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他人眼里成功的我 其实是一个gta5捏脸数据 骗子


更新日期:2022-11-23 17:58:53来源:网络点击:1950922

“你的孩子好优秀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什么比赛都能看到她拿奖,真让人羡慕。”

“没有没有,她只是运气比较好,平时也没少被我说。”

小时候的你也许会暗自嘟囔,明明就是我很优秀,大人为什么不能大大方方承认呢?

可是等到长大后,面对外界的赞誉,你的内心小剧场却变成了…

“这没什么了不起的,也许只是我运气好吧”,“别捧杀我了,我不像你们想的那么厉害。”

被夸时不想挺胸叉腰反而觉得难堪、感觉自己名不副实、总是习惯性地把自己取得的成绩归因于运气等外部因素、对自己的错误和失败耿耿于怀…

如果你也有这些否定自身能力的症状,那就需要引起重视了!因为你也有可能是冒充者综合征“患者”。

站在聚光灯下的我却只想逃

“平生获得的无数赞誉令我难以心安,我感到不得不将自己视为一个诈骗犯。”

“这几乎就像我做得越好,我的不满足感实际上就越强,因为我只是在想,‘任何时候,都有人会发现我是一个完全的骗子,我不配拥有我所取得的任何成就’。”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两句自我pua,前一句出自最强大脑爱因斯坦,后一句出自智商美貌双双在线的艾玛沃特森。它们真实反映了“冒充者”们的内心活动。

娜塔丽·波特曼在哈佛大学毕业演讲上,来源:公众号KnowYourself

冒充者倾向又称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患有冒充者综合征的人们系统性地抹除了自己成功的事实,进而对此进行自我批评。冒充的感觉使他们难以接受自己的成功,甚至觉得自己不过是个失败者,全世界都被他们虚假的聪明表象所欺骗。和“普信”恰好相反,冒充者倾向多发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包括演员张译、娜塔丽·波特曼在内的一众名人都在公开场合表现出过对于自身成就的不自信。

冒充者综合征不致命但致郁

冒充者综合征是童年时期的成长环境、成年后来自社会的压力、社会地位的转变和提升以及结构性的社会偏见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是自我批评、自我怀疑和恐惧失败的混合体,其本质是一种认知偏差。虽然不是一种病,但这种认知偏差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造成负面影响。

“若一个人总将一切挫折归因于自己的过失、性格缺陷或能力不足,他对自我的判断力显然会被削弱,进而产生自我贬低的想法,动摇成功的信念。”职业倦怠、由无力感引发的拖延,和让职业生活变得枯燥乏味都是冒充者综合征可能带来的风险。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冒充者综合征呢?

1) 认清“TA”其实没那么在乎你

“冒充者”最为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并认为自己对他人的期望负有责任。正如古罗马斯多葛学派的哲人马可·奥勒留所观察到的那样,“我们爱自己胜过爱别人,但在乎他人的意见胜过在乎自己的”。

适度的外部视角的确可以帮我们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自身,但如果他者的凝视占了主导地位,成了行动指南和信念来源,那就是萨特所说的“他人即地狱”。当我们把评价和制定标准、甚至是认可自己的权利让渡给他人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也把伤害自己的权利交给了别人。

一个扎心同时又令人感到安慰的事实是,他人实际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关注和在乎我们。“当你意识到别人很少想到你之后,你就不怎么关心别人怎么看你了。”雀巢生活在2017年发布过一条名为《我们一生会遇见多少人》的创意短片。

片中男主人公站在舞台中央,面对着台下与自己有过交集的八万人,他准备了五个关于自己的问题,如果台下人的答案是“否”,那他们就会自行坐下。从第一个问题“如果你不记得我的名字”到第四个问题“如果你没有见过我哭”,坐下的人越来越多,直到最后“如果我们已经失去了联系”这一问题问出,台下仍然站着的仅剩寥寥几人。

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的一生会遇到8263563个人,会和其中39778个人打招呼,和3619个人熟悉,和275个人亲近。而这会和我们产生联结的275个人,其中有一部分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渐行渐远,剩下的每个都和我们一样是在俗世沉浮的普通人,在攀升的房价、职场的竞争、孩子的哭闹之外,能分给外界的关注少之又少。

如果我们真的觉得很难走出他人对自己的影响,不妨借助成本收益分析这一工具,将为取悦他人付出的成本及由此带来的收益与取悦自己所需的成本和收益做比较,也许会发现让他人满意这件事真的没那么重要。

互联网造神毁神的受害者不计其数。今天的热点很快变成明日黄花,眼见他高楼起又楼塌,而“热点”本身也许从未想过扮演“神”的角色。媒体和网友一句轻描淡写的评价可以在上一秒将当事人捧上神坛,下一秒就将他们推入深渊,在当事人戴着这种镣铐如履薄冰的时候,始作俑者可以毫无顾忌地抽身,投入到新的一场造神毁神的狂欢里。如果他人不能为我们的人生负责,我们又何必为他人的判断和评价负责呢?

