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我们把孩子保谭江柏 护得太好了?


更新日期:2023-10-11 06:03:24来源:网络点击:1995332
开学之后,有一件事情难住了我们。

本学期,小宝开始上幼儿园大班。区别于疫情严控期间家长们只把孩子送到校门口,现在,幼儿园要求家长把孩子送到教室门口再离开。

小宝的班级在二楼,楼梯很宽,坡度平缓,且都是木梯。从园门口进入,再经过晨检通道,然后拾级而上,把孩子送到教室门口,一进一出,总要花费掉五分钟的样子。

对上班族而言,早上的五分钟很宝贵。老婆有一次跟我讲,有一天她就因为送小宝入园而上班迟到了一分钟。难得一天迟到一分钟当然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如果天天迟到,对需要打卡的人来说,就不太友好了。

在班级群里,老师也再三提醒,本学期需要家长们把孩子送到教室门口才能离开。老实说,我对这类稀奇古怪的规定没太当回事,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

有一天早上,轮到我送孩子们上学。先把大宝送到离校门口一两百米的地方,让她沿着围墙外的小路自行去学校,之后,再把车临时挺好,带着小宝进幼儿园。彼时离幼儿园开门还有几分钟,我们就在园门口等待。放眼望去,孩子们身边大多数是爷爷奶奶辈,他们有的是时间,不怕等,也无须担心迟到。

履行完一切程序,把小宝送到教室门口,我借故询问小宝的班主任,以后可否让孩子自行进园?我的理由十分充分:首先,从园门口一直到教室,对一个大班的孩子来说,总体上没有安全隐患;其次,一来一回的这五分钟,对孩子妈妈来说比较重要,不然可能会经常迟到,这是现实困难。其实还有第三点,我没有说出来:让孩子独立一点不好吗?

得到的答案并没有让我特别惊讶。班主任说,按照规则,其实小班中班也应该是家长们送孩子到教室门口的,但前两年恰逢疫情,这个环节就省略了。另外,安全是第一考虑。幼儿园不会为我开这个口子。她的意思是,如果我开了这个口子,那么其他家庭也可以效仿。

当然,所有的话并没有说死。比如,班主任建议我们,可以把孩子委托其他同学的家长一起带进来,或者让值班老师带进来也行。这当然都是非常人性化的建议,也是可行的。不过,我还是非常好奇,如此安全的上学路,为什么一定要让家长陪着到教室门口?

答案也不奇怪,还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同时也为了避免纠纷。并不是说这所幼儿园曾经出现事故,而是其他地方其他学校曾经出现过事故,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纠纷,家长把孩子送到教室门口的规定就出来了。

“有的家长,甚至孩子手臂上叮了个蚊子包,也会来找老师。”班主任略显平静的语气下,当然也藏着某种无奈。我可以理解那样的无奈。一番交涉下来,显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对此我已有心理准备。

我想起大宝上幼儿园的经历。第一天我送她进教室,周围一片哭声,她在座位上安静地画画。此后,我们都是只送她到校门口,她背着书包自己进教室。幼儿园三年,一贯如此。

我又想起自己上幼儿园的经历。除了入园第一天是被父母送进教室的,其他时间都独来独往,或与小伙伴结伴通行。我的经历,与现在的孩子当然没有可比性。但我总觉得,社会环境变迁固然剧烈,我们好像也缺失了一些东西,过分强调了安全。

比如大宝,本学期读小学四年级了,我问她怎么处理课间十分钟。她很自然地回答我,有的时候老师拖堂,有的时候根本不会离开教室,还有的时候就匆匆忙忙去一趟厕所,回来又上课了。

前段时间,有篇报道叫《消失的课间十分钟》,情形与大宝说的大致类似,这一代人成了“久坐的一代”。确实,相比我们那时候玩玩闹闹的课间十分钟,现在的孩子过于安静了。

“那爸爸得跟你说,哪怕时间不够了,该上厕所还是得去上,实在不行,到走廊里伸几个懒腰也行,偶尔大叫两声也可以,不要老是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这是我对大宝的嘱咐,语气十分真切,但仔细琢磨,却也透着那么几分荒唐。


相关:

12岁男孩被亲爸和继母殴打遍体鳞伤?生父首次发声大皖新闻讯 近日,关于亲属反映重庆彭水12岁男孩被亲生父亲和继母殴打一事引发关注。10月10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男孩的小姨彭女士,她告诉记者,她外甥被亲生父亲和继母殴打,目前仍正常上学。10月10日上午..

28岁智障女子被迫嫁给34岁二婚男,被姐姐带走逃婚像个急于逃离恶作剧现场的小孩,28岁的小花拎起包夺门而出,防走失的儿童手表已充满电,还有两身衣服、一个快递缓冲气泡袋——她的玩具。她一路偷笑,进了那辆藏在树荫下的车,可当车沿江西赣州山村的颠簸山路启动..

上一篇: 中疾控:9月全国报告新增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45例
下一篇: 王海举报国企给一女子账户转账近6亿,股东公司: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