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第三方平台盗童鞋品牌加盟 用公民个人信息,都这么不加掩饰了吗?


更新日期:2023-09-24 21:43:18来源:网络点击:1992264
“超级黄金周”临近,许多人都拟定了出行计划,忙着抢购车票。据新京报报道,有人打开12306平台却惊诧地发现,自己的账号内不仅多出了陌生人的购票信息,还无法删除。难道自己的账号信息遭到泄露?

从记者的调查来看,问题主要出在了第三方代抢票平台上。着眼于热门目的地一票难求的情况,一些旅客将希望寄托于“技术黄牛”,并将自己的账号信息、个人信息都拱手于人。这样一来,账户就已没有安全性可言了。上述情况说明,第三方平台曾经挪用这一账户信息代他人买票。

虽然信息泄露是个人失误所致,但由此可以看出第三方平台的狡猾。动辄打出“抢不到退款”“增加抢赢概率”等话术,还要收取“双通道抢票”“单人代刷”等费用,一副成竹在胸的架势确实很唬人。但铁路部门早已明确,第三方平台非但没有任何优先权,而且可能招致限流措施。也就是说,第三方平台纯属忽悠人,完全是靠着一种概率在收割“智商税”。更重要的是,第三方平台还可以代抢票之名,明目张胆地获取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隐私。自身账号内多了陌生人已足够惊悚,不法分子还不知道会拿着这些信息干出什么勾当。

如今,黑幕露出了冰山一角,给所有人都提了个醒。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将构成犯罪。我国网络安全法也有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相关部门不妨顺藤摸瓜,尽快查处幕后黑手,依法依规予以严惩。铁路部门也要加大宣传力度、升级防护网络,全力挤压“技术黄牛”的生存空间。当然,最关键的是广大旅客,不轻信第三方的广告,通过正规渠道购票,遇到无票情况主动调整行程,避免铤而走险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

个人信息,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另一种“身体发肤”。泄露猖獗、买卖成市,早就不是新鲜事。虽然相关部门持续打击,但利益的诱惑之下,总有黑手蠢蠢欲动,而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天打着抢票旗号,明天则可能编排出其他名头。希望所有人都能举一反三,不断升级“杀毒软件”,共同捍卫起信息时代的生活安全感。

特约评论员 于北国


相关:

“开水烫塑料袋”的预制菜,解决不了校园食堂安全问题“发展预制菜”不等同于“预制菜进校园”,更不能把命题偷换成:当下校园的食堂安全问题,只能用工业化的预制菜来解决一锤定音。就“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明确表示:经研..

今晚8点开幕!剧透在这里→盛会即将启幕,世界聚焦杭州   今晚8点,杭州第19届亚运会将正式拉开大幕。来自全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健儿将在西子湖畔、钱塘江边、大运河旁……展现亚细亚的风采,分享奥林匹克的荣光。 杭州亚运会开..

上一篇: “核酸大王”张核子进军预制菜,核子基因又踏上风口?
下一篇: 北京市怀柔区第二届“京韵满乡”农民丰收节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