓被班里其他同学孤立,但她并不担心这种情况会持续很久。因为教材的插图中会出现残障儿童,她相信如果这门课一直上下去,在老师的引导和课程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到高年级后自己会修正传统价值观里一些不好的东西,学会尊重、包容和接纳。

最直观的转变来自班里男生对女生的尊重。老师们告诉韩雪梅,现在男生看见女生生理期弄脏了裤子,会悄悄告诉她:“你裤子脏了”,而不是嘲笑或者假装看不见。

在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针对教材引发争议的公开回应中提到,教材共设计了六个单元:家庭与朋友、生活与技能、性别与权利、身体发育、性与健康行为和性与生殖健康,内容涉及儿童性发展的各个方面。此外教材注重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善于交流、勇于表达、自我保护、做出负责任决策等能力和尊重、平等、公平、正义、自由、民主、多元、包容等价值观念。

这大概是对教育最理想状态的描述,但现实往往与理想背道而驰。现在的教育体系的思维逻辑是:早恋了就会影响学习,就会考不好的大学。

在这样以智力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环境下,一套看重儿童情感发展的教材无处容身并非难以理解。

“一个孩子对一个男生或者女生产生悸动了,他的生命中有了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他懂得爱情了!这是他以后幸福的重要基础,也是建立家庭的重要基础。作为性教育者,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呵护并且帮助孩子们情感的发展,让他以后能够顺利地建立两性关系,让他人生获得幸福。”

在陈静眼里,这才是性教育的理想状态,也是它本来的样子。

(马晓红、孟凡为化名)

北京时间调查原创刘思维


相关:

澳农场收入将创20年新高 增速多达双位数   2016-17年,预计澳大利亚大型农场主收入将达到平均每家21.6万澳元,达到过去20年来的最高纪录。  澳大利亚农业及资源经济科学局(ABARES)经济学家Tom Jacks>..

美国前财长建言特朗普:必须与中国合作   3月29日,“领袖论坛:对话财政部长”活动在纽约中美天空峰汇俱乐部举行。美国前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在对话会上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喊话,称美国必须与中国合作。..

上一篇: 沪指收盘跌近1%四连阴险守3200点 个股一片惨绿
下一篇: 所有温州市民!原社会保障卡4月1日起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