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更新日期:2023-09-25 16:23:50来源:网络点击:1992479
文/乐居财经 曾树佳

沉闷了7个多月的房地产市场,在8月底掉头起势,一直被压抑着的房企,也终于能探出水面,调整经营姿态。

在北京,融创壹号院适逢其会,月初开盘首日认购超56亿元,一天的销售体量,甚至超过了此前的单月业绩。此外,融创的化债方案,也获得了高通过率,靴子落地。

另一边,碧桂园9只境内债,均已全部成功展期。这意味着,它度过了最初严峻的考验期,阵脚没乱。

当代置业、阳光100、中国奥园等,则踩线复牌,尽管大部分没有逃离开盘股价下跌的规律,但也算迈出了不寻常的一步。

近一个月,地产股市与楼市同频,迎来了久违的热闹。8月25日至9月22日期间,融创的股价涨幅达201.12%;上坤地产、亿达中国、融信中国等,涨幅也均在七成以上。

而据乐居财经观察,下半年,趁着行业基本面改善,出险房企加速出售项目。他们借此进一步厘清债务、补充流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其恢复经营常态的决心。

探出水面

融创的债务重组方案,债权人数通过率为99.75%,债务总额通过率为98.3%。这一投票结果,刷新了行业纪录。

从首次公布境外债重组方案,到最后高票通过,融创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最终,它通过债转股,消减债务总额超45亿美元。

如今,融创只需等到10月5日重组方案法定裁决之后,就可以正式宣告境外债重组完成,并有望在今年年底前,走完所有流程。由此,它成为继华夏幸福、富力之后,第三家完成美元债重组的内房股。

此前,为了吸引更多债权人债转股,它调低了债转股的转股价,并将强制可转债的规模上限从17.5亿美元,上调到22亿美元。较快的进展,离不开其适时的方案优化。

9月19日传来消息,融创就美元债重组,向美国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以获得美国法庭对融创在香港法庭有关协议安排重组的认可。

这一动态,曾短暂引起过资本市场的骚动,但看过此前恒大类似举动的都知道,这是在保护融创的资产免受债权人的影响,是进行美元债重组的正常程序。

孙宏斌去年就曾表示,要尽快完成债务重组和恢复稳定经营,争取在2023年重回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眼下的它,正处于关键的转折点。

不久前,融创成功回归沪港通标的股票名单,成为彼时唯一一家获纳入的房企。

近期,正好赶上新一轮的楼市松绑,融创部分项目的销售,也有些回暖。9月4日下午,融创发布一张大红色的海报,显示其北京项目“融创壹号院”开盘首日热销,认购金额达56.2亿元。

要知道,融创7月、8月实现的合同销售金额,也不过是51.2亿元、41.9亿元,单项目一天的认购额,超过了过往一个月的销售体量,这放在以往,很难看到。

另一边,碧桂园旗下“16腾越02”债券展期方案,也已获表决通过,至此,该公司旗下9只境内债,目前已全部成功展期。

境外债方面,9月5日早间,碧桂园已支付了处于宽限期内的两笔美元债利息,这两笔利息约2000多万美元,最近的付息日为8月7日,目前处于一个月的宽限期内。

由此看来,碧桂园正在平稳度过最严峻的考验期,有优化的市场环境铺垫,后面的化债之路,或许能逐渐变宽。

在此之前,中国奥园、中梁控股、中南建设等房企的化债方案,也已获得一定比例境外债权人的同意。

而面对即将到来的退市预警,这段时间,不少出险房企也踩着线复牌。

9月中旬,距离18个月的除牌期限只剩十余天,当代置业按照复牌指引要求,刊发了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半年报,随后复牌。从财务数据看,其经营状态似乎已有所改观。

今年上半年,当代置业实现营业收入33.34亿元,同比升37.9%;净亏损11.28亿元,同比收窄23.99%;归母净亏损10.02亿元,同比收窄19.13%。

在中报里,当代置业董事会主席张鹏提到:短期来看,这一系列政策,必定会产生一些积极效益,释放一部分市场需求,这取决于大家对未来的预期和对发展的信心。

此外,阳光100、中国奥园也已复牌。乐居财经查阅获悉,今年上半年,奥园总营业额为109.41亿元,同比上升25.1%。奥园自称,复牌也将为其化解债务风险,争取到足够的空间。

股市提振

股市的涨跌,是当下行业变化的另一种体现。

自8月25日宣布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以来,各座城市纷纷跟进,随后跟进的降首付、降利率政策,也让行业看到了“金九银十”的气息。

地产的资本市场,出现了久违的热闹。乐居财经统计获悉,近一个月,23家身处流动性逆境的样本房企中,就有17家的股价呈现正向涨幅。

融创中国的股价,从0.89港元涨至2.68港元,涨幅达到了201.12%,总市值上升至146亿港元;而上坤地产、亿达中国、融信中国等,股价涨幅均在七成以上;正荣地产、远洋集团的股价涨幅,也均超过了50%。

