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天道为什么被禁 挨耳光不能还手”:温顺与血性恐难兼得


更新日期:2023-09-29 20:19:49来源:网络点击:1994119

这一巴掌打得可真响啊!全国人民都听见了。

近日,一段打人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一女子与某壮实男子正在理论,该男子提了提皮带,突然毫无征兆地,抡圆了胳膊,狠狠地给了女子一巴掌!

从后续新闻得知,事发江西南昌某小区,“9月27日上午,该小区办公楼业主杨某(男,43岁)与住宅楼业主王某(女,32岁)、程某(女,37岁)等人因拆除小区间隔栅栏问题产生矛盾并引发冲突,杨某先后对王某、程某进行了殴打。经初步鉴定,王某、程某构成轻微伤。”

从中可以看出,暴行远不止打耳光那么简单,根据网络爆料描述,视频之外,杨某联合多名男子对两名女业主进行了殴打,警情通报中“并对其他涉事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可以作证。也就是说,多个大男人光天化日之下暴打女性。

结果呢?多名打人者只是被“法制教育”了事,而首恶杨某也不过是被依法得到行政拘留10日并罚款500元的处罚。

据称杨某为某公司老总,500元,可能只是事后手下人请他吃饭压惊的费用的零头。

不由得想起近期引起争议的另一则通报。

出现在山西省大同市的小学生被极端侮辱”事件——两个小恶霸对另一个男童除了殴打和辱骂,还将尿撒到受害男童嘴里,拉完屎让男孩舔干净,强迫男孩舔生殖器官,甚至把生殖器官插入男孩肛门,威胁男孩不准告诉老师和家长,导致男童出现轻生倾向——只是责令恶霸家长向受害家长道歉,连合理赔偿都没有。

我们习惯了教育孩子要“乖“,可是,如果不能杜绝校园欺凌,如果欺凌的代价如此之低,如果没有一个让乖巧者的权益得到保障的社会环境,你还放心让孩子”乖“吗?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学会忍让,可是,如果不能对暴戾者形成约束,如果打人、侮辱他人的成本如此低,你觉得你的忍让还有多少意义?

不止一次,在多篇文章包括官方文章里,看到这样一个告诫:当有人打你一耳光,千万不要还手。

其逻辑是,如果你被人打了,想还击,那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对方危及了你的生命。如果没有,那么你不能还手,要做的是立即逃跑且报警,然后警察会给对方狠狠惩罚。

照此推理,本文开头的那起江西打人事件中,亏得女方没有还手——事实上也根本没有能力还手——不然的话,按互殴处理,打人男子估计500块都不用出了。

但我不完全这么看。

我认为,打人耳光,不能仅仅视为一种身体伤害,更应当成精神侮辱来对待。就身体而言,伤害程度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可能什么痕迹都没有。但从传统认知里,被打耳光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当年那个西南大都督如果给手下的是一拳,而不是一一耳光,说不定后面的事都不会有了。

人要脸皮树要根。掌掴之耻,常人难以忍受。

江西打人事件视频中,一条点赞最高的留言是:那个女的家人在干啥呢?这种情况是男的打女人,一定要以牙还牙。

我非常理解这种心情——代入一下,换着我,没准也会在激愤之下,一巴掌奉送回去。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互殴,有人打你,觉得打不过立即逃跑且报警肯定是上策,我的意思是,对先动手打人者,要视具体情况提高惩罚力度,不能轻描淡写,尤其是打人耳光的行为,不能只按伤情来衡量,还要将精神层面的伤害考量进去。

作恶成本过低,会助长一些人的气焰。

也只有惩治到位,才能阻止人们私力复仇的冲动。

再说,一味、过于强调“挨耳光不能还手,还手即相殴“,我认为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阄割。尤其是对一个心智、四肢健全的成年男子而言,平白无故挨了耳光后,只能要么跑要么倒地装死——后者也是某些劝诫文章所支的招数——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一方面要求人们如此温顺,另一方面在某些场合又认为人们缺少必要的血性,”此事古难全“。


相关:

一场闪击战,难民破4万停火三年之际,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争夺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简称纳卡地区)战火重燃。当地时间9月19日,阿塞拜疆国防部宣布在纳卡展开“反恐行动”。截至26日,阿政府军已控制纳卡地区大部分领土,亚美尼亚政..

196件“安”字主题书法国庆期间在江西南昌集中展览  中新网南昌9月28日电(刘耀金 华山)由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万安县人大常委会、政协万安县委员会主办的“首届2023‘心安万安’杯书法作品展”28日在江西省文联展示厅开幕。 图为首届2023“心安万安”杯书法作..

上一篇: 空前火爆的假期,脾气可不能火爆
下一篇: “双节”期间适时增加航班密度 海河游船举办中秋演出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