2)成功不是归宿

“个人原子化的社会让现代人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更关注自我,希望自己能够掌控一切,对完美有着不合理的期待——人们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只有两种,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没有任何一点过度缓冲的中间地带。” 虽然成功学大流行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我们对于成功的执念丝毫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

对于职业规划、婚恋观等一系列命题多元化的呼吁也恰恰说明了社会对“成功”单一化的定义已经发展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心理学家戴维·伯恩斯指出,“作为人的价值是与生活中我已取得的成就成比例的”这一思维是导致焦虑和抑郁的一个重要来源。尽管深知普世成功的局限性,但由于其模式和路径成熟所具有的安全性和能带来的实际利益,我们还是避免不了汲汲营营。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到,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了摆脱这种无力的状态,就有了普遍欲求。心理学家Alfred Adler称其为“追求优越性”,指自身不断朝前迈进,将自己和自己作比较。在社会期望之外,超越自己的责任成为一种额外的压力作用在“成功者”身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反而会更容易自我否定。来源于外部的“成就要求”和来源于自身的“超越责任”形成双重压力作用在我们的身上,导致我们谈“败”色变。

英剧《伦敦生活》里有这样一幕对话,女主角对神父说“I love you”,神父回道,“It’ll pass.” 这听起来很丧,让人想到《重庆森林》里那句“连凤梨罐头都会过期,还有什么是不会过期的”。但顺着这个思路想一想,既然什么都会过期,那么一切正面和负面经历也都逃不过过期的命运。

“生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一种经验的演进和一种持续的流动” ,是非成败转头即空,成功和失败对于我们的意义不是用来定义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而仅仅是用来获得体验和经验的经历而已。所以下一次面对失败的时候,不妨告诉自己,既然“it’ll pass”,不如就“let it go”。

3)自我接纳比自我肯定更重要

研究发现,在极端“成就导向”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有很大概率会成为“冒充者”。过度表扬和过度忽视这两种极端情况都可能培养出具有冒充者倾向的孩子,在一些奖励和惩罚同时存在并不断交替的家庭,出“冒充者”的概率特别高。个体的“被接纳”在小时候就被暗中标好了价格。

正如《她世界》一书所指出的:“在一个将成功认定为至高无上的价值的社会中,这种对赋予自我成功的机会和认可自身能力的恐惧,在童年时期就被灌输进小孩的心灵中,孩子们得到的接纳是 ‘有条件的’。”在“冒充者”们害怕被他人揭穿真实面目的背后,藏着对 “平凡”、“能力有限”的恐惧和不认同。

尽管肯定自身的能力及其他优势经常被当作建立自信的良方,但这难免又让我们走入唯价值论的歧途。比起自我肯定,更重要的是自我接纳。自我接纳,指个体可以接受自己的所有特点,不论积极还是消极。而建立在自我接纳基础上的自信是一种稳定恒久的自信,它可以帮我们做出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让我们有面对风险、承担错误的勇气,和对自身充满无限可能的坚定。

接纳自我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但如果一定要为它找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除了我之外,世界上再没有另一个我。”这是一条也许困难但值得用一生去探索的道路。正如西蒙娜·德·波伏娃所说,“我接受成为我自己的这场伟大冒险”。


相关:

广州日报头版评论:强信心、扩战果、积胜势  当前,广州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阶段,大部分区域前期本土聚集性疫情传播链已基本阻断,疫情主要控制在海珠重点区域,其他各区的散发疫情也基本控制在点上。这个时候,要咬紧牙关、再接再厉,着力强信心、扩战果..

北京市卫健委:进一步降低到岗率,减少单位聚集性活动  11月23日,北京市卫健委提醒:   各行业、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人员动态管理,进一步降低到岗率,严格落实单位员工及流动人员扫码测温、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防控措施,加强员工健康宣教..

上一篇: 对于防疫“十问”的回答
下一篇: 头球后下肢不知冷热 资深女球迷险些瘫痪