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脱贫提速抚组词 、发展提效、民生提质,山南这样做……


更新日期:2016-12-20 22:32:59来源:网络点击:659157

原标题:聚焦‖ 脱贫提速、发展提效、民生提质,山南这样做…… 

山南市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也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确保2016年乃东区、洛扎县、曲松县全面脱贫摘帽。”这是山南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更是贫困群众心中的热切祈盼。

高位推动决胜攻坚全面小康

精脱扶贫,不能落下一人

“我市围绕‘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积极探索‘县乡联动、党员带动、结对互动’脱贫攻坚新思路,全市呈现出脱贫提速、发展提效、民生提质的良好局面。”山南市副市长、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总指挥张福臣介绍说。

为了打赢这场“硬仗”,山南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各级相关部门、单位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严守工作纪律、强化工作落实、形成工作合力,一系列脱贫攻坚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做到扶贫扶到人身上、脱贫落到人头上,脱贫攻坚工作平稳起步,并取得初步成果。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张福臣说,“脱贫攻坚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山南如期建成全面小康,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切实增强脱贫攻坚的紧迫感和主动性,高举脱贫攻坚大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科学定位量身定制脱贫计划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精准脱贫首先要解决好“扶持谁”这个问题,要把真正的贫困户找出来,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对准最贫困的村,扶持最困难的户,办好最急需的事。

走进曲松县琼嘎村藏药材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的藏药材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田间忙着除草、施肥,还不时哼唱起欢快的歌谣……

“合作社现种植藏药材530余亩,厂房建筑面积近4800平方米。2015年底,累计投资达750.6万元,年产值185万元,盈利达105万元。”合作社负责人洛桑金巴介绍说。

这是山南市立足贫困户意愿,发展特色产业,同时,利用各种产业带动群众脱贫增收的手段之一。山南贡桑养禽业发展有限公司解决就业8人,带动养殖户15户;滴新藏香猪和奶牛养殖项目直接帮扶26人脱贫。这不过是山南市针对贫困户因户施策、因人施策,通过产业带动脱贫的一个缩影。

“我们还建立‘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台账制度,实行‘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百企帮百村’‘致富带头人帮就业’等行动,加大对15个重点贫困乡镇和176个重点贫困村(居)帮扶措施的落实力度,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张福臣介绍说。

“结合山南实际,我们创新制定了结对帮扶、金融惠农、培训转移、就业援助、城镇带动等精准扶贫措施,形成了具有山南特色的‘十个一批’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政策措施体系。围绕专项扶贫着力‘扶业’、行业扶贫着力‘扶基’、社会扶贫着力‘扶能’、金融扶贫着力‘扶资’、援藏扶贫着力‘造血’,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确保各类主体各展所能、各尽其力。”张福臣告诉记者。

产业脱贫凝心聚力铿锵前行

“别小看这蓝莓,我们全村要靠着它致富呢!”加查县冷达乡嘎玛吉塘村村党支部副书记巴珠指着身后的蓝莓树,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和他一样,山南市不少贫困人口正在通过各种精准扶贫途径,重新获得自信和希望。

脱贫攻坚,产业支撑是核心。山南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提升脱贫致富“造血”功能的关键措施,根据贫困村自然条件和贫困户产业基础,因村施策、因户施法,落实落细到户到人脱贫措施,扶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自身脱贫措施,加快富民产业培育,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夯实脱贫致富基础。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山南市坚持“市场导向、突出特色、扶强扶大、龙头带动”的工作要求,探索出一条“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品牌创建能人带动路子,打造一批档次高、规模大、专业性强的本地特色产品,以龙头产品带动山南市特色产业发展。

扶贫攻坚,开拓前行。山南,西藏自治区最年轻的地级市正奋力跋涉,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坚决打好打赢这场“攻坚战”,交出一份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满意答卷!


相关:

国债期货低开高走 十年期合约收盘涨0.17%   今日(20日)国债期货低开,午后在多空争夺下由跌转涨。截至收盘,十年国债期货合约报94.750元,上涨0.17%,盘中探至上市来最低价,成交量10.45万创上市来新高。五年国债期货合约也..

期市收盘:有色重挫 煤焦逆势上扬   内盘期市周二收盘,普跌格局明显,有色领跌,沪铅、沪锌跌逾5%,郑棉、PP、菜粕跌超4%,鸡蛋、棕榈 、郑醇、PTA、淀粉、橡胶跌超3%,豆粕、沪银、螺纹、塑料、PVC、沪铜、豆油、..

上一篇: “深马”现作弊门,女子组第二名竟是个男的
下一篇: 曹德旺美国建厂 难道“中国制造”真的没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