在这期间,碧桂园的股价,从0.81港元涨至1.04港元,合景泰富从0.94港元涨至1.04港元,他们都与融创中国一样,从仙股阵营中抽身。

一些机构也看好地产股的后续拉升。8月中旬,碧桂园还曾获摩根大通以每股均价0.84港元,增持好仓约1.71亿股,涉资约1.44亿港元。

除此之外,内房股在近一个月内,整体呈现股价跌幅的,只有6家。

近期复牌的当代置业,股价下跌了29.91%,阳光100下跌了73.78%,他们均无法逃脱“复牌即下跌”的惯例,外界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而德信中国股价的下跌,主要是因为其被调出港股通;中国恒大则是债务重组仍有不确定性,且恒大理财的高管被采取强制措施,种种负面因素,抵消了此前一度的股价涨幅。

尽管房企们的生存状态不尽相同,但在行业基本面改善的基调下,大部分出险房企,都能缓上一口气,调转颓势。

市场出现了积极的信号。一方面,境外债权人需要利用市场复苏的机会,尽快拿到本金和利息,这有助于房企化债的提速;另一方面,销售的回暖、现金的回笼,也让房企有了摆脱流动性困境的希望。

8月末至今,随着政策利好的不断落地,短期房地产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又恰逢“金九银十”传统营销旺季,房企积极蓄力,供给层面的质与量,都在稳步提升。

由此看来,9月行业整体销售额回升,已是大概率事件。

而楼市的松绑,仍在继续。9月20日,广州发布文件,对住房限购政策进行了调整,除了部分地区之外,其余地区不再设置限购条件。至此,广州成为近期首个明文放松限购的一线城市。

在广州之后,其他一线城市或有放宽限购的可能,这又进一步助推了年底楼市的复苏。

有业内人士表示,预计明年3-4月份开始,部分核心一二线城市会进一步复苏,到下半年大部分会企稳,起码不会再下跌。

这对于一二线城市布局的房企而言,是业绩提升的良机。他们也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保交楼上。

出售项目提速

下半年,趁着行业基本面改善,出险房企加速出售项目,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厘清债务、补充流动性。这体现出房企恢复经营常态的决心。

其中,大部分的交易,都是将项目的部分股权,卖给合作方,而接盘方大多是国央企。

比如,碧桂园将广州亚运城项目26.67%股权,转让给了中海。而在此不久前,弘阳地产也曾把广州珠江弘阳时光荟项目34%股权,作价2.95亿元,系数转给了珠实地产。

由于项目公司净资产为-8321万元,弘阳考虑到项目的亏损,最终决定折价出让。据其公告披露,交易完成后,弘阳地产将录得除税前亏损约3100万元。

亏损出手,只为了补充流动性。弘阳自言,其所得款项,用作公司业务营运的一般营运资金,以集中资源加强公司的发展。

相比较而言,合景泰富出售项目的力度,要更大一些。

8月中旬,它一口气将苏州朗月滨河雅苑项目50%股权、苏州明月滨河项目51%股权、杭州春来晓园项目50%股权,分别以5.17亿、3.78亿、11.77亿,转给了合作方绿城。

退出三项目,合景泰富更多是为了“妥善处理相关债务事宜,减少集团整体未结清债务余额”。让出项目股权所获得的款项,大多用来抵扣其所欠贷款。

其中,由于广州合景控股,尚欠杭州春来晓园项目公司12.13亿元贷款,因此合景泰富在出售事项达成后,将分两期偿还,首期偿付3600万元,剩余的11.77亿元,则由绿城的并购款来抵消。

买项目股权抵债的,还有融创。近两月,融创分别将杭州臻华府项目、杭州望金沙酒店项目、合肥秀场酒店项目,卖给了荣丰酒店管理公司。

三笔交易总价款约为12.3亿,主要用于冲抵融创对荣丰公司的债务,另有一部分用于项目建设。

而寻求境内债务整体展期后,远洋集团也加快了处理资产的步伐。它将春泉产业信托约1.75亿个基金单位,转让了出去。

在深度调整期内,行业出台了不少优化政策,房企也在化债、融资上取得进展,但出售项目,仍是他们换取现金流、抵偿债务的主要方式。

就像富力,虽然其上半年酒店分部经营净利润达6.8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但它依旧在接受潜在买家的询价。

据悉,2022年富力地产就曾12.45亿元出售北京、福州、镇江3间酒店。该公司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出售非核心酒店及投资资产,以产生流动资金,用于还款及营运资金用途。

眼下的富力,正就数个海外项目与买家进行尽职调查,预计年底前完成。


相关:

2岁幼儿在医院随地小便致人十级伤残,家长赔偿11万余元造成十级伤残赔偿11万余元起因竟是儿童在医院随地小便……儿童在医院随地小便12秒后路人经过滑倒受伤2022年6月,某医院儿科门诊处,原告刘某着急给自己的小孩挂急诊号,未留意脚下,在大厅踩上一滩“水”滑倒受伤..

反转!张某瑶,拘留!今年8月底四川自贡女子张某瑶牵狗进电梯与邻居发生纠纷称遭到了夫妻二人的辱骂殴打导致身上多处受伤被“扒衣服至裸露”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8月28日,四川自贡女子张某瑶发布视频称,8月26日傍晚她在小区遛完狗牵着..

上一篇: “以死证清白”悲剧背后的女性维权困境
下一篇: 人类首次感染植